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名誉社长:王德席 陈长海
社长:陈常河
总编:陈常河
副社长主编:王小强
副社长副主编:李云峰 李宜普
编发:陈常河

第三十七章
中午放学时,周迎春对冯金兰说:“中午别在学校做饭了,咱娘昨天刚掰了今年的头茬香椿芽,叫咱回家去吃“香椿牙鱼。”
自从学校迁进村里,离家很近,马婶就不让金兰在学校起火,让她和迎春一起回家吃饭。每天,她和迎春一块儿上学校,一块儿回家,有时还一块儿在家包饺子。迎春喊娘,她也喊娘,而且比迎春喊得还响亮,没有一点儿羞怯的样子。她觉得自己早已和这个家溶为一体。成了家庭中的一个成员了,娘叫她大闺女,叫迎春二闺女,两人自然地在家中进进出出,街坊邻居都羡慕这对漂亮的姊妹花。
春天,乡村的田野到处都有美食,这使金兰经常大饱口福。她特别爱喝娘烧的荠菜糊涂。初春时节。田垅里、小溪边、山路旁都长满了荠菜。它们长着边缘有齿的柳叶形叶子,又茂盛又水灵。娘挎着竹篮子,篮里放一把小铲子,将那荠菜连根剜起,不大一会儿就剜了半篮子,然后在清凉的溪水中洗干净,回家用刀一切,放在开水锅里,锅里还放有豆扁儿或挤碎的花生米,下上玉米面,放上盐,做成那很好喝的荠菜糊涂。金兰连煎饼都不想吃,一连喝下两大碗,头冒热汗,心里舒坦。有时课余时间,金兰和迎春也到田野去挖。金兰用小铲子贴着地皮将荠菜根挖断,迎春就笑着说:“吃白菜吃心儿,吃荠菜吃根儿,荠菜的根才香哩。”娘将她们剜的的荠菜洗净剁碎,放一点儿肉沫,加入调料,包成饺子,她们吃得津津有味。
几阵春风吹过,榆树便长出嫩绿的小叶子,紧接着树枝上便长出一串串圆圆的铜钱似的榆钱。吃榆钱主要吃那嫩劲儿,几天不摘它就老了。娘围着带大布兜儿的围裙,一手用钩子将树枝钩住,另一只手往下撸那榆钱,一把一把放在布兜里。拿回家洗净撒上盐面儿,再撒上地瓜面挖拌均匀了,放在屉上蒸熟,制成了榆钱“豆腐。”那豆腐带着一种甜甜的清香味儿,吃上一口,余味无穷,令人难忘。
三月里,漫山遍野的槐花开了,起先是一嘟噜一嘟噜白色带黄的花骨朵儿,散发出一种浓郁香甜的味道。人们把它摘回家,揉一揉,拌上一些玉米面或白面,再加一点儿水调战糊状用筷子夹起一坨,放到滚热的油中炸成那种令人馋涎欲滴的“槐花鱼”
俗话说,二月的荫尘三月的蒿,四月五月当柴烧。阳春三月,沟头河沿荒山漫野中便长出一棵棵白生生、毛茸草的白蒿。把它铲回家,择干净,做成白蒿鱼或白蒿豆腐,别有一番滋味。
谷雨前后,香椿树上冒出一簇簇深红色的嫩芽。不久那褐红色的芽儿便伸展开了,像婴儿小小的手掌。采下来剁成碎沫儿,拌在豆腐中,绝对称得上一道美食。当然,香椿芽有多种吃法,和在面糊中炸成“香椿鱼”也是人间之美味佳肴。此外。清蒸蒲公英,凉拌猪耳朵穗儿,油作野薄荷……,任你尽情享用。
当然这些美食,全是大自然的馈赠,用不着人们花一分钱。冯金兰觉得,这大山是座名副其实的宝库,又像一位默默无私奉献的老者。她从内心里深深爱上了这里。她觉得这里的每一道山谷,每一座山峰,每一条小溪,每一棵大树,每一棵小草,每一朵野花,连同每一缕空气都是那么亲切可爱。它们生机勃勃,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一切的一切,都对她产生了无穷的吸引力。
而大山里的孩子,又是这么的活泼可爱聪明机灵,勤劳善良。山里的人民,又是那么的淳朴憨厚,有情有义。作为大山中的一名教师,她觉得自己的工作是神圣的。生活是那么的幸福而美好,她感到自豪。她常常一个人陶醉在这大自然的怀抱里,有时觉得自己就是这山中的一棵树,一块石头,一株庄稼,一朵山花……
第三十八章
清明节那天,冯金兰带着学生去给烈士扫墓。
头一天下午,周长发从太平镇请来了当年的民兵队长赵启昌。老英雄现在已经八十岁了,头发胡子全白了,但面色红润,身板还很硬朗。他和周长发并肩走在那弯曲的小路上,不时停下来,用手指着远处的山峰,在交谈着什么。
一年级和育红班的孩子太小,走不了那么远的山路,冯金兰就叫他们在学校上课。她和周迎春领着二至五年级的同学上山。班长张俊和另一个孩子在队伍前头打着红旗。孩子们戴看鲜艳的红领中,向孤山上的烈土墓走去。原来的班长李金虎和存宝、二蛋、杨小翠和狗剩都先后去了沙沟联中。山坡虽然难走,但孩子们情绪高涨。队伍来到孤山下,周迎春手拿砍刀,从田埂上砍来几根紫穗槐条儿,用铁丝绑成了花圈的框架,高年级的同学从山坡上摘来一些松树枝和柏树枝。绑在了框架上,女同学也从山坡上摘来一些五颜六色的野花绑在上面,大家做成了一个很好看的花圈。冯金兰将早已写好的“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石屋小学全体师生敬献”的条幅贴在花圈上。白纸黑字,是用隶书写成的,庄重而大方。队伍爬上孤山顶的烈土纪念碑前。周长发和老英雄赵启昌早已在这里等着他们。
