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国学热似乎呈方兴未艾之势,国学讲座、国学研讨、国学培训、国学著作层出不穷,有媒体声称,全国已有十个城市的教育主管部门作出了在小学学习阶段实施繁体字教学的决定,学堂街坊时时可闻“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读书声,茶余饭后谈国学、议国学之声不绝于耳,点击百度搜索,由中国人自己出钱的孔子学院已在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中小学孔子课堂达500多个,国内某些大城市的主要街道还不时冒出一些孔子雕像来。与此同时,“国学大师”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捧和政府最高规格的礼遇,甚至一不小心就会从哪个角落里冒出一个“国学大师”来,有点像马路上的易拉罐,或因其花花绿绿,或因其形状特异,总能引起一些孩童们及无所事事者的兴趣。可是,对于那些头脑正常的人或者说愿意正视现实和历史的人来说,目前的国学热有点莫名其妙和匪夷所思。我个人则认为,一些人对“国学”的热衷和对“国学大师”的热捧,完全是一种变态的自恋。
我知道,当我把我的结论公之于众的时候,肯定会引来一些人的不快甚至痛骂,认为我数典忘祖、崇洋迷外,但是,我要提请这些“国学热”吆喝者思考一个问题,“国学”或者说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首先,我愿意与大家一起简单回顾一下西方文化或曰西方文明曾经留下了什么、带来了什么。
所谓文化和文明肯定与其源头或者说古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西方文化的源头无疑是古希腊文明。这个于大约公元前3000年开始,至公元前146年罗马人战胜希腊人时基本结束,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达到顶峰的文明,给当时的西方世界以及以后整个人类世界巨大的福祉和不可估量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所有欧洲文字都是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衍化而成的,这是希腊人给西方世界作出的第一个贡献。可是,在希腊人创造他们自己的文字之前已经有了埃及人的象形文字、巴比伦人的楔形文字,可是,希腊人却聪明地选择了字母。不仅为希腊人也为全人类的交流、沟通和创造提供了最为便捷的途径。谁都不能否认,以代议制为手段的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受惠于以雅典城邦制为标志的古希腊政治理念。公元前500年左右,雅典已经是一个拥有多个政党、各种政见自由发表的城邦国家,既是统治者又是政治家的克利斯提尼创立了代表会议制度和陶片流放制度,架起了民主政治的初步框架。大约公元前461年,年轻的政治家、演说家伯利克里完成了克利斯提尼的民主计划,形成了成熟的直接民主政治制度,设立了多达数百人组成的公民大会,制订了法律,成立了法院,按法律组成了陪审团。也要就是说,早在公元前400多年,希腊人就已经知道分享权力和怎样分享权力了。哲学上,古希腊涌现了赫拉克利特、普罗塔弋拉、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流芳千古的大师,《理想国》、《政治学》、《形而上学》等名著闪耀着温情的光芒,“原子论”、“形式”、“形而上学”等理论将触角直抵人的心灵世界和浩渺的宇宙空间,成为日后一些知识分子为建立新的文明而研修的核心知识,也成为众多理论、发明包括相对论发明的基础。文学上,荷马、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等名字在西方是家喻户晓,其《伊利亚特》、《奥德赛》、《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李西斯特拉达》等都成为人类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的历史学则是由希腊人希罗多德创立的,他的叙述希腊以及波斯、埃及和西亚各国的历史及希波战争过程的《历史》一书约60万字,比我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早300年,以该书为标志的历史学从此诞生。比希氏稍晚一点出生的修昔底德根据亲身经历所写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更是历史学、政治学和文化学家们的必读书。希腊人第一次把体育运动当作和平与友谊的竞技,明确规定在“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停止一切战争和敌对行动。希腊人还发明了几何学,在其建筑、雕塑、绘画诸多领域都有惊人的创造。我在惊叹希腊人或者说雅典人的聪明、开明、英明的时候,不能不作进一步的深究,我发希腊文明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倡导和践行人文主义,他们的学者主要是政治家和哲学家们,具有浓厚的人文思想,他们公开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塔弋拉),“幸福规根到底取决于个人在何种类型的政治下生活”,“最佳政体是由中产阶级治理的立宪政权”(亚里士多德),“美即知识”(苏格拉底)。正因为如此,他们在行动上进行了大胆的实验包括建立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民主制度。二是树立了平衡、朴素和严谨的古典主义标准。三是培养了一种植根于民主的怀疑精神。
