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无相剑诀引》
青锋几度尘劫?
嵩山夜雨洗如雪。
无尘剑冷,
有相念重,
皆归寂灭。
布施空花,
妄言生死,
竹枝轻折。
看眉间符印,
幻真谁辨,
原不过、心头血。
三十年来残阙。
纵相逢、难分正邪。
达摩影散,
剑冢光寒,
此身如铁。
莫问禅机,
休提恩怨,
一轮明月。
但回眸处,
风摇碑字,
是当年偈。
-------
第一章 剑客入寺
残阳如血,染红了嵩山半壁山崖。
凌无尘踏着落叶走上石阶,青衫上沾满风尘。他腰间悬着一柄长剑,剑鞘乌黑,无半点装饰。这柄剑饮过七十三位高手的血,江湖人称"无尘剑",只因剑出必染血,剑收则无尘。
大觉寺的山门半掩着,门前一个老僧正低头扫地。扫帚划过青石,发出沙沙声响。
"大师。"凌无尘停在老僧面前,抱拳行礼。
老僧头也不抬,继续扫他的地:"施主杀气太重,佛门清净地,不宜沾染血腥。"
凌无尘一怔。他自问收敛了全部锋芒,连呼吸都轻若无声,这老僧却一眼看破。
"在下凌无尘,求见方丈大师。"
"方丈闭关。"老僧终于抬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眼睛却亮得出奇,"老衲慧明,不过是个扫地僧。"
凌无尘听说过慧明——三十年前名震江湖的"铁掌佛心",后来突然销声匿迹,原来在此扫地。他再次抱拳:"久仰前辈大名。"
慧明摇摇头:"名字不过是个代号,施主何必执着?"他指了指凌无尘腰间的剑,"就像这柄剑,名为无尘,却沾满血光。"
凌无尘手指微颤。他此来正是为了解脱杀孽。
"前辈明鉴。在下杀人太多,夜不能寐,特来求佛法化解。"
慧明放下扫帚,从怀中掏出一本破旧的经书:"金刚经有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施主可知何意?"
凌无尘摇头。
"随我来。"慧明转身走向寺内。
第二章 布施妄念
禅房简朴,一桌一榻,墙上挂着"无住生心"四字。慧明点燃油灯,昏黄的光映在凌无尘脸上,照出他眉间一道疤痕——三年前"江南第一刀"柳随风留下的。
"施主以为布施是什么?"慧明问。
"散财济贫,广结善缘。"
慧明笑了:"金刚经说的布施,不是钱财,而是放下妄念。"他翻开经书,"'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要把对一切众生的相、一切众生的想,统统布施掉,放弃掉。"
凌无尘皱眉:"这与杀人何干?"
"施主杀人时,心中有何念头?"
"他们该死。"凌无尘脱口而出。
"这便是妄念。"慧明手指轻叩经书,"你布施钱财容易,布施这'该死'之念却难。放下它,方得自在。"
窗外暮鼓响起,凌无尘忽然想起七日前杀的那个人——"铁臂罗汉"周通。周通死前说:"你凌无尘不过是被仇恨驱使的可怜虫!"当时他一剑刺穿了周通的喉咙。
"我放不下。"凌无尘握紧剑柄,"他们害死我师父,此仇不共戴天!"
慧明叹息:"仇恨如手中火把,欲烧他人,先灼自身。施主这些年,可曾真正安宁过?"
凌无尘默然。自师父死后,他确实夜夜噩梦,梦中尽是亡魂哀嚎。
"请大师指点。"
慧明将经书推到他面前:"今晚诵此经十遍,明日再说。"
第三章 血染山门
三更时分,凌无尘忽听寺外马蹄声急。他闪身到窗前,见山下火把如龙,正迅速逼近。
"崔无常!"他瞳孔骤缩。三年前围杀师父的仇家之首,他苦寻不得的"血手判官",竟在此刻出现。
凌无尘抓起长剑冲出禅房,却见慧明已站在院中。
"三十人,弓弩俱全。"慧明神色平静,"施主欲如何?"
"杀!"凌无尘拔剑出鞘,剑锋在月光下泛着寒光。
慧明摇头:"又是妄念。"
山门外传来狂笑:"凌无尘!我知道你在里面!出来受死!"
凌无尘浑身发抖,不是恐惧,而是兴奋——仇人就在眼前!
慧明忽然按住他持剑的手:"布施掉这杀念,才是真布施。"
"他们杀我师父!"
"你杀他们,与他们杀你师父,有何区别?"
凌无尘如遭雷击。是啊,这些年他报仇杀人,与当年那些人何异?
山门被撞开,崔无常率众涌入。他身着红袍,脸上疤痕纵横,正是凌无尘师父临死前一剑所留。
"凌无尘!今日我要用你的头祭我兄弟!"崔无常狞笑。
凌无尘剑尖微颤,耳边回响着慧明的话:"布施妄念..."
崔无常一挥手,十余名弓弩手同时放箭!
第四章 无住布施
箭雨袭来刹那,慧明突然挡在凌无尘身前!
"大师!"凌无尘惊呼。
三支箭没入慧明胸口,老僧却笑了:"看,这就是布施。"
崔无常愣住:"铁掌佛心?你还没死?"
慧明盘腿坐下,血染僧袍:"崔施主,二十年仇恨,还不够吗?"
"不够!"崔无常抽出一对判官笔,"我要凌无尘偿命!"
凌无尘看着慧明胸口的箭,忽然明白了何为"布施"。他丢下长剑,从地上捡起一根扫帚上掉落的竹枝。
"崔无常,今日我不杀你。"他举起竹枝,"但也不任你杀人。"
崔无常狂笑:"用竹枝对我的判官笔?找死!"
两人战在一处。凌无尘竹枝轻点,每一击都恰好打在崔无常招式破绽处。三十招后,崔无常判官笔脱手,竹枝抵在他咽喉。
"你...你的剑法..."崔无常面如死灰。
凌无尘丢开竹枝:"这不是剑法,是'无住'。"他转身扶起慧明,"大师,我懂了。布施仇恨,方得解脱。"
慧明含笑闭目:"善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崔无常呆立原地,忽然跪倒:"我...我这些年..."
凌无尘头也不回:"走吧。仇恨到此为止。"
月光下,大觉寺山门前的血迹渐渐凝固。凌无尘抱着慧明走向禅房,手中再无剑,心中再无"该死"之念。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