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浮屠录
(外一篇)
作者:墨染青衣
永信者,颍水畔卖浆家子也。少时入空门,恰逢千年古刹将倾之际。彼时山门颓圮,殿角生蒿,老衲衣百衲而啜藜羹。忽有光影幻术《少林寺》现世,遂使托钵僧骤成武林盟主。
永信执掌山门时,正值"发展"二字如摩尼珠照耀华夏。此僧竟悟得"人间佛教"三昧——以韦驮杵为筹算,化金刚经作账册。建公司如筑七级浮屠,开分寺若设连锁商号。使十八铜人变演武师,令达摩面壁处成VIP禅房。香火钱与上市报表齐飞,木鱼声共收款二维码共振。
其经营之术,实得"人间欢喜"真传。政要临门则授"荣誉首座",富贾参拜便赠"开光董事"。更设"少林"商标如天罗地网,自火腿肠至手游,无不网罗。尤妙者,以MBA课程重解《坛经》,用PPT演示拈花妙旨。使千年禅宗,尽化作流量经济。
癸巳年(2013),永信携僧众赴澳州置产,美其名曰"法传南溟"。当地报纸惊见"和尚团购豪宅",始知"普度众生"竟作"圈地运动"。时有偈云:"金钟罩变房产证,铁布衫化地契文。"
忽一日,检方雷霆降魔。始知方丈室暗设密室,功德箱暗通私账。更可笑者,其"独身持戒"之躯,竟育有血脉在红尘。信众方悟:所谓"不二法门",原是"两面人生"。
墨客曰:吾观永信行事,实乃当代"佛教企业家"之标本。昔年寺院放贷称"长生库",今朝上市融资;古时高僧受赐"紫衣",现代换取政治光环。永信之罪,岂独在贪?更在使清净道场沦为名利交易所。
末法时代之怪现状:当袈裟遇见阿玛尼,当诵经声混同上市钟。永信不过将"人间佛教"推向极致——以商业模式解构信仰,用资本逻辑重塑修行。使达摩面壁变成路演,把禅机妙语化作融资话术。
犹记永信当年登美国《时代》封面,标题赫然"少林CEO"。此乃当代宗教最辛辣隐喻:当信仰成为品牌,禅师自然就是经理人。可叹者,非一永信之沉浮,乃整个时代将精神修行异化为绩效指标。
而今永信塔倒,众人唾骂。却不见山门外,无数"小永信"正将寺庙变景区,经卷变文创,超度变收费项目。此辈皆深谙:在这个信仰可量化、修行可套现的时代,谁能分得清谁是高僧,谁是骗子?
国史补•释永信列传
释永信者,皖西颍上人也,俗名刘应成,1965岁生。幼贫贱,削发嵩阳,谒方丈行正为师,赐号永信。
及门五载,行正示寂,永信擢管委主任。其时也,电影《少林寺》掀武术之狂澜,古刹得遇良机,荒山起楼,残佛着金,名流拈香,信徒顶礼,翩翩华夏第一丛林。1999岁,永信掌少林,为三十代方丈,自是抗手高僧大德。
考永信为人,狡黠多谋。渠见少林声誉日隆,遂以经营为意。市土地,并禅寺,结贵人,读MBA,凡餐饮、文创、地产、医药、演出诸业,啄金夺银,在在不废。于是沙门日疏,豪门日亲;静修渐少,双修渐频;经书生尘,情书生精。
2015岁,有永信弟子网路著文,一斥其僧侣而有女;二斥其方丈而鲸吞。有司查之几两岁,曰无,事遂寝。不意十载后,永信忽陷缧绁。讯问甫出,路人拍手以笑:谣言者,真相母也。
聂公曰:吾读水浒及三言两拍,笑裴如海之流,借佛牙以通干妹;太清太素之辈,假法事而诱妇女。故施氏云:一字曰僧,二字曰和尚,三字曰鬼乐官,四字曰色中饿鬼。然比诸永信,行淫作乐固有之,至于公帑化私,实则无有。吾亦读稗官野史,知唐宋佞佛,庙产千顷,当铺逐利,然比诸永信,聚财敛物固有之,至于污秽净地,实则罕闻。
吾于屏幕见永信之出场也,袈裟织锦,眉目生辉,法相庄严哉。遽料一日塌房,世人皆知其貌恭而心险,口是而心非。故永信之袈裟与宗氏之布履,正可比翼而双飞。
昔佛陀之将涅槃,诲众曰:乱我教者,非魔王波旬,实吾之徒众也。值当末法,必有披袈裟而违法者,口诵经文,心藏贪欲,伪建寺庙而募钱财,实饱私囊以足贪欲。名为吾徒,实属吾贼。观之永信,其无后乎?
吾尝言,东大无信仰,惟性痒及心痒。以永信观之,则众生信仰之代言者, 适以信仰而逞性痒及心痒。信仰之痛哉?人性之痛哉,规制之痛哉?抑或橘生淮南之痛哉?
张龙才,笔名淡墨留痕、墨染青衣,安徽芜湖人,爱好文学,书法,喜欢过简单的生活,因为 简简单单才是真,平平淡淡才是福。人之所以痛苦,就在于追求了过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懂得知足的人,即使粗茶淡饭,也能够尝出人生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