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日也喜欢拍照,最头疼的是拍肖像,你越说让其放自然,他越不自然。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下乡收集创作素材时,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非要我为其照一张“老像”(用于日后的祭祀活动)。拍照之前,他精心打扮,从头到脚焕然一新。等到落座,全身发硬,脸上肌肉也在紧张地收缩,平日爱说爱笑的神情此时却荡然无存。围观一老头观此情景道:“放自然点,别鼓那么多的闲劲……”。是呀,“鼓闲劲”是自自然然之大忌。这种现象的出现是自然中的不自然。是人为的,精神因素在起作用。它的出现改变了情感的自然流露,改变了心理上与行为上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必然不自然。
绘画是人对自然通过情感的交流,图像的转换,以自然的心态创造出“第二自然”的艺术。在绘画过程中需要人为地加工、人为地提炼。然而自自然然的心态却是至关重要的,一切过度的行为,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在绘画上要达到自然的状态大约需要经历三个过程,第一是心理上的原始自然状态,即初学者心无挂碍,提笔便画,其乐趣不在画面而在画的过程。其二是心理的不自然状态,即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然心手却不能照应,故而下笔提心吊胆,生怕越雷池半步,是成是败全无把握。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自然过程,是人们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过程,第三为心理真正的自然状态,即修养到位,技法娴熟,心与迹和,情随意动,下笔“游刃有余”,落墨“胸有成竹”,一切皆在自然中。由此不难看出凡事要做到自然、惟一的途径便是身心的修炼。这种修炼其方式必然也是自自然然的,投机取巧,虚情假意,急功近利,好高鹜远之人是很难进入这个境界的。
贺荣敏,笔名一敏。生于陕西合阳县。现为西安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2012年至2018年任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2007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2015年获陕西省教学名师。其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全省大型美术展览。出版散文集《绘事散言》《画说欧洲》等,在各大文学期刊发表散文、随笔等数十万字。责 编:周彦英
监 制:徐 冬
来源:陕西新闻广播《悦读1066》
◆声明:陕西新闻广播版权所有
总监制:银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