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八一军旗猎猎飘扬的光辉时节,我们以笔墨为心声,以丹青为礼赞,隆重举办本次主题书画展。
回望峥嵘岁月,从历史烽烟中走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锻造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不朽军魂。他们是和平的盾牌,是发展的护卫,是山河无恙、岁月静好的坚定守护者。
笔端流淌的是敬仰,色彩渲染的是礼赞。谨以此展,向用忠诚与热血铸就钢铁长城的人民军队,致以最崇高的艺术敬意!愿这饱含深情的翰墨华章,汇聚成礼赞英雄、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
郭雯,潮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深圳书画艺术学会副会长、深圳市中国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深圳书画艺术学院教授、深圳盐田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深圳市凤凰画院院长。
师承李宝林、黄格胜、张步先生。
担任粤港澳、艺术香港“2023金紫荊盃山水畫大賽”、“第三屆金紫荊盃中國畫臨摹大賽”、“2024金紫荊盃山水畫大賽” 评委。
迄今,三十多幅中国画作品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等主办的全国画展,获奖并被艺术机构和各界人士收藏。
多年来,其作品除时常亮相国内个展或多层级联展外,也多次参加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展览和艺术交流活动。2013年作品入编《新中国美术家大典》。
《湖光秋色》 68cmx68cm
画有苍然之气 境界古朴自然
——记著名画家郭雯
中国山水画是注重于内在意会的。通俗来说,就是画家自我心源与山水自然的精神往来。尤其是在写意画领域,若是没有自觉的意会感受,那么仅凭笔墨的构筑,所作山水也终难脱空泛之弊。但观今日郭雯女士的山水画,却是能让人深切体会到什么是理、气、趣兼到为重,什么又是胸中自发浩荡之思,腕底乃生奇逸之趣!所谓笔境兼夺,有感而通,今郭雯女士之画,便就是对此有着独到的文人理解,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山水画风格!
《鸟鸣山幽》68cmx68cm
从写生之境到神游外化,郭雯女士的山水美学,正是在这种转变中逐渐升华。换言之,在大多数人仍停留在简单的写生临摹时,郭雯女士已能凭借心源所感,将自然物象升华为诗意之境,并让主观情思成为创作主体。因此即便身在画斋,其心亦能神游万里,使笔墨重构胸中丘壑,令观者如临其境。尤其是山水所展现出的"南韵北骨",是既可觅得北派山水的雄浑气骨,又能蕴藏南宗水墨的灵秀风韵,云山磅礴若龙蟠虎踞,曲径幽林得野逸之趣。如此南北交融的美学探索,真是在可栖可居的意境中,完成了对传统山水精神的当代诠释与再造!
《春雨》68cmx68cm
古人论画云:"秋山明净而如妆,遥落人肃肃。"观郭雯女士笔下山水,也恰是此番意境居多。其作中秋色苍茫,山峦层叠尽显沧桑;林木萧瑟,枝干交错尤见风骨。又有农舍村居错落有致,曲径落叶飘散成趣,水墨氤氲处,更是有苍凉之意扑面而来。可见郭雯女士是着意于深化情景交融之态,以令观者得以细品其画外妙意。用笔皴擦,山石跌宕之势顿生;墨染远山,云水飘荡之态毕现。众幅山水,可谓皆是因情赋韵、因势造境,浑然天成,绝无刻意取巧之嫌。天地万象经营尺素之间,画里乾坤蕴藏雅致之观,如此丹青修为,实非深谙传统三昧者不能臻其妙,亦非历遍山川、师法造化者不能得其神!
《润物》68cmx68cm
画有苍然之气,境界古朴自然。作为修行派的郭雯,能有今日之成就,绝非偶然,更非易事。单从丹青画境观之,其倾注的写意心血与精神感悟,便足以令人肃然起敬。毕竟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条不归路,只是有些人选择了坚持,有些人选择了另辟蹊径,而有些人则是停下脚步。像今日的郭雯女士显然就是属于前者。并且在这条以山水蒙养自然气的道路上,她的心神境界也早已是超越了目之所及,她所求的,不仅是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复兴,更是笔墨抒怀与人生志趣的水乳交融!
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 田继学
2025年7月28日 书于北京
《山水清音》92cmx68cm
《湾区一隅》136cmx68cm
《山与海的对话》180cmx97cm
《空山新雨》180cmx97cm
《锦绣家园》180cmx97cm
《祥和家园》180cmx97cm
《鹏湾揽胜》136cmx68cm
《雨过秋山》136cmx68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