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8载风雨兼程,98载砥砺前行。从南昌城头的破晓枪声到新时代的强军征程,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守护着这片土地,用热血与忠诚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
本文作者以历史为经、精神为纬,循着人民军队的成长轨迹,从长征路上的草鞋泥泞到抗美援朝的冰雕雄师,从西沙海战的小艇亮剑到新时代南海维权的坚定身影,全景式展现了这支军队在战火硝烟中淬炼、在和平建设中担当的壮阔历程。字里行间既有金戈铁马的豪迈,亦有军民鱼水的温情,更有对"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强军目标的深刻诠释。
在建军98周年之际,重读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更是为了传承那份融入血脉的军魂——那是面对强敌时的无畏亮剑,是守护家园时的寸土不让,是人民需要时的挺身而出。正如文中所写,军旗猎猎处,便是国泰民安时。愿我们从这98年的奋斗史诗中汲取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属于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399字)
【八一专刊4】【散文】
军旗猎猎 军魂永铸
——庆祝建军98周年
作者:强军/陕西宝鸡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璀璨星辰,照亮时代的夜空,成为民族永恒的记忆。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那一声枪响,便是这样一个开天辟地的瞬间,它如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宣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自此,一支全新的、为人民利益而战的武装力量,踏上了波澜壮阔的征程,至今已走过98载光辉岁月。
98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风雨如磐。外有列强环伺,肆意瓜分掠夺;内有军阀混战,百姓生灵涂炭。在这国家危亡、民族沉沦的至暗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枪杆子里出政权”,只有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才能拯救民族于水火。于是,南昌起义爆发,起义军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向反动势力打响了第一枪。那枪声,是觉醒的呐喊,是抗争的号角,它唤醒了沉睡的民众,点燃了武装斗争的星星之火。
从诞生之初,人民解放军便与人民紧紧相连,休戚与共。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它是工农子弟兵,为贫苦大众打土豪、分田地,让广大农民翻身做主人,赢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在人民的拥护下,渐成燎原之势;中央苏区的土地上,军民鱼水情深,共同书写着红色的传奇。红军战士们怀着对革命的坚定信念,不畏艰难险阻,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开辟出一片片红色根据地,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然而,革命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踏上了万里长征的艰难征程。这是一段充满血与泪、生与死考验的征程,红军战士们跨越千山万水,克服重重困难,用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他们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一路浴血奋战,历经无数次战斗,突破了敌人的一道道封锁线。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们面临着缺衣少食、疾病缠身的困境,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理想信念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他们前行的道路。正是凭借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红军最终胜利抵达陕北,实现了战略大转移,为中国革命保存了希望的火种。长征,不仅是一次军事上的战略转移,更是一次精神上的伟大洗礼,它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军人勇往直前。
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妄图吞并中国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投入到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他们与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在白山黑水间、在华北平原上、在江南水乡里,与日寇展开了一场场激烈的战斗。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敌人的“囚笼政策”。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力量,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让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独立,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抉择。为了实现和平建国的梦想,中国人民解放军又投入到解放战争中。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随后,百万雄师过大江,一举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解放了全中国。至此,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曙光,一个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度的革命纪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肩负起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神圣使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在冰天雪地中,忍饥挨饿,不畏强敌,以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打出了国威军威,捍卫了新中国的尊严。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在狭小的阵地上,面对敌人密集的炮火和疯狂的进攻,坚守阵地,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们在极度严寒的条件下,身着单薄的棉衣,与美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许多战士在阵地上冻成了冰雕,却依然保持着战斗的姿态。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战斗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地位和和平建设的环境。
在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斗争中,人民解放军更是展现出寸土不让的坚定决心。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面对印度军队的多次挑衅和非法侵占,人民解放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奋起反击。战士们翻越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在缺氧严寒的恶劣环境中,以灵活机动的战术和勇猛顽强的作风,迅速击溃敌军,收复了被侵占的领土。这场战争,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严,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坚定立场。
1969年的珍宝岛对苏反击战,面对苏联军队的武装挑衅,人民解放军官兵挺身而出,在冰天雪地的珍宝岛上与敌军展开激烈战斗。他们凭借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顽强的战斗意志,一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这场战斗,彰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决心。
在万里海疆,人民海军同样用热血与忠诚守护着祖国的蓝色国土。1974年1月,西沙群岛的浪花里激荡着正义的枪声。南越海军4艘大型军舰闯入永乐环礁海域,妄图窃取中国固有领土。面对吨位远超己身的敌军舰艇,中国海军4艘小型舰艇如出鞘利剑,在浪涛中灵活穿梭。战士们抱着“宁可前进一步死,决不后退半步生”的信念,用火炮与手榴弹展开近距离搏杀。激战中,南越护卫舰被击沉,3艘驱逐舰带伤逃窜。随后,解放军乘胜收复甘泉岛、珊瑚岛和金银岛,五星红旗重新在西沙群岛的阳光下猎猎飘扬。此役,18名烈士永远长眠于南海深处,他们用生命践行了“寸海寸金”的誓言,48名南越战俘见证了中国捍卫主权的坚定决心。