冯金兰让同学们排好队,低年级的同学排在前头,高年级的同学排在后头,周迎春和张俊把花圈摆放在烈土碑前面。大家面对烈士纪念碑,肃立默哀。周围很安静,大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只有鲜艳的红旗被山风吹得哗啦啦作响……
接着,老英雄赵启昌给孩子的讲起当年在这里发生的那场悲壮惨烈的战斗故事——
孩子们,五十多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日本鬼子的一个中队和二百多个伪军,对我们的家乡进行了疯狂的围剿。他们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见房子就烧。老百姓为了活命,扶老携幼。拖儿带女牵着牛羊,抱着鸡鸭,赶着猪狗,躲进了这连绵不断的大山里。敌人知道了这个消息,立马追来。我八路军某部的一个连队和县大队,区小队的同志们就埋伏在这山口的两岸。等着敌人的到来。那时这下面还没有水库,只有一条深谷。我们附近几个村的民兵主要负责在山路上埋地雷。我们还在山坡上埋了不少地雷。第二天太阳还没有一杆子高,敌人就气势汹沙地追来了。他们在山路上几次踩上地雷,被炸死十几个人。那些日本鬼子特别狡猾,他们叫伪军在前面开路,他们躲在后面。因此被炸死的都是伪军。敌人学乖了,不走谷底的山路,在山谷两岸的山坡上前进,不料一下子踩上了连环雷,又被炸死了十多人,还炸死了一匹东洋马。日本鬼子不敢前进了,他们仗着自己的武器装备好。在山坡上支起小钢炮,接二连三地往孤上顶上发射炮弹。炮火烧着了山上的草和树枝,到处浓烟滚滚、大火熊熊。敌人见我方阵地上没有动静,便向山顶扑来。还是伪军在前鬼子在后。敌人还没有冲到半山腰,我八路军战士和县大队、区小队的同志们便居高临下一齐向敌群扔手榴弹,手榴弹带着对敌人的仇恨在敌群中开了花,敌人鬼哭狼嚎,抱头乱窜,纷纷退回山下。原来敌人打炮时,我军依据有利地形,躲在山峰和巨大的山石后面,伤亡很小。敌人又向山上开炮,山口两岸的阵地上石块乱飞、尘土飞扬。我军有十几名战士牺牲了。这时,指挥这次战斗的田连长牙齿咬得咯咯响,他用望远镜注视着山下的敌人,恨不得一下子冲到敌人跟前,把他们全部消灭干净。这时敌人的进攻又开始了。田连长沉着冷静地说,等敌人靠近了再打。敌人快冲上来了。田连长大吼一声:“打!狠狠地打!”顿时,我们的机枪响了,手榴弹又一齐向敌人扔去。敌人这次并不后退,继续往上冲。我军依据有利地形,沉着机智地射击。田连长躲在一块巨石面,瞄准敌人,一枪一个,打得真准。山坡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敌人的尸体,敌人始终没能攻上山顶。他们从早晨一直打到太阳偏西,接连打退了敌人的五次进攻。
日本鬼子发了疯,中队长土肥原次郎挥舞着明晃晃的指挥刀,声嘶力竭地叫喊着,敌人像疯狗似的,开始更猛烈的进攻。战士们打得很顽强,不少战士负了伤,还坚守在阵他。忽然我军的机枪手中了弹,机枪哑了。田连长端起那挺机关枪猛烈在向致人射击,那机枪吐出一条火舌,敌人纷纷倒下。这时,战士们手榴弹投完了,子弹打光了。田连长用手指着身后的大山对战士们喊道:“同志们!这大山中有两千多我们的人民群众,我们决不能让敌去祸害咱们的兄弟姐妹,没有子弹还有刺刀,还有石头。只要我们还有一个人,决不能让敌人越过这山口半步!”战士们举起一块块石头,向敌人砸去。那石头带着对敌人的仇恨,滚落山底,不少敌人惨叫着丢掉了生命。
敌人渐渐爬上了山顶,战士们手握大枪,用刺刀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那真是一场血战呀!战士们个个杀红了眼,身上的衣服和脸都被血染。
红了。田连长正和前面的一个敌人拼刺刀,冷不防侧面的一个鬼子把刺刀捅进了他的肚子。他猛然转身,飞起一脚把鬼子踢下了山崖下。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肠子流了出来。他用一只手将肠子塞进肚子,又和敌人拼了起来,刺刀弯了,他扔下大枪,抱着敌人一起滚下山崖……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山下响起了响亮的冲锋号。原来是咱们的老一团回来了.....