尽管古希腊最后走向了衰落,但她的文明之火却传向了欧洲乃至世界,当希腊人被罗马人奴役之后,其文化不仅没有被消灭,而且还影响了罗马。有一位罗马学者曾经说过: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可是希腊文化却征服了罗马。正因为如此,在罗马这块专制主义的土壤上最终却结出了作为西方文明标志的基督教文明的果实。基督教文明以其承认人的原罪,主张宽容、忍让、妥协为宗旨,提出了劳动神圣的观点,特别强调家和家庭是宗教生活和道德生活的真正中心,并且特别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尽管妇女的选举权很长都没有得到解决,但“女士优先”的思想很好地表达了社会对女性的尊重。基督教的诞生,标志着西方文明已经走向成熟。此后的西方世界尽管有过很长的黑暗时期和曲折艰难的前进道路,但她们的文明却是在不断进步之中,知识分子和各种有识之士对真理的探索对正义的追求一直没有过停息。发生了很多重大的影响历史进程的运动,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民族国家的兴起、新大陆的发现、工业革命、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等等。终于将人类带向了相对公平、自由和富强的社会。其文明成果就无法一一列举了,荷马、亚里思多德、但丁、莎士比亚、哥德、达芬奇、康德、叔本华、尼采、达尔文、弗洛伊德、哥白尼、牛顿、瓦特、爱迪生、爱因斯坦、华盛顿等名字足已说明问题了。就连中国人今天所享受的现代化的生活(包括物资的和精神的),几乎完全受惠于西方文明,没有西方文明,或许我们至今仍然在黑暗中不知所措。
再看看中国的文化或者说文明给了我们什么。
我不否认中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也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3000多年,如果把那些从地底下挖出来的残砖碎石也算上的话,可能年代更久远一些。可是,中国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又带后人带来了哪些好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翻阅了多本中外历史典籍,实话实说,我很失望。
我觉得中国人有聪明过人之处,但却太过固执和自以为是,可能正是这一点害了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就说中国的方块字吧,笔画如此繁复,抄写如此费力,我们的祖先不仅发明了而且用其撰写抄录上万言甚至几十万言于竹片、绸缎之上,可见其聪明非同一般,其毅力更是令后人佩服。然而,作为中国人不好说一个个认一个个写方块字的艰难,这些笔画繁多的方块字给我们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带来了多少麻烦啊,我们即使很“文化”很“文明”,又如何能让外部世界接受呢?我常常想,我们的祖先怎么就不学学希腊人或者欧洲人,汲取点别人的东西,创造一种比较简便的文字来呢?
在哲学上,我们也出现过很多的“家”,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涌现了诸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等著作,但是,又有哪一“家”哪一部著作,把确立“人”的价值作为主题,把解析宇宙奥秘作为研究方向呢?最多是上谏统治者手下留情,不要到头来害了自己,再不就是说几句模棱两可、不着边际的话。四千年文明也好、五千年文明也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思想家建立过严格的研究体系,明确过严格的研究方向。我们的思想家所研究的其实不过是些统治术、取巧术、升迁术及巫术。儒家学说先不说了,道家的神秘主义有那么一点意思,但蔑视知识;荀子承认人性本恶,但他主张专制统治;还有的纯粹是在哪里逗乐,说些“白马非马”之类的话。不管哪一“家”,都没有对于他们的主张作过深入细致的论述,出现哪怕一本类似于西方大师的著作。我们的思想著作是没有多少深刻思想的,有的只是故弄玄虚、陈词滥调和对先人只言片语不厌其烦的解读,而我们一个个都陶醉在这种解读中不能自拔。这就是“国学”一直是一门显学、“国学大师”们地位很高的原故。他们总是陶醉于故纸,即便有那么一点不同东西,也是在故纸堆里捡到的没有被虫蛀完的纸。曾经看到过一则轶事,说是当年日军轰炸昆明的时候,同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沈从文和刘文典都往防空洞里跑,刘文典用不屑的语气对沈从文说:我跑是怕以后没人讲《庄子》了,你跑什么啊?这是活脱脱中国知识界的写照,只重阐释不重创造,还自以为多么的了不起。沈从文与刘文典谁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大,我想不用我去说了。可中国社会就是喜欢并鼓励刘文典这样在死人身上用功夫的人。
尽管中国有过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但这些发明基本上没有给民众带来什么实惠,也没有能让中国有多大进步,这与中国特色的文化不无关系。中国人的文化理念就是当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谁还注重发明创造,谁还把发明创造当回事。所以蒸汽机、电、电灯、汽车之类受惠于民众的东西都与中国无关,也不会发现万有引力和相对论。中国人最擅长的是用金钱和人肉垒万里长城,还将此引为骄傲的资本。
