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藏经佛偈
嵩山少室,夜雨潇潇。
明心与施清绫立在藏经阁飞檐下,雨水顺着瓦当滴成珠帘。三更已过,阁内灯火尽灭,唯有檐角铜铃在风中叮当作响。
"你确定是这里?"施清绫压低声音。她红衣外罩了件黑色斗篷,衬得脸色愈发苍白。
明心摊开掌心,铜钱在雨中泛着微光。钱纹此刻清晰显现出藏经阁三层东北角的方位。"铜钱指引不会错。"他犹豫片刻,"但藏经阁乃少林禁地,擅入者..."
"啰嗦。"施清绫从怀中摸出根金丝,"《布施谱》第八十一式'金蝉脱壳',专开各种锁。"她手腕一抖,金丝如活物般钻入窗棂缝隙。
"咔嗒"一声轻响,窗户应声而开。明心刚要阻拦,施清绫已猫腰钻了进去。他只得轻叹,跟着翻入。
阁内漆黑如墨,弥漫着陈年墨香与樟脑气息。明心双眼金芒微闪——这是他天生的"慧眼",能在暗中视物。书架如林,层层叠叠直至屋顶,浩如烟海。
"分头找?"施清绫刚要迈步,明心一把拉住她:
"且慢。"他指向地面,"有机关。"
青砖地上隐约可见极细的金线纵横交错,在明心眼中泛着危险的红光。施清绫眯眼细看,不由咋舌:"乖乖,这要踩上去..."
明心从袖中取出三枚铜钱,轻轻抛向前方。铜钱落地,金线忽亮忽灭,竟让出一条曲折小径。
"跟着我的步子走。"
二人屏息前行,穿过重重书架。铜钱指引的方向直指最里间一个不起眼的黑漆小门,门上无锁,却绘着幅古怪图画——一柄戒刀斩断流水。
"就是这里。"明心刚要推门,施清绫突然按住他的手:
"等等。"她指向图画下方几乎不可见的一行小字,"'欲入此门,先舍最珍'。"
明心沉吟:"莫非是..."话音未落,施清绫已摘下腰间锦囊——里面装着她全部家当的金票——毫不犹豫地放在门前。
门纹丝不动。
"不是钱财。"明心若有所思。他忽然取下腕上佛珠——师父临别所赠的百年沉香念珠——轻轻放在地上。
门依然紧闭。
施清绫皱眉:"难道要..."她突然扯开衣领,露出锁骨处那道狰狞疤痕,"这个?"
就在疤痕暴露在空气中的刹那,小门"吱呀"一声开了道缝。明心心头一震——原来这疤痕才是施清绫"最珍"之物,是她十年未愈的心结。
门内是间不足丈方的密室。四壁绘满壁画,中央石台上供着个紫檀木匣。明心刚要上前,施清绫突然惊呼:
"你看墙上!"
壁画色彩斑驳,却清晰可辨:第一幅绘着个年轻僧人正在铸刀,刀胚赤红如血;第二幅是那僧人持刀狂笑,脚下尸横遍野;第三幅则是另一个武僧模样的男子从背后刺穿铸刀僧胸膛...
"这是..."明心呼吸急促。画中铸刀僧的面容,竟与自己有七分相似!
施清绫指向第四幅画:武僧抱着个重伤的少女,少女手中捧着两截断刀。"聂十三...我..."她声音发抖,"原来我们..."
明心快步走向最后那幅画:断刀被投入熔炉,少女跪在佛前,一位老僧将枚铜钱放在她掌心。画旁题着四句偈语:
"贪嗔痴慢疑,
五毒障菩提。
舍尽方为得,
无施即大施。"
就在二人细看偈语时,铜钱突然从明心手中飞起,"叮"地贴在壁画空白处。霎时间,整面墙亮起金光,显现出密密麻麻的梵文!
"这是..."
"《大藏经》伏魔篇!"明心骇然,"传说中记载降魔之法的秘本!"
施清绫刚要伸手触碰文字,整间密室突然剧烈震动。壁画中的人物竟活了过来,铸刀僧从墙上一步迈出,手中长刀直劈而下!
明心拉着施清绫急退,那刀锋擦着鼻尖划过,在地上斩出尺深沟壑。"是机关幻术!"他戒刀出鞘,"小心,虚实难辨!"
铸刀僧——或者说幻影——面容扭曲,眼中泛着与贪狼刀如出一辙的血光。他刀法大开大合,每一击都带着风雷之势。明心以"舍得刀"相迎,两刀相撞竟迸出真实火花!
