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传卷一·琥珀照禅心
诗曰: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里煮山河。
莫道灯油非佛法,元来瓦砾是弥陀。"
话说悟贪在洛阳经营"无贪仓"已届十载。这日粮仓地窖忽现异香,循迹掘去,竟见当年偷藏的佛前灯油已凝成鸽卵大的琥珀,中有八宝流转。更奇的是,那琥珀触手生温,内里现出"财法二施"四字真言。
正当此时,仓外喧哗大作。原来有饥民强抢粮米,被众人扭送官府。悟贪捧着琥珀赶到衙门,惊见那抢粮汉子额间竟有金沙印记——分明是前世在天庭共事的掌库仙官!县令已命人杖责,板子落下却化作朵朵金莲。
悟贪忽悟因果,上前道:"大人且慢!此人前世曾赠我三粒金沙。"说罢咬破手指,将血滴在琥珀上。但见金光迸射,粮仓虚空中现出当年雷音寺场景:琉璃盏下,正是这仙官偷偷多倒了灯油给他。那汉子见状嚎啕大哭,从此留在无贪仓做了执事。
---
后传卷二·胡杨度世劫
且说玉门关外黄沙漫天,悟嗔的火焰纹胡琴声已十年未歇。这日忽有波斯商队遇沙暴迷途,首领艾布·穆斯林左眼赤红如炭——正是火德星君转世!双方语言不通剑拔弩张之际,悟嗔胡琴忽奏当年嗔火城所闻《灭火偈》。
琴弦震动间奇景突现:
- 商队骆驼眼中映出前世丹炉爆裂景象
- 戍边将士刀鞘开出优昙婆罗花
- 枯死三百年的胡杨林抽新芽
那波斯首领突然以唐话高诵:"丹台火灭三千劫!"悟嗔接道:"法界性空十二因!"二人相视大笑,共植一株胡杨为记。夜深人静时,但见树干上天然形成达摩渡江图,枝头挂满当年无贪禅杖所化的菩提子。
---
后传卷三·无弦天籁音
长安城内,悟痴的《无心谣》已传唱成俗。这年盛夏大旱,女帝武则天诏令祈雨。法会上,悟痴那张焦尾琴刚奏响便暴雨倾盆。忽然"铮铮"数声,七弦俱断!
众官正要呵斥,却见:
雨滴悬空成五音十二律
断弦自结"观自在"三字
雷声竟合《楞严》经文节拍
女帝骇然下阶,龙袍沾泥亦不顾。悟痴闭目道:"陛下可闻无声之乐?"忽有微风拂过断弦,奏出比丘击竹悟道之音。当日午后,满城婴孩皆能哼唱《心经》梵呗,而乐师们发现所有乐器都比往常低了一调。
---
最终章·石壁现真宗
少林寺后山,面壁九年的悟空禅师影入石壁已三日。这日清晨,监院忽闻石中传出木屐声,急唤僧众来看。只见:
壁面浮现《血脉论》全文,字迹如走龙蛇
达摩画像的右眼处生出朵石莲
十二尊祖师影象破壁而出,分赴五岳四渎
正午时分,悟贪捧琥珀、悟嗔持胡杨枝、悟痴携断弦琴齐聚壁前。忽见石壁透明如琉璃,内中悟空禅影演示"一心三观":
左手托贪泉金蟾现慈悲相
右手持嗔火城烈焰作智慧焰
双足踏痴云峰骨琴演诸法空
当年贝叶经所化金雨在虚空重现,落地皆成"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石。至今嵩山犹有"禅影坪",据说月圆之夜能闻四师徒论道之声。
(全书圆满)
---
后记:禅河灯影照人归
写完《三界禅游记》最后一字时,案头达摩像前的电子莲花灯明明灭灭,恍惚间竟与十个月前在少林寺初萌此念时的油灯重叠。那时在初祖庵见着"万法归一"的匾额,檐角铁马被山风吹得叮咚,忽然觉得该有个故事,让禅宗的锋芒与慈悲都活起来。
这部作品最奇妙的缘起,是去年在洛阳博物馆见到的唐代琥珀棋子。那颗封存着气泡的橙黄晶体里,仿佛真能看见悟贪偷藏的灯油在发光。而写悟嗔抚琴化干戈的章节时,敦煌壁画里的飞天琵琶与新疆沙漠的胡杨林,便在脑海中自然交融成火焰纹的琴身。最不可思议的是悟痴断弦那日,我家琴房的古筝无端断了一弦——彼时正写到"无声之乐"处,惊得掷笔合十。
禅宗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这部小说便是我的"翠竹"。贪泉镇的金蟾、嗔火城的冤魂、痴云峰的琴魔,哪个不是我们心中住着的精怪?而悟空那根点地即生莲的禅杖,何尝不是人人本具的觉性。写作过程中常想起六祖慧能那句"佛法在世间",便刻意让三徒弟的证悟都落在人间烟火处:粮仓、边关、乐坊,恰对应着民生、和平、艺术这三重永恒命题。
特别要感谢少林寺延个法师的指点,当我说想写"达摩祖师与西游记结合"时,他竟笑道:"达摩面壁时,石壁里早演过十万八千回西游了。"这句话成了全书禅机最深的注脚。也感激责编容忍我屡次拖延交稿——每次卡壳就去重读《五灯会元》,那些千年前的机锋对答,总能把堵塞的思路劈开条新径。
最后这段文字写于破晓前,东方既白的时刻最适合说告别。书中那些人物或许从未离开:悟贪的粮仓该扩建到第五进院子了吧?悟嗔新谱的《胡杨十八拍》可安抚了西域商道?悟痴的断弦琴是否在某个长安雨夜又自鸣起来?而少室山上的石壁,想必还在月光下默默生长着《血脉论》的新章。
读者诸君若在某个清晨,见露珠里映出整座灵山,或听风声奏响无弦曲,不妨会心一笑——那便是我们共续的禅缘了。
岁次癸卯大雪
于金陵栖霞山麓禅茶居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