中国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要好一些,出了《诗经》、《红楼梦》、《聊斋志异》,还有唐诗宋词,绘画上也有一些杰作——可是,《诗经》里300首中国最早的诗歌,却是孔子在3000余首的基础上删改而成的。其他的2700多首到哪里去了,那些诗歌就没有价值吗?但与西方世界仍然有很大距离,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大多附庸风雅的东西,都不太愿意涉及一些严肃的描写和探讨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一个5000年历史的民族竟然没有一部史诗,产生世界影响的作品十分少见,绘画没有一件作品成为世界名著的,音乐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只有五音,几千年里,也没有一部交响乐。
中国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一成不变的,起码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是如此。几千里的历史,却没有过雅典式的民主尝试,甚至没有哪一个思想家提出过这样的设想,更不用说制定一套让更多民众分享权力和保障大多数民众利益的制度了。毛泽东曾说过两千多年行秦政的话,是相当准确的。所谓“秦政”就是极权统治。而让这种极权统治合法化、程序化的理论掩体是“儒”,而极权统治的行动指南却是“法”。“儒”“法”两家共同打造了世界上最为残忍和腐朽的专制制度。极权统治培养了中国人崇拜权力渴望权力的意识,他们相信“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但却又是不愿意与别人哪怕是自己的父亲、儿子分享权力,如果要他们与几百人去分享权力,那就比要了他们的命还难,所以中国人习惯于内讧和自相残杀。中国文化特别崇尚武力,真真假假的“武林高手”层出不穷。因此中国是一个战争频发的国家,据统计,从春秋至清末的2680年中,中国共发生有文字记载的战争2848次,平均一年还不止一次,占全人类的三分之一。西方也频繁发生战争,也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但西方战争的起因大多是对外扩张,起码对自己国家的民众伤害不大,有很多战争还是宗教战争——为信仰而战。中国是没有宗教没有信仰的民族,其所谓的宗教信仰,不过是在权力丧失、疾病缠身、穷困潦倒、孤立无援时才会去“信仰”,是无可奈何的选择,自然不可能为信仰而战了。中国的战争从来没有让社会进步过,因为战争的终极目的是权力,获得了权力之后便是享受权力和防止权力丧失。带给民众的是无穷无尽的苦难,即便所谓的“盛世”也是如此。很多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就发生在“盛世”之年。
在这里,不能不单独说说儒家文化,因为她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和我们很多人引为骄傲的资本。孔子创立的被他的弟子们发扬光大的儒家文化,其核心是“仁”和礼(秩序)。在主要记录孔子语录的《论语》中“仁”出现过一百多次,同时他又强调秩序和等级,所谓“君臣父子”。粗看起来,孔子的学说自相矛盾,仔细分析之后你就会发现,他们的出发点是在为统治阶级出谋划策,他说话的对象不是普通的“人”,而是统治集团。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将其用意暴露无遗。对妇女的憎恨与蔑视更是人类历史上少见,“唯女子与小人难养”、“好男不与女斗”这些圣言市语,将妇女彻底妖魔化,也难怪古代中国的女人连上桌吃饭的权力都没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好,“民贵君轻”也好,都是对统治阶级的谆谆教诲。当时的孔子带着他这套思想游说奔走于各国,可惜统治者太过愚蠢,没有接受他的思想,自然也没有满足做官或者施展才华的机会。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儒家思想就是中庸和谐的思想,是积极向善的,我过去也这么认为,但后来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2000多年时间,中国从来没有过和谐安宁呢?我不得不对儒家文化表示怀疑了。其实,儒家的所谓“仁义”、“中庸”、“和谐”都是表面文章,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其核心内容就是让统治者怎样维护好既得利益,让民众不惹事生非,给民众一颗永远也吃不到的酸梅子。儒家思想的虚伪中国民众一清二楚。统治者更是心领神会,所以,谁也不会真正把她当一回事。中国人只相信自己,并且特别会趋趋利避害,稍有不利便大动干戈。中国有两部“圣经”——《三十六计》与《增广贤文》,连认不了几个字的家庭都有这两册书,“借刀杀人”、“无中生有”、“浑水摸鱼”、“偷梁换柱”、“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等等见解与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的信仰。一群有这样的信仰的人,会有怎样的作为?在这样的文化支配下,社会怎么进步?“五四”先贤们要打倒孔家店、要批判旧文化、抛弃旧制度并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标新立异。他们是真正明白了中国文化的实质。因为他们是中国漫长历史长河中好不容易才出现的几个有自己思想的思想家。
