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人生中的三把火 把把要命
作者:林耀平
“八一”建军节到,我作为从军26年的老兵,突然想起我这一生在村里、部队和地方遇到的三把火,真的次次都能要了命。我得按时间顺序一一回顾。
第一把火发生在村里。我们全村都姓林,均出自一个老祖宗,所以全村世代和睦相处,凡遇大事全村人都上。记得这把火是发生在1972年的四五月间,我时年15岁,属于“血气方刚”、“小钢炮”的那种。火灾主人公是林启佑二伯家(他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全村属于我这一代的人都叫他“二伯”)。二伯和二伯母不仅要带几个孙辈,而且还要操持一大家子的饭菜,还得经常管管菜园子,甚至还要放牛等等,因此特别地忙。这天上午9点多,由于当时家家煮饭菜用的都是松毛草,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二伯家厢房里的厢房着火了,是煮饭用的松毛草引燃的。一时间整个厢房浓烟滚滚,二伯及二伯母立即跑到门外大声叫喊:“救火了、救火了……”不一会,村里凡听到消息的人均跑了过来,一个个都到村旁的水沟里提水。那天正好是礼拜天,我家又正好住在二伯家厢房的斜对面,我提起水桶、拿起水瓢飞也似冲进浓烟滚滚的厢房,稍后又有三四位与我同龄的小伙伴也冲了进去,我们合力将地面和内墙上的明火扑灭。此时,大火已烧到了厢房顶,因为那时农家房子都是木制的,房顶虽是泥瓦片的,但均由杉木片一排排铺就的,弄不好所有的一连串、一排排的农家房子都会被烧光。只要着了火,燃烧起来特别快。所以,我们叫人扛来几个梯子,爬到隔楼柱子上,用水瓢一瓢一瓢地泼向火点……经过约20分钟的奋力扑救,终于把所有的明火都扑灭了。这场火,烧掉了二伯家的一些家什、农用工具等,但人员个个安全,没造成大的后果。如果没有及时扑灭,真的会波及一排排的各家各户,因为房子都连着的,家与家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不知道要造成多少人无家可归啊,想来后怕!
第二把火发生在部队。这次火灾发生在1997年11月18日傍晚,当时我在部队当政委。晚上6点20分左右,全体官兵、学生都在吃晚饭。此时,原空军高炮学院领导接到桂林市代理市长蔡永伦的求援电话,立即派员赶赴桂林市尧山风景区的电视塔扑灭大火。火情就是命令,人民在我心中。我作为主官、党委书记,立即放下碗筷,命令属下约300人带好灭火工具、毛巾、水壶等,穿好迷彩服。约十分钟左右,十辆大解放牌汽车就位,登车后,所有车辆开足码力,大灯打开并急闪,目标就是火场。约30分钟左右,我们到达尧山顶,在与蔡市长见面报告后,我们兵分三路,开始行动。地方上的灭火人员主要在山脚下,我的部队主要以保护电视塔为中心,然后逐步地往下灭火,以形成山上与山下合围之势。此招虽险,但布局、方法是对的。因为当时风特别的大,足有五六级大风,并且不定向,风助火威,火乘风势,一时间,满山遍野都是火。但是,火再大,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我们全体官兵,是任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都吓不倒的,到了后半夜的三四点钟,风算是慢慢地停下来了,然后我们以“见习连”为单位,分头瞄着各处火点一处处地将火扑灭。经过连夜近十个小时的奋战,终于将一场大火扑灭了。当东边“鱼肚皮”发白时,我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回到学院,我与苏玉辉同志进入指挥所,向连夜在指挥所守候的、以王克曼院长为首的(说实在的,我写到这,两眼已是模糊不清,泪水涟涟,需镇静一下了)十几位机关干部,看着我全身上下一身黑,眉毛被烧焦,脸皮被划破,只要不出声,此时我的这个模样,连妻小在身边都不会认出来的。王院长见我这个状况,非常怜悯并非常震惊地说:“哎呀,你这家伙啊……太辛苦了!”我立刻报告:“圆满完成任务!电视塔毫发无损,百姓无一伤亡;被毛刺划伤人人有,摔伤有几个,但不碍事,人员一个不少,全部安全返回。”我想,当我汇报完毕,以王院长为首的所有在场人员都肃然起敬,无人不服!
第三把火发生在地方。我于2000年8月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当任副县长,主要分管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具体分管9个部委办局。两年后的2002年9月,我当任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更是把全县的维稳工作“一肩挑”。这把火发生在2010年6月1日。这天,在县委、政府的组织下,组织100多人对县城防洪堤建设集体“会战”,配合法院对几家“钉子户”依法进行强制执行。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有两位被执行人他们的手里,一手拿着一瓶汽油,一手拿着打火机,并扬言:“只要你们开工,我们就点火自焚!”当时县委书记、县长已离开现场,现场我的官最大。于是,我把4个消防兵叫过来,问:“这两个小子要是点火自焚,你们能不能保证不烧死人?”他们知道我是在部队当政委出来的,于是大声答道:“请首长放心,保证万无一失!”这下我心里有数了,并强令四位消防战士分头紧跟两个准备自焚的人。由于我觉得自己的决策有据,虽公检法司“四长”都在现场,但我谁也没有征求意见,拿着扩音喇叭,以指挥大部队的气势大声说道:“全体集合!五列横队!”“讲一下!”(全体立正),“稍息!我讲三点!”然后“嗵、嗵、嗵”,不到一分钟讲完了,随手把扩音喇叭递给法院分管副院长宣布强制执行开始!当挖掘机、推土机手得令后,立即发动机子。正在此时,只见拿着汽油瓶当中的一位打开汽油瓶,把汽油从头浇到脚,然后立即用打火机点燃,此人瞬间全身大火,火苗飙得足有三米高。说时迟,那时快,四位消防战士打开灭火器,迅速将大火扑灭。然后我命令法警:“带走!”他这是以身拭法,是要判刑的。事后我也在想:作为基层的一位分管领导,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没有坚强的信念和果敢的精神,是无论如何也不敢下这种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决定的。据机关有关人员后来向我反映:点火自焚的当事人也后悔,说:“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谁想死?是在气头上吧,全靠他们准备得充分,否则老子被烧死了。”
中国有句成语:“十万火急”。我一生遇到的这三把火,都涉及到人命关天的大事,如果没有高度的担当精神和责任心及“人民在我心中”的崇高使命感,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任务的。
桂林都市文艺社机构
社长:林耀平
终身荣誉社长:黄家城(桂林都市文学社总社社长)
荣誉社长:黄蓓蓓 文长海 韦天喜 江开华
副社长:李运德 孙炎宏 李席林 杨爱国 桂太平 加阅 董芝 张学超 王庆福 肖永传 韦天喜 唐奇芳 李文涛 赵荣新 隆光诚 廖家驹
顾问:蒋官军 周卡宁 雅兰 赵淬 王学志 随风 廖明东 胡自立 唐祥玉 祁培成 周牧游
执行总编兼审稿:胡桂芹(韵芘胡桂芹)
主播副社长:虹 宁卫 清风
主播顾问兼文学顾问:虹 清风 伊岚 山谷幽兰 紫燕 心太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