"这不是幻象!"明心虎口震裂,连退三步,"是少林'伏魔金刚阵'!"
施清绫突然从怀中掏出《布施谱》残页——聂十三消失后,全书只剩这一页。她咬破手指在纸上疾书,随即扬手抛出:"无相布施!"
残页在空中燃烧,化作金色灰烬飘落。铸刀僧动作一滞,刀势顿缓。明心趁机欺身而上,戒刀点向其眉心:"破!"
"铛"的一声脆响,铸刀僧身影如镜面破碎。密室再度变幻,四壁浮现出无数面铜镜,每个镜中都有个明心或施清绫,却神态各异:或怒或喜,或悲或惧。
"贪嗔痴三毒阵。"明心额头见汗,"要破此阵,需同时放下三毒。"
施清绫苦笑:"说得轻巧..."话音未落,所有镜中的"她"突然齐声尖叫:"是你害死父亲的!"
明心镜中的影像则厉声质问:"你为何要铸那把刀?"
声浪如潮,震得二人耳膜生疼。施清绫捂住耳朵蹲下,锁骨疤痕渗出鲜血。明心勉强保持镇定,但眼中金芒已开始紊乱。
危急关头,石台上的紫檀木匣突然自动开启。一道清光射出,在空中形成幅立体画卷——正是百年前那场惨剧的全貌:
年轻僧人一念为降魔而铸刀,却在最后关头起了"完美"之执,导致刀魂反噬;护法武僧了尘为救商贾之女,不得不弑师毁刀;少女为化解因果发愿转世...
画卷最末,现出两柄刀的形制:一柄刻"舍离",一柄刻"贪狼"。
"原来如此!"明心恍然大悟,"贪狼刀本有阴阳双刀,阳刀'舍离'已被毁,我们面对的只是阴刀!"
施清绫突然指向画卷边缘:"看那里!"
细微处绘着个小沙弥,正将一枚铜钱递给商贾之女。明心浑身一震——那小沙弥分明是师父年轻时的模样!
"因果轮回..."他喃喃道。所有线索终于串联起来:师父当年参与封印,铜钱是钥匙,《布施谱》是平衡...
突然,所有铜镜同时炸裂。碎片如雨,其中一片划过施清绫脖颈,鲜血顿时涌出。奇怪的是,血珠未落地,反而悬浮空中,与她心口金线相连,形成奇异符文。
"这是...布施菩提心!"明心惊道,"你前世修成的功德!"
施清绫还未来得及回应,密室门被猛地撞开。三个白眉老僧立在门口,正是少林守阁长老。为首者怒喝:"何方狂徒,擅闯禁地!"
明心刚要解释,中间的老僧突然瞪大眼睛:"你...你是一念师兄的..."
最年轻的那位长老则盯着施清绫脖颈下的金线:"布施菩提?难道传说是真?"
就在双方僵持之际,阁外突然传来急促钟声。老僧们脸色大变:"不好!后山封印松动了!"
明心与施清绫对视一眼,同时想到——聂十三!
趁长老们分神,施清绫突然抓起石台木匣中的贝叶经卷塞入怀中,拉着明心冲向窗口。年轻长老反应极快,一掌拍来:"留下!"
掌风及背的刹那,施清绫脖颈金线暴涨,形成光罩挡下一击。二人借力跃出窗外,落入雨中。
"追!"长老们的怒喝被雷声淹没。明心拉着施清绫钻入密林,铜钱在前引路,竟指向后山禁地方向。
"聂十三在那里。"施清绫按住心口,"我感觉到了。"
暴雨如注。二人奔至半山腰一处山洞前,铜钱突然烫如烙铁。洞内传出低沉的"咚咚"声,似心跳又似锤击。
明心展开贝叶经卷,就着闪电细看。梵文间夹杂着汉译小字:
"...双刀本一体,阳尽阴始生...欲彻底封禁,需以至亲血脉重铸阳刀...或寻得'无相布施'之人,以菩提心为引..."
最后一行字被雨水晕开,唯见"七日"二字。
"什么意思?"施清绫声音发抖。
明心面色凝重:"要么找到重铸'舍离刀'的方法,要么..."他看向施清绫心口的金线,"你在七日内完成'无相布施'..."
"就是死呗。"施清绫突然笑了,"早知道。"她指向山洞,"但首先,我们得救出那个傻子。"
洞内,心跳声越来越响。隐约可见一个模糊人影被铁链锁在石壁上,胸口插着半截漆黑刀身...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