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慎春(山东枣庄)
说起来已是47年前的事。1978年,全党抓武装,实行全民皆兵,各省、市、区的新闻媒体,都开设了宣传民兵工作的舆论阵地。在这个背景下,我从民办教师的工作岗位,被选调到公社人武部,担任专职通讯报道员,除肩负着全公社民兵工作的宣传报道任务外,在武装部长的直接领导下,服从重点工作的安排。
当时,我们公社的武装部长名叫孙连章,泰安肥城人氏,由侦察兵成长为特务连长,在部队摸爬滚打了20年,军事素质过硬,擒拿格斗技术超群。在他的领导下,全公社15个生产队的民兵连,基本上都配备了枪械,能当上持枪民兵,不仅要根红苗正,还要军事技术过硬。仅我们生产大队的民兵连,就配有56式半自动步枪18支,苏44冲锋枪2支,日式歪把子轻机枪一挺,马克沁重机枪一挺,60迫击炮一门,专打坦克用的火箭筒一门。各个连队之间的比、学、赶、帮、超,形成热潮,各个民兵连的野营拉练说走就走,神枪手,投弹能手层出不穷。
为了欢度“八一”建军节,公社武装部向各民兵连发出通知,要求各民兵连组织好投弹能手,早晨六点钟前,赶到白马山下的训练场,在这里举行手榴弹投掷的实弹比赛。
1978年8月1日的早晨,天空晴朗得如同水洗般清澈,闷热加潮湿的空气,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我和孙连章部长,每人驮着两箱手榴弹,骑着自行车,顺着田间小道,赶到靶场时,已有部分连队赶到,民兵们的裤腿,已被浓重的晨露打湿了半米高。
这里所说的靶场,位于白虎泉沟的北侧,西边是白马山东麓的荒山地,东边和南边是浩渺的白虎泉水库,面山背水,是峄城区人民武装部专门选定的民兵训练实弹射击的场地。
我们来到这里,由孙连章部长负责组织民兵进行实弹投掷,安排我负责记录成绩。民兵们实弹投掷手榴弹的比赛活动,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35米,38米,40米,我逐个地记录着成绩。
当比赛进行到七点十五分钟的时候,一场意外发生了。轮到前湾大队民兵连长实弹投掷时,不知是心理紧张,还是草湿地滑,忽然一个踉跄,就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已被拉断弦的手榴弹,冒着白烟,撇在民兵连长身旁七八米远的地方。猛听一声:“卧倒!”孙连章一个箭步赶到,竟用他的右脚,将手榴弹踢进40米远的水库,隨着“轰隆”一声闷响,看着水库里炸起的水柱,民兵们才从掩体中探出头来。刚刚发生的瞬间,如果不是孙部长胆识过人,快捷如燕,像王杰同志牺牲时的一幕,就要在我们身边重现。要知道王杰牺牲的江苏省邳县联防公社,离我们实弹投掷的现场不足百里。
不久前,我再一次见到孙连章部长,他已从枣庄市建设银行的领导岗位上退休,年近九十的老人,目光还是那样炯炯有神,步伐还是那样快捷。我们回顾过去,就是为了更好地纪念,纪念共和国的缔造者,纪念那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大熔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人!
2025年7月26日写于峄城
作者简介:
王慎春:男,汉族,中共党员,原始学历高中,自修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夲科,曾任民办教师,后提任镇党委专职通讯报道员八年,后参加工作在煤炭部基建工程三处,调回原籍任电视台记者,曾有诗歌,报告之学,通讯,电视专题等作品获得国家、省、部级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