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之恶
谢卫
人跟人一样吗?不一样。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人是有三六九等之分的。俗话说“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一母所生,尚且各不相同,何况其他不同家庭不同环境不同教育背景等等等等走出来的各式人等?远的不说,就拿武汉大学那个反社会人格的杨姓女人来说,明明是她心理阴暗,始终盯着某某,不断地用手机偷拍某某因生理性骚痒在档部抓挠的动作,最后竟寡廉鲜耻地恶人先告状……这也罢了,最令人发指的是,她但凡有一点人性,也不会在诬陷他人,尤其是在某某不堪其辱,精神处于崩溃状态之下,竟还毫无廉耻之心地在那里不断“自嗨”。
人,一撇一捺,写起来特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殊为艰难。知道为什么说“文学就是人学”吗?因为只要人类存在一天,“人学”就是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
有一部题为《雪劫》的影片,虽然为我们呈现的是一个惊心动魄的雪灾故事,换句话说,在那皑皑白雪的世界里,一场惊心动魄的“雪劫”,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纯粹,也奏响了一曲关于生命、善良与勇气的赞歌。它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严酷,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善良、勇敢和坚韧。它提醒着我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彼此扶持,就一定能够度过难关。这部影片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审视自己的内心,思考在危机时刻我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退缩还是勇往直前,是自私还是无私奉献。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心灵上的触动和启迪。
影片《雪劫》将故事的舞台搭建在阿尔金山无人区那片被暴风雪肆虐的土地上。刚分来的大学生伊冬为了观察野骆驼的反常举动,与经验丰富的老董留在了观测站。随着暴风雪的提前到来,不速之客——韩福山、祁雪花和韩福宝的闯入,让原本就艰难的处境愈发危急。粮食的匮乏、生存空间的狭小,在极端环境的催化下,人性的善与恶开始逐渐显露。
影片中那漫天的大雪,如同白色的恶魔,无情地席卷着大地。整个世界被白色覆盖,交通瘫痪,人们被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面临着生存的危机。那呼啸的风声仿佛是雪灾的怒吼,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强大力量。主人公们在雪中艰难前行的画面令人揪心,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随时可能被大雪掩埋。那冰冷的雪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巨大威胁。韩福宝在酒精的作用下险些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而韩福山在关键时刻出于本能的善良,阻止了悲剧的发生。这一情节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人性中的善恶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在生死边缘,有些人会被本能的欲望和自私所驱使,走向恶的边缘;而有些人,却能坚守内心的善良和底线,展现出人性的光辉。就像祁雪花,即使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依然及时制止了韩福宝对伊冬的伤害,她的善良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人以温暖和希望。
而老董,无疑是影片中最令人动容的角色之一。他有着自己的家庭困境,留下帮助伊冬也有经济上的考量,但在危险面前,他展现出了无比的担当和善良。他带着伊冬在暴风雪中寻找生路,讲述着救命岩的故事,在发现去年埋下的青稞面时,那一瞬间的喜悦,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更是为了身边人的希望。他为了给受伤的韩福宝找药,不惜孤身犯险,最终消失在茫茫草原,他的牺牲让我们明白,善良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力量,一种可以超越生死的伟大力量。
伊冬从最初的惴惴不安,到后来与大家共同面对困境,她的成长也让人欣慰。而他们与野骆驼的故事,更是为影片增添了一抹温情与哲理的色彩。野骆驼宁可饿死冻死,也不抛弃同伴的精神,深深震撼着每一个人。动物尚且如此,人类又有什么理由在困境中互相残杀、放弃彼此呢?
一句话,《雪劫》用它独特的叙事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多面性,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善良、信任和互助的力量。它提醒着我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生活遭遇怎样的困境,我们都应该坚守内心的善良,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力量。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雪劫”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走出困境,迎接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从影片《雪劫》所展示出来的人性的多元,再反观发生在武汉大学图书馆的这场闹剧,我们的心不禁被深深刺痛。我们搜索枯肠,都实在无法找到任何一个恰当的形容词,可以形容那个卑劣无耻的杨姓女子的所作与所为,唯一的答案,恐怕只能够用人性之恶来予以诠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