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大合唱英雄的战歌》
作者:邴玉军
朗诵:白云悠悠
音频配乐合成:大梅
《黄河大合唱》,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战歌。《黄河大合唱》,一首为抗日救亡而生、而写、而唱的英雄战歌。
今天,看《东方战场》电视连续剧,又听了《黄河大合唱》这首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英雄战歌。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抗战到底,驱除倭寇,还我大好河山,鏗锵有力的旋律,撞击着我的心灵。歌中的一句一段一个音符,让我仿佛看见当年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民抗战驱倭寇烽火硝烟的战场。仿佛看到在千里大平原、在青纱帐、在太行山、在黄河边、在平型关、在杨明堡等全国抗日战场,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可歌可泣的英雄画面。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在《黄河大合唱》演出开始前的延安小礼堂舞台上,向观众大声的说,“ 一个音符、一段歌词、就是一把利剑,一把刺向敌人心脏的利剑”。英雄战歌《黄河大合唱》横空出世,是刺向日本侵略者心脏的一把利剑,它鼓舞着我英雄的八路军将士,扬鞭催马奔赴抗日前线。它鼓舞着我抗日军民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坚强斗志。它在抗日军民心中树起了将这场持久战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
在紀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让我们再一次唱响英雄战歌《黄河大合唱》。让我们共同去用心感受这首以古老黄河为背景,以黄河船夫搏击风浪为主题,以黄河像征中华民族精神像征,以黄河展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击倭寇的英雄战歌。
这首英雄战歌,无论是在过去现在,都会唤起华夏儿女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的澎湃激情,都会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百年圆梦,永远站在世界潮头的巨大力量。
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回到抗日战争的1939年。有一天冼星海去看望生病在床的光未然,听他朗诵《黄河吟》,听他讲黄河穿峡谷,越平原,过险滩,呼啸奔腾一路狂奔东去的壮观情景。两个人产生了心灵上的强烈共鸣,仅用十五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八大乐章。同年4月13日,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的《黄河大合唱》在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这场当时用木鱼、煤油桶、搪瓷缸伴奏的演出,令台下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到前线去的口号声在大礼堂响起,演出轰动了整个延安。
在鲁艺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黄河大合唱》再次上演,冼星海亲自指挥,毛泽东、张闻天等出席观看。冼星海在当年的日记中写到,毛泽东在看完演出后,为这首为抗战发出怒吼,为中华民众发出呐喊的英雄战歌,大喊“三声”好。1939年7月8日,周恩来回到延安,在看完《黄河大合唱》后,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黄河大合唱》英雄的战歌,红色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因为它生于抗日救亡之时,因为它唱响抗日救亡之时,因为它谱于抗日军民呼声之时,因为它伴随抗日救亡胜利之时,因为它推动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因为它点燃了抗日救亡的烽火。
英雄战歌《黄河大合唱》,它跳动着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的强劲音符,它是抗日救亡催马上阵的声声战鼓,它是抗日救亡一面飘扬的猎猎战旗,它是抗日救亡时人民音乐家发出的大声呐喊,它是抗日救亡一把出鞘的无形利剑。《黄河大合唱》中国和世界的一部传世的歌中经典。
挥毫泼墨写英雄战歌《黄河大合唱》感慨万千,我不知道用世界上什么经典词句来尾结收篇。最后让我引用伟人毛泽东,观看《黄河大合唱》演出之后,发给抗日战场上八路军的明码电报作为精采的收篇吧。
伟人毛泽东向发报员激情的口述:“八路军115师、120师、129师;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滾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里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身边扮演”,这条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散文诗的明码电报从革命圣地延安,飞向千里之外的抗日前线。我在视频的画面里看到,八路军115师、120师、129师出征的将士高呼,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战马嘶鸣,群情激愤,他们为中华民族再不受屈辱,不允许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贱踏中国的大好河山,风在吼,马在叫的雄壮歌声中,奔赴抗日前线,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八年抗战,終于将倭寇赶出了中国。《黄河大合唱》伴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人民战争胜利的到来。
在紀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我们要勿忘国耻,牢记历史。永远不能替牺牲的先烈和被倭寇屠杀的三千多万同胞原谅在抗日战争中犯下滔天罪行!
让我们怀着对人民音乐家无限怀念的心情,对中国革命的先烈无限崇敬的心情,再次共同高唱英雄的战歌《黄河大合唱》,万众一心,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旋律!
《黄河大合唱》永远的英雄战歌,永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