是否“中心”和“最好”,要有事实依据。
中国人一直有一种高度的自恋情节,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中国文化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一些专家学者口口声声说,中国文明最伟大,中国人最讲道德、最爱和平?不知他们想过没有?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进步到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进步到信息社会,与中国和中国文明有关系吗?中国人最讲道德最爱和平,为什么战争如此频繁、残酷?为什么总是出现兄弟相煎、手足相残的现象?为什么每个人都有一个皇帝梦(西方国家却很少人去打皇位的主意)?文化这个东西不比技术,不会立杆见影,可能十年几十年都见不到明显效果。然而,上百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都没有让人的素质有所提高,没有让人的思维有所开窍,没有让社会有较大进步。不仅让社会在原地打转,而且还在某些方面让社会更加丛林和残忍,比如,三千年前太监几十,宫女上百,之后的三千年后太监几百、宫女三千;三千年前灭三族,之后的三千年灭九族成为“国策”;三千年前五马分尸首,之后凌迟三千刀,三千年前兄弟相煎,之后的三千年同室操戈……那么,这样的文化显然太血腥,无疑与先进风马牛不相及。
老实说,我对文明的理解一直不是十分透彻,以我简单的头脑看来,文明就是野蛮的反面。动不动灭九族灭十族,对无辜生命极度残忍、冷漠,这显然不是文明;为了满足权力和兽欲,轼兄害父、占嫂窃媳,这也与文明无关;让三千佳丽一人独有,有了点钱或权就可以娶三妻四三妾,这根本不是文明;将成百上千男人变为阄人,剥夺人的基本生理需求,这更不是文明(据我所知,西方皇帝或国王是极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老婆的——起码自基督教普及以来相当少见,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杀害无辜者不能说没有,但诛灭九族、十族的事情还很少有闻——至少没有以国家的名义这样做过)。很长时期以来,我一直很迷惑,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没有希腊,且全在东方,西方社会难道就没有“文明”?没有“文明”为什么能够引领世界前进?一种文化,竟然离文明很远,这样的文化还值得我们骄傲与推崇吗?
我们一些人对文明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后来我才发现,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不过是梁启超的一家之言,从来没有被西方社会承认过。凭心而论,一张“文明古国”的清单里缺少了希腊和以色列,那是没有意义的废纸。一些人以中国过去强大过并且很长时间强大过作为中国文化优越论的佐证。我要说的是,尽管中国强大过,但那不过是因为中国人生存时间久远,人口繁殖较快,土地十分辽阔,资源相当丰富,在刚刚崛起或没有崛起的民族面前,是个庞然大物,其生产总值自然也比较大。这种“强大”有多少实际意义呢?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多大的幸福感吗?对人类的进步有多少贡献吗?我记得古希腊“强大”的时间比较短暂,但她的文明却被西方世界普遍接受并发扬光大,对人类进步作出了十分巨大的其他任何古代民族都无可比拟的贡献。
一些人在津津有味地研究中国文化宣传中国文化并提出“中国文化中心论”的时候,是否想过:中国文化和“文明”给了人类社会什么——探求了多少人类社会和宇宙世界奥秘/解决了多少人类的生存问题?创造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今天的人类社会又有多少东西是受惠于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的?我们今天便捷的生活包括生存条件的改善,与中国文明有多大的关系?还有一些人整天叫嚷着抵制西化,我不知道这些人是真犯傻呢还是故意装傻,我们将“西化”抵制走了,我们点蜡烛坐马车娶三妻四妾吗?
真正的先进文化,不仅能够给予我们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学名著,艺术瑰宝,还能够给予人们思维方式,创新勇气,最终会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促进本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而落后的文化,只会诱使人们永远在陈规陋习中徘徊,只会导致历史不断地循环往复,只会让社会与文明渐行渐远。
(载《湖南经济与文化》2010年第三期。原题《中国文化给了我们什么?》)
【作者简介〉倪章荣,笔名楚梦,湖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家,文史学者。
总编辑:湖畔烟树
执行编辑:艾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