赵启昌老人双手抚摸着石碑,讲得老泪纵横:“这一仗,我军共歼灭了敌人一百八十七人,俘虏了一百三十八人。缴获敌军“六0”炮五门、机枪七挺、东洋马两匹、各种步枪、手枪三百余支。土肥原次郎也在战斗中被击毙。但我军也有一百五十三名战士牺牲在这里。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护了山区两千多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打扫战场的时候,我们在下面的山谷中找到了血肉模糊的田连长。他双手抱着一个敌人的尸体,掰都掰不开。
老人讲完了,呆呆地望着纪念碑,仍沉浸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冯金兰、周迎春、周长发和那些带着红领中的孩子们,早已泪流满面。他们的脑海中仿佛也出现了炮火连天、勇士们奋力撕杀的悲壮场面。老长时间,他们才在这山花烂漫的现实中清醒。他们觉得。这脚下的每一寸土,每一棵树,每一株草,每一块石头都是那么的宝贵,那么来之不易,这都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
灿烂的阳光照着大山上的一切。孩子们笔直地站在那里,在班长张俊的带领下,纷纷举手庄严宣誓,就像一棵棵挺拔的小柏树。
第三十九章
周建国和茂林在县城卖完苹果,已经下午两点多钟了。他俩又渴又饿,便来到一个饭馆,停车进店吃饭。两人要了十个包子,一盘青椒炒鸡蛋、一盘麻汁黄瓜,便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时旁边桌上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一手端着一盘猪头肉,一手端着盘酱猪蹄,掖下夹着一瓶酒向他俩走来:“喂,我说今天咱们拼个桌,一起喝二两怎以么样?说着把酒放在桌上。建国和茂林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认识。建国说:“这位大哥,恕我眼拙,咱们认识吗?”那人一笑:“真是贵人多忘事。你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你哩!好好想想,咱们是不是见过?”周建国想了一会儿,实在记不起这位老兄是何方人士,只得摇摇头。那人说:“你是不是太平镇石屋村的周建国?我是城关镇的程世栋。还记得三年前我们一起参加县万元户表彰会的事吗?当时照相时,我就站在你的右边。”周建国一听马上高兴起来。他忽然想起了在他水库里钓鱼的那个县物资局退休老干部的话:“你的事城西关的程世栋也许能帮助你”,于是他马上站起来:“你就是程世栋老兄,久闻大名。你是不是住在西关旧货市场南边的胡同里?我早就想登门拜访哩,想不到今天这么巧。在这儿遇见你。这真是千里有缘来相会。”于是三人握了手,坐下喝起酒来。
程世栋问:“老弟,这几年混得怎么样?”建国说:“家里有个承包的苹果行,这两年国家不收苹果了。还不,只得进城来卖。马马虎虎混呗。”
程世栋告诉他:“这几年,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的经济发展,不少人抓住这个时机寻求着挣钱的门路。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当中有人已发了财。我看到咱县的很多农民生产的水果卖不出去、特别是桃子、杏等又不好运输和贮藏,几天就烂掉。就向县里申请,在城南建起个罐头厂,专门制造苹果、梨、桃、杏和山楂罐头,运往全国各地,还挺受欢迎。”
周建国听了很兴奋,问我们可不可以给罐头厂送苹果。程世栋说只要果子质量好,我们当然收购。你回去给宣传一下,其他水果我们也收购。
“这你放心,大山里的果子质量绝对没有问题。这几天你最好到我们那里去考查一下,在那里建个水果收购点。要知道,现在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大型的运输工具。你如果能在他们的家门口收购,价格低点也好收。”
程世栋听了建国的一席话,马上来了兴致,说我明天就到你们那里看看。两人边喝边谈,周建国掏出烟来送给程世栋一支:“老兄这几年看样子发了,建厂投了不少钱呀吧?”
