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江红·云台禅剑》
万里江湖,凭谁问、禅心剑魄?
回首处、乱云孤寺,晚钟萧索。
二十年前恩怨事,八千里外风霜客。
叹浮生、名利总成空,青灯侧。
慈悲斩,今犹昨;
修罗场,终须破。
纵千般业障,一念能度。
月照山门金甲冷,风吹古刹梵音薄。
待从头、洗净旧伤痕,莲台落。
————
第一回 铁佛低眉观世相 金刚怒目照禅心
云台山巅,暮鼓初歇。
凌无尘立在藏经阁飞檐之上,灰白僧袍猎猎作响。他望着山下蜿蜒如蛇的官道,那里尘烟滚滚,一队铁甲正朝山门而来。二十年了,那杆"杨"字帅旗刺得他双目生疼。
"监院师兄。"小沙弥在檐下合十,"方丈请您去大雄宝殿。"
凌无尘颔首,身形如落叶飘下。落地时袖中玄铁佛珠叮咚作响,那是二十年前他带着满身血腥入山时,老方丈亲手所赠。
大雄宝殿内,三世佛金身低垂慈目。慧明方丈正在给一尊新塑的韦陀像开光,见他进来,将朱砂笔递过:"师弟笔力雄健,这韦陀天王的眉眼还是由你来点。"
凌无尘接笔时,老方丈枯瘦的手指在他腕脉一搭。就这电光火石间,他知自己心绪已被人看破。果然,老和尚低声道:"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
"师兄教诲的是。"凌无尘运笔如飞,韦陀眼中顿时精光四射。最后一笔落下,殿外忽然传来嘈杂声。
"报——"知客僧慌张奔入,"朝廷杨将军率兵围山,说要搜查前朝余孽!"
佛前长明灯突然爆了个灯花。凌无尘手中朱砂笔"咔嚓"折断,红墨溅在韦陀金甲上,如血。
---
第二回 青锋影里参前尘 明月光中照本来
子时,凌无尘在禅房擦拭戒刀。这把镔铁打造的兵刃二十年来从未沾血,今夜却隐隐泛着寒光。窗外竹影婆娑,恍惚间又见那夜火光冲天。
那年他才十七,凌家因藏匿建文旧臣遭锦衣卫围剿。他亲眼看见绣春刀穿透父亲胸膛,那领头的千户掀开面甲时,左眉一道疤像蜈蚣般扭动。
"杨承业..."凌无尘指节发白。如今这名字已贵为征西将军,偏偏在今夜——他受具足戒二十周年的日子,带着那道疤出现在山门前。
"大师还未歇息?"窗外传来女声。柳青眉一袭夜行衣立在月光下,腰间软剑如秋水。这半月借宿在藏经阁的女施主,此刻眼中精光四射,哪还有平日抄经时的温婉。
凌无尘合上刀匣:"女檀越深夜来访,想必不是探讨佛法。"
"三更时分,杨承业要烧山。"柳青眉抛来一卷帛书,"这是当年凌府惨案的真相。您可知令尊保管的并非建文密档,而是燕王私通瓦剌的密约?"
凌无尘展开血书,耳边轰鸣。原来凌家灭门是为掩盖燕王谋反证据,而执行灭口的杨承业,不过是枚棋子。
柳青眉突然拔剑刺来!凌无尘本能地侧身,戒刀已架在她颈间。却见她剑尖挑落梁上黑影——个锦衣卫弩手轰然坠地。
"您看,"她苦笑,"连报仇都有人抢先。"
---
第三回 刀兵劫里开般若 业火堆中见菩提
寅时,山门告破。
凌无尘率武僧结罗汉阵守住大雄宝殿台阶。戒刀所过之处,枪断戟折,却始终未伤一人性命。忽然箭雨如蝗,他看见杨承业在弓弩手后方冷笑,那道疤在火把下格外狰狞。
"结阵!"十八武僧瞬间结成铜人阵,禅杖舞成光幕。凌无尘却撤步回身,扑向殿内——三支火箭已穿透窗纸,直射经橱!
当他挥刀斩落箭矢时,第四支火箭正中梁柱。火舌瞬间吞没《龙藏》经卷,凌无尘纵身入火海。热浪中,他忽然看清经橱后站着个人影。
"方丈师兄!"他抢出被浓烟熏昏的老和尚时,横梁轰然砸下。千钧一发之际,一道剑光劈开火幕,柳青眉拽着他们滚出大殿。
院中,杨承业正举刀欲劈韦陀像。"住手!"凌无尘暴喝。这一声运足内力,震得琉璃瓦簌簌作响。
杨承业转身,火光中四目相对。凌无尘看见那道疤突然扭曲——对方竟也踉跄后退:"是你?凌家那个漏网之鱼!"
戒刀嗡鸣,二十年仇恨如潮涌来。凌无尘踏步上前,却听身后老方丈咳嗽着念偈:"若见他人过,自非却是左..."
刀尖在距杨承业咽喉三寸处停住。凌无尘忽然想起晨课时折断的朱砂笔——原来老和尚早预见此刻。
"这一刀下去,"他听见自己声音沙哑,"不过是多具行尸走肉。"戒刀"当啷"落地,惊起飞鸟无数。
---
第四回 放下屠刀佛即成 忏尽前尘魔亦空
黎明前的混战中,谁也说不清那支弩箭从何而来。凌无尘只看见杨承业突然捂住心口,指缝间渗出黑血——箭上淬了毒。
"将军!"副将惊呼着要去扶,却被垂死的杨承业推开。这位双手沾血的将军竟挣扎着爬到韦陀像前,从怀中掏出血书抛给凌无尘:"建文旧部...要借你手杀我...他们就在..."
话未说完,一支羽箭贯穿他咽喉。凌无尘霍然回首,看见柳青眉站在藏经阁顶,那张总是含笑的脸上此刻冷若冰霜。
"为什么?"
"因为他没说错。"柳青眉的软剑映着曙光,"可惜他至死不知,当年密约早被燕王调包。你们凌家、杨家,都不过是棋盘上的卒子。"
凌无尘抱起气息奄奄的仇人。杨承业喉咙里"咯咯"作响,竟指向韦陀像。顺着那颤抖的手指,凌无尘看见神像底座露出卷轴一角——正是当年引发血案的密约!
"原来...如此..."杨承业吐出最后一口气,眼中戾气忽然消散。凌无尘惊觉这双眼睛竟与父亲临终时一模一样。
山风骤起,吹散硝烟。凌无尘在满地狼藉中拾起佛珠,发现玄铁串绳已断,一百零八颗珠子正顺着台阶滚落四方。
"阿弥陀佛。"老方丈不知何时来到身后,"珠子散了,心该收了。"
凌无尘望向天际破晓之光,二十年心结忽然释然。他弯腰对杨承业合十,却见一滴晨露正落在将军眉间,将那狰狞的疤痕洗得发亮。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