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强,网名:强哥,黑龙江伊春人,现任乌翠区人大二级调研员,酷爱读书,喜欢写作,以文会友,享受生活



朗诵 Coco可可
文/李强
人道岁月好,只是不经时。光阴转瞬去,无意白发人。
曾经的我,有过很多的梦。曾经的红领巾,变成了红小兵,以后又成了红卫兵,后来又入了团,一直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曾经想又红又专,疑问没有文化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后又被“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所感染。那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广阔的田野,绿浪无边,我热血沸腾,心情激荡,陶醉在蓝天白云下原野中那充满热情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的遐想中。
后来,后来,高中毕业了,真的下乡了,起初种人参,后又秋收起土豆割谷子黄豆,背麻袋,装车卸在入库。1977年,入冬了,又上山采交手杆小径木。汗水湿透了棉袄,也不觉得苦不觉得累。有一次割黄豆,不小心割到了自己腿上。那时候,“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轻伤不下火线”,忍着疼痛也不吱声。收工了,还有一个老知青让我驭着回家,我也没说什么。到家后,老母亲帮我把裤子脱了一看,刀口翻着,赶快带我去了医院,呵,缝了5针。歇了3天,队长公伤都不给,因为我受伤时没说,以为我是自己弄伤的。即使这样,也不觉得怎样,没有什么想法。
那是一个充满理想激情的年代。
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激励了一代人。
那时候,我就想着入伍当兵。可是,没当成,因为当上兵复员就有正式工作,想当兵的人太多了,要求也严,太难了。
1977年恢复高考,我就很不情愿的参加了高考,差3分不够大学分数段,凑巧,就漏到了师范校。
师范校毕业后当了一名人民教师。那真是全心全意的想当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精心备课,批改作业,研究教学教法,撰写教学论文,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到学生家中走访,希望能够得到学生家长的配合。那时候,我总结的当好一个人民教师的体会,就是一定要做到无私,把爱心献给学生。以后又因为工作需要任林场团总支书记,在职考上伊春广播电视大学,在学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电大毕业了,学的是经济类(工企管),1986年任职到林场副主任,负责集体结济。还真不错,一年扭亏为盈。在以后又调翠峦(区)局,经历了基层机关多个工作岗位后直到分管一摊工作。那时候年轻,正所谓“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总以为自己能做点事,于是总是做着天真幼稚的梦。分管工业的时候做打造生态酒业之乡的产业梦,以为“翠峦烧酒,香飘九洲”,分管非国有经济的时候做民营企业集团化的梦,分管招商引资的时候做了很多的项目引资梦,想建“东北亚仿真野生动物馆”,想利用营林项目造成片的色木枫叶林,让秋天的红叶成为小兴安岭的一道美丽独特的风景线,分管农业的时候想建大型的养殖基地和大型的集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蔬菜采摘园。还行,在主要领导的支持下,养殖小区和蔬菜采摘园都已形成规模,并投入运营,小有成就,也算是圆了一点小梦,聊以慰藉。
一直以来,还做着一个小兴安岭森林的文化梦。
记得还是在电大上学的时候,我们是经济类企管班,正赶上观摩中文班的毕业论文答辩,其中有一篇关于小兴安岭文化的论文答辩,围绕着小兴安岭有没有文化,概念特点等问题争辩的很激烈。我不是学文科的,所以了解的很少,但印象很深。梦想多的人就是爱瞎想事。到了90年代,停伐了,市委市政府提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正好要组织到深圳考察,在那里深刻感受到了做为引领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敢为人先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速度。尤其是参观考察了“锦绣中华”“ZGMZ文化村”“世界之窗”等景点后,更加觉得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对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于是就觉得应该做好小兴安岭森林文化大文章。坚信,文化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地方和城市的文明标志,是一个第方和城市内涵。
