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681》「飘舞的剑」(8416辑)

晨间寄语
有个体会,我的家人从不反对我参加战反聚会。再用老婆子的话讲,生在战争年代、上过战场,那就是过命的兄弟,或,有的已经见不到。一张照片,浓缩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一隅,4个老兵:三双眼睛一条腿,是怎样的一种形态…?四人合影,虽然身体残缺不全,但其脸上仍然挂满了笑容。假支、墨镜、无掌无指…,不影响几位老兵们的乐观主义精神。又想起近年被授予“排雷英雄战士、“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019年5月获中央宣传部“时代楷模”称号,同年7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的杜富国。2022年7月27日,杜富国被授予“八一勋章”,成为中国军队最高荣誉…。他虽然看不到台下有多少人,但他只能以断臂和空袖向上扬时,感觉那军礼敬得如此神圣、胜过五指并拢中指接近帽沿、还要完美。
网络语言说,人生本身没有意义的意义在于,其活着时期的闪光和耀眼…。否则,吃喝拉撒几十年之后,一样、一起变为尘埃。
照片发人深省,奋斗与百无聊赖、讽刺与赞许、给力与撕扯?什么也不是!看不惯的同时,问问自己,又有多少让别人看得惯自己?不必要感情施舍,但是看到的缺胳膊少腿,相形见拙过吗?同是当兵人,总觉得他们的形象比自己高大、伟岸。唯一有过自豪的,是和其他战友一样,当初战争打响,我们写过请战书、申请上前线时的那份勇往、和执着…。
时过境迁,他们从战场上归来,庆幸还活着,想起埋骨他乡的战友,祭奠逝去了的青春,无怨无悔…。
从这样的战后观上讲,军人的意义,不是那短暂时空上的行伍与热情,而应该是,一生的信念。要不然,此起彼伏的战友聚会、声声呼唤的战友情谊、还有昔日朝夕相处的早操晚寝…,还有意思吗?
时至八一节来临,照片是索引,用心去体会军中情结,当我们还想举起庄严的右臂向军旗、向国徽敬礼的时候,我相信,那股子热血和激情,一定直冲头顶、燃遍全身!
新的一天,早安!
2027.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