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兮入骨怆星汉,回锦何须待曦明 1260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九霄澄月照归程
铁马冰河关外风
思兮入骨怆星汉
回锦何须待曦明
扶摇直上雁翎轻
宿墨犹温载香浓
书剑韬光当契阔
千古绝唱与谁成
万卷臻思腹笥行,几痕故泪总难平,蹉跎世半鬓已雪,阶柳庭花送晚钟。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太极的阴阳之中,财富贵族与精神贵族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当然选择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和谐共荣!但凡夫俗子会选择眼前利益以满足欲望,圣贤达人则视名利为流水浮云,清浊之气泾渭分明。不同维次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运行规则与进化规律,但和谐共生乃是宇宙共则!人居三维时空更当道法自然,道德经云,大道之行,生发万物,清气升而为气即万物之本,浊气凝而为形即万物之相,圣者修道立德,凡夫逐术求欲,故而古圣先贤法参天地之道,而铸人伦纲常,“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古今三教九流之说包括儒学、道学、释学无非教导子孙后代依道而行罢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崇尚构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义礼智、以德配天等人与人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故而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不管东方文化价值观还是西方文化价值,观察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合理性,主要看它们是否具备平衡阴阳、和谐共生的能力。在太极世界中我们要懂得一个规律,即其阴阳之和,永远突破不了太极之限,而最和谐的状态就是太极自然下的阴阳平衡!这个规律就是中庸之道,可以推及天道、地道、人道中任何事物,且无所不遍其极。


江榭霓阑阁颢红,清醪天乐和萧笙,鱼洄萤舞列星醉,弱柳扶风竞诗丛。文化是文明的灵魂,文明是文化的呈现,文以载道,大化天下。先秦诸子百家共推《易经》为百经之首,大道之源,后人在此基础上又赋予五行理论,太极阴阳与五行循环构建起宇宙万象的动态平衡!《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实中庸之道就是动态平衡之道,中国文化价值由之构建从并成为文化核心,中国几乎所有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中医文化、军事文化、建筑文化、风水八卦等无不都是从阴阳五行文化中衍生而来,这是中华文明的思想脉络、灵魂核心与精神支柱。由之可见,古人讲究中庸之道,深谙阴阳五行之理! 大道至简,以德配天,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义礼智,温良恭俭,简单的才是恒久的,平平淡淡才是真!物不用则废,道不用则退!以阴阳五行为核心而形成的中庸之道必将重建人文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并引领世界走向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命运同体。诗魄逐章日月明,纵横捭阖砚池平,星河喜韫千秋梦,俯瞰神州万家灯。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九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