郭小川的《林区三唱》犹如三棱镜,将小兴安岭森林文化折射出多元光谱:既有改天换地的开拓勇气,又有敬畏自然的生态智慧;既承载着集体记忆的厚重,又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哲思。这些诗歌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打开小城大市森林文化宝库的文字密码,指引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答案。时至今日,《林区三唱》依然在巍巍大山里回声,百年小川,诗魂依旧。成为小兴安岭向世界发出的森林文化文化宣言,成为相约四海宾朋背起伊路的行囊,走近小城大市林都伊春的金卡名片和森林冰雪的请柬。
我常常想,一首《神奇的九寨》能让九寨沟名扬四海,如果让郭小川的《林区三唱》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让《请到大森林里来》的动听歌声,响彻祖国的四面八方,就一定能让小兴安岭森林文化为伊春的经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沉醉在理想的梦中,退休了,也不愿意醒来。我是学理科的,后又学经济管理,本不善于文学创作,但却总是愿意和伊春的文学大家们结朋认友。
大概是七、八年前,我在朋友圈的微信里无意中看到了一个笔名叫泥瓦诗人的文章。
他八写农民工,十七写读诗怀念伟人毛泽东,四写英雄航天人,三写原子弹之父邓稼先、七写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六写当代神农袁隆平、写龙芯之母黄伶仪、写天眼之父南仁东、写北斗卫星之父孙家栋、六写参加过辽沈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耄耋老兵盛军、写唐宋诗的风格、写遍小兴安岭的山水景观、大胆提出北国黄山铁力悬羊峰、北国九寨沟嘉荫茅兰沟、还有很多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每篇文学作品都充满着家国情怀的激情和热情,让我感动,让我敬重。他是小城大市森林文化著名诗人大家,也是我心中的当代诗人郭小川。于是,我特邀结识了从未谋面的泥瓦诗人邴玉君,并集结一群孟庆江、王荣辉等同爱写作,有着一样家国情怀的朋友,在经常的彼此交流中不仅增进了友情,而且也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并把我对他的深刻印象撰写成文,题为《文见其人》,发表在《伊春日报》上。伊春还有写报告文学的著名作家马雁凌,还有一大批象中国毛体书法协会副会长李润东,还有老书法家腾飞,还有多才多艺集书法摄影于一身的商立波,还有很多很多的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伊春还有很多画家和绘画爱好者,有以画小兴安岭红松为长的画家胡丹青,他的画能让你走进小兴安岭森山秀岭,展现出了红松伟丈夫的大气恢宏;有以画熊为长的画家曾宪富,曾老师画的熊多姿多态,灵龙活现,栩栩如生,神情可爱,每一幅画都讲述着一个故事,小兴安岭还有金祖文化第一人仲维波等等。
文学,书法,绘画,他(她)们大多都取材于小兴安岭故乡,满怀激情的颂扬描绘小兴安岭乡情乡景,尽情抒发着家国情怀。每个作品都闪烁着小兴安岭森林文化的璀璨星光。
文化的概念应该是既有狭义的又有广义的,既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小兴安岭森林文化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的,都一定是具有小兴安岭文化的独特风格魅力。文化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区域性,民族性。不仅仅是文学艺术,还有更多的丰富内涵。小兴安岭的金祖文化,抗联故事及遗迹,森林采伐号子,红松精神,林区创业史发展史等等,都应该是小兴安岭的文化内涵。
小兴安岭森林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它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是历史与现代的传承发展。在未来,应继续深入挖掘其文化价值,加强保护与传承,推动森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独特的中国智慧与力量 。
想到这么多,我的梦更长了,就想有这么个部门,立这么一个研究项目,组织这么一伙人,专门研究一下小兴安岭森林文化,使小兴安岭森林文化更加深入,更加清晰,更加系统。我有这个想法,自己却又无能为力,就把这个想法经常和文友们交流,因为他们一直辛勤耕耘在小兴安岭森林文化的田园里,他们的辛勤劳动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承载着梦的寄托,让梦想成真。
小兴安岭森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小兴安岭森林文化展览馆是向外界展示小兴安岭森林文化的一个窗口,在宣传弘扬小兴安岭森林文化上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美好的追求始于寻梦。我愉悦的生活在梦中,不懈的追求,让美好的追求遨游在梦的海洋,期盼着美梦成真!
2025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