信都区原赵峪中学高四班老同学重回母校
文/任付珍
寻找青春时光,叙话健康生活、快乐过好每一天
7月27日上午,位于邢台市信都区城计头乡赵峪小学,走来一群两鬓苍苍的老人,他们一边比划着在此上学时的校舍位置,一边相互交谈多少年来的生活工作情况。 “这儿原来是我们高四班的教室”
“这儿原来是我们住宿的地方”
“这儿原来是伙房和老师的办公室”……
这些两鬓苍苍的老人就是49年前曾经在这里读书的原高四班部分师生,本次老同学联谊会还专门来到这里故地重游,相互寻找1975、1976两年时间的赵峪高中学校情景。
赵峪中学是1958年由城计头乡南部11个村联办的农业初级中学,1970年办起城计头乡第一个高中班,为隔年招生一次,如高二班学生为中四班人,高三班学生为中六班人,中五班学生毕业时,城计头乡中学也开始办高中,他们都去那里了,轮着我们中七班也得去城计头上高中,学校和附近11个村干部顺应群众愿意,多次与县乡教育部门协商,终于争取来连年招生的项目,学生以初中七班和破庙中学的学生(破庙、押石、马峪三个村)共40人。班主任前期是连永章、吕长林,1976年7月,连永章老师有病休息,从部队退役回来的杜振怀接替而代课,别看不是专业老师,但语文知识十分丰富,为同学们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语法基础。
高四班分为四个小组,班长前期为左庄的张栓魁,副班长为作者和左庄的张玉梅(女),后期进行班干部调整,班长为任付珍,同时为学校团支部副书记、学生会主席,张栓魁成为副班长。一组组长为左庄村张增臣,二组组长为磨盘峪村郑爱林,三组组长为破庙村石爱书,四组组长为乔庄村冯立广。
那个年代,对文化课不重视,参加政治活动多,灌输的是扎根农村干革命,广泛学习农业知识。赵峪中学河东农场就是有高三班、高四、高五以及后来的学生们采用蚂蚁搬泰山精神挖河打坝造田5亩地。老师们也和学生一起劳动,打炮眼磞石头,六七个孩子在一名老师的带领下从石头场拉上一块牛大的石头,用木棍憋着轮子慢慢下坡。作者与大个子冯建军比赛打钢钎,以连打300锤而受到县浆水教育大会的领导表扬,
1976年是国家大事要事最多的年份,按照惯例,毕业班都要去山西大寨参观学习,而高三班就没有去成,他们把干粮都烙好了,上级有令不能去,因为1975年那里正在召开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轮着我们了毛泽东主席逝世,高层又刚粉碎了“四人帮”,一直推到11月上旬(农历十月初二)才成行,37名同学在杜振怀、吕长林老师的率领下徒步近150公里到大寨参观学习。
那个时代都是军事化行动,学习民兵的拉练方式打背包挎黄挎兜,装着几天的干粮和零用钱以及事先学校换来每人四五斤的全国粮票。
按照事先约定,不论哪个村人中午都要赶到路罗中学集中吃饭,我们菜峪村两位到马峪、破庙村,和那里的几位沿押石、井峪村到路罗。
吃过米粥、干粮后,开始往桃树坪村出发,吕长林老师的一位邢师同学在这里任教,学校老师特别热情,住得是群众家里,都给我们把土炕烧的热很。每到一处所熬米汤都是自己带的,个人吃个人的烧饼。
第二天翻过冀晋交界大山到达山西和顺县东坪沟,印象最深的是山高风大寒冷,羊肠小道上有一座高耸入云的石柱高峰。
头一天还好些,大家高兴的不时小跑,第二天,好多人就走累了,个个耷拉着头不吭声,我们班干部肩上背着两三个背包,几个女学生脚上磨出燎泡疼的哭鼻子了,晚上住柳客村烧水洗脚,还找来医生打针。
第三天上午9点达到昔阳县水峪村,经与客车司机交涉让我们坐上客车到县城,节省了90里路程。住处是昔阳县东关街,五六人一组有房东领回,每天掏两角房费。晚上、早起吃饭是在工农兵饭店,全国各地参观人都在这里,晚上、早起与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是山东省参观团,人家都是领导干部,把馒头送给我们吃。
当时,我们只是晚上、早起两顿饭3角钱和半斤粮票,中午出去参观喝水啃烧饼。通过参观大寨、南垴、武家坪,激发了同学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决心。1977年1月高中毕业时,学校为每个人发了一张铁锨,班干部带头上台表决心立志扎根农村干革命,此后就各奔东西。
恢复高考后,李见魁通过复习考入河北农大,从承德市农科院退休。石记林通过下乡知识青年指标到广东几年回来安排到市里一个学校工厂,作者则回村担任团支部书记,后来担任村主任,通过自学新闻报道走向行政岗位,还有几个去了煤矿,安庆平、李有才光荣参军,而大部分都在家里务农,自从分手后,直到去年才相聚在一起。而赵峪中学也不复存在,高中班办到高六班快毕业就转向城计头,这里变为初中后没有几年就降为小学。
赵峪校先后经历四次改造,由石头房变为砖房,这次是2021年初赵峪小学列入国家完全制小学改造项目,占地面积2900平米,现有教职工10人,在校学生60人。
回首往事,高四班同学离开学校已经49年了,昔日的年轻少壮小伙已是两鬓苍苍的老朽,13名同学已告别人世,特别是吕长林老师,一表人才,教学、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可惜不到40岁就因病去世。
去年首次组织联谊会有班长任付珍出资安排,王宝军提供酒,16名学生和杜振怀老师参加活动并合影留念。
今年的联谊会是7月27日,主题是:寻找青春时光,叙话健康生活、快乐过好每一天。因有的同学在外打工回不来,有的只顾自己的山坡喷草不来,满打慢算才来了13人,上午,同学汇聚赵峪参观了新建后的小学。中午,大家共同分担一部分资金,李成群提供酒,剩余饭费、照相款依旧由任付珍负责,在聚餐叙旧过程中,虽然人不多但场面热闹亲切。大家表示一定要珍惜生命,珍惜美好时光,见一面少一面,披荆斩棘继续活着,2026年再相聚。
邢台市信都区城计头乡菜峪村任付珍
2025年7月29日
作者简介:任付珍,男,汉族,2020退休,现为城计头乡老干部党支部书记、信都区作家协会会员,本人为《蜜蜂杂志》、《蜂业科技》交流群主要撰稿人,连年荣获《燕赵农村报》优秀通讯员,多次获《邢台日报》《牛城晚报》优秀通讯员,信都区优秀党员和信都区首届牛人、信都区好人、信都区好网民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