“我个人哪有这么多钱?是和两个伙计联合投资建的,还贷了不少款。”“希望咱们以后多联系,遇到困难也好相互有个照应。”
“你这个想法很好!”程世栋一边说着,一边从衣兜儿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他,咱们当初参加表彰会的那些兄弟们,现在我知道有好几个都成了气候。金华镇的李冰清那家伙,几年前,贷款买了范庄煤矿南边村里的一块地皮。当时一亩地才五百块钱。他招来了开发商建楼,两三年就挣了上千万。人家现在西装革履,开着桑塔那轿车,听说还娶了镇委书记的闺女,可风光哩!”
两人谈得很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分手的时候已到傍晚时分。周建国觉得今天进城不但苹果卖得好,更重要的是认识了能人程世栋,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许多新的信息,同时扩展了眼界,为家乡的农产品销售开僻了一条新的渠道,这对家乡今后的发展非常有用。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自信。他坚信自己的前途一定会更加辉煌。
他嘴里叼着一支烟,开着拖拉机刚走到东关的那座大石桥,看见一位年轻的姑娘站在路边,好像在等什么人。到了跟前,他惊喜地说:“冯校长怎么是你呀!今天进城干啥来啦?”
冯金兰一笑:“今天来教育局开会,散了会随便到新华书店给孩子们买了些图书。这不正等车嘛!不知为什么,四点钟的车到现在一直没来。”
“来,坐我的车回去吧!”周建国下了拖拉机。把那捆书搬进了后面的车厢里,对金兰说。后车厢里放着空果筐、袋子和绳子啥的。茂林站起身,给冯金兰腾出一块地方。
“坐前边车头上吧”。周建国说。冯金兰坐在了车头的驾驶座旁边,拖拉机开动了。
出了城,周建国加大了油门。拖拉机突突地吼着,在简易公路上狂奔起来。风吹乱了金兰的秀发,也把周建国的衣角吹起。他穿着一件短袖的花格上衣,戴着风镜,显得很潇洒。金兰看着建国胳膊上的肌肉和健美的身材、英俊的面孔,不禁想起了胡一帆。自从上次接她进城工作无果之后,胡一帆再也没有给她来过信。最近听一个女同学说,他已经和县第四中学的一位女数学教师定了婚,婚礼定在了国庆节。她一点也不怪胡一帆,有时竟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他。她想:到时候不管胡一帆邀不邀请她,作为老同学,她一定要去参加他的婚礼,送上自己对他们的祝福……
傍晚的公路上车辆和行人很少,拖拉机在公路狂奔着,像一匹挣脱缰绳的烈马。冯金兰的思绪也像这车一样在脑海中驰骋起来:她今天已经二十六岁,回家时爸爸和妈妈也曾不止一次的劝说她,闺女你已经不小了,该考虑下自己的终身大事啦。难道自己真的已经成了老姑娘,嫁不出去了?这些年,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大山。她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更喜欢这里的孩子们。她觉得她已经和大山溶为一体,再也不可分离。可每当夜晚她躺在床上的时候,周建国的影子便清晰地浮现在她的脑海之中。他英俊潇酒,浑身透出一种男子汉的强悍和果敢。尤其是他那宽广的胸怀,不同于常人的见识,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的坚强与自信,不屈不挠的性格和对孩子们的爱心,都让她敬佩和折服。她曾多次想过,这辈子如能和他这样的人结合在一起,那该有多好啊!有好几次,也曾经含蓄地对他表示出一个姑娘的爱慕之情,难道他竟没有觉察出来?
难道非得让一个姑娘大胆主动地对你表白吗?你平时表现出来的坚强和勇敢这会儿都跑到哪里去了?你不是个勇士,你是傻蛋,是懦夫,是胆小鬼,是个没心没肺,无情无义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