14年后的南沙海域,赤瓜礁的礁石上再次镌刻下军人的忠诚。1988年3月14日,越南海军舰船悍然侵入中国领海,向守礁官兵开火。人民海军迅速反击,炮火在碧波间划出正义的弧线,击沉越舰、击伤多艘军船,用胜利捍卫了南沙群岛的主权。礁盘上,战士们用身体护住国旗的身影,成为南海永不褪色的丰碑。这两场海战,吨位有悬殊,装备有差距,但人民军队以“小艇打大舰”的勇气、“以弱胜强”的智慧,在深蓝国土上写下了“犯我海疆者,虽远必诛”的壮歌。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面对越南当局的不断挑衅和边境侵扰,人民解放军再次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战士们跨过红河,深入越南境内,以强大的攻势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在战斗中,他们不怕牺牲,奋勇杀敌,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而在随后的老山、者阴山防御作战轮战中,一代代官兵坚守在炮火纷飞的前沿阵地,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南疆。猫耳洞成了他们的战场,潮湿闷热、蚊虫肆虐,却挡不住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与敌人展开长期对峙,一次次粉碎敌人的进攻,用坚守诠释着军人的使命与担当。这些战斗,不仅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和边境安全,更锤炼了人民解放军的战斗意志,让“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信念深深烙印在每一位军人的心中。
进入新时代,人民军队捍卫国家主权的决心愈发坚定。2016年的南海,风云骤起。菲律宾单方面提起的所谓“南海仲裁案”,背后是美国海军重兵集结的挑衅。美军两艘航母战斗群携数十艘舰艇、上百架战机逼近南海,试图以武力胁迫中国退让。面对剑拔弩张的局势,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闻令而动,在南海展开大规模实战化演习。航母编队劈波斩浪,战机编队呼啸长空,导弹部队引弓待发,形成了坚不可摧的立体防御体系。这是一场无声的较量,更是一次意志的比拼。解放军官兵以“敢于亮剑”的勇气和“能打胜仗”的实力,在南海划出了一道不容逾越的红线。最终,美军航母战斗群悄然撤离,中国以坚定的姿态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场对峙,彰显了新时代人民军队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定力,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军队从“近海防御”到“远海护卫”的历史性跨越。
在和平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和抢险救灾等各项任务中。无论是在抗洪抢险的堤坝上,还是在抗震救灾的废墟中;无论是在抗击疫情的一线,还是在国际维和的战场上,都能看到人民解放军的身影。他们闻令而动,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子弟兵的忠诚与担当。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人民解放军官兵迅速奔赴抗洪一线,他们肩扛沙袋,手挽手筑起人墙,与洪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用生命捍卫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人民解放军第一时间抵达灾区,展开救援行动。他们不顾余震危险,争分夺秒地抢救被困群众,为灾区人民送去了希望和温暖。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人民解放军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奔赴武汉抗疫一线,与地方医护人员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疫情,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陆、海、空、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等多军兵种的现代化武装力量。在科技强军的战略指引下,人民解放军不断加强武器装备建设,提升信息化作战能力。航母辽宁舰、山东舰入列,歼-20、运-20等先进战机翱翔蓝天,东风系列导弹威震四方……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不仅彰显了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实力,也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人民解放军还注重人才培养和军事理论创新,不断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努力打造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世界一流军队。
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98年的光辉历程,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这支由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从诞生之初的艰难困苦,到如今的强大威武,一路走来,历经风雨,却始终初心不改,使命在肩。它是国家的钢铁长城,是人民的忠诚卫士,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总是挺身而出,用生命和热血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纪念建军98周年,我们不仅要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更要传承和弘扬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这种精神,是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是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在新时代,我们要以人民解放军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继续肩负起保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神圣使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战斗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官兵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必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着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奋勇前进,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让我们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祝愿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快乐,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4430字)
【八一建军节简介】
八一建军节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定于每年8月1日,旨在纪念1927年南昌起义及中国工农红军的成立,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设立,现为全国性重要纪念日。
八一建军节源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将8月1日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1949年后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其核心意义在于纪念人民军队的诞生,弘扬革命精神,并强化国防教育。
军旗与军徽:以“八一”字样和五角星为核心元素,象征军队的红色基因与使命。陆、海、空等军种军旗在统一设计基础上融入兵种特色,如海军蓝白条纹代表海洋。
勋章体系:包括“八一勋章”等荣誉,表彰有特殊功勋的军人,如2022年杜富国、聂海胜等获此殊荣。
阅兵仪式:从1933年首次苏区阅兵到2017年朱日和沙场阅兵,展现军队现代化建设成果。
文艺汇演:如《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等作品,通过艺术形式传承革命历史。
宣誓与授旗:军人重温誓词,强化职责意识;部队接受军旗,象征荣誉与使命。(468字)
共5320字 2025年7月30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