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功臣邓铁梅》
作者:班京‖诵读:聪聪
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壮阔史诗中,总有一些名字如星辰般闪耀,照亮民族救亡图存的暗夜。邓铁梅,这位从辽东大地走出的抗日英雄,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用生命诠释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硝烟撕裂东北的宁静,国土沦陷,百姓流离。时任凤城警察大队长的邓铁梅怒视着侵略者的铁蹄,毅然举起抗日义旗。他振臂一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吾人宁为亡国鬼,不当亡国奴!"短短数日,数千爱国志士云集麾下,"东北民众自卫军"在烽火中诞生,成为辽东抗日的中流砥柱。
在装备匮乏、环境险恶的困境中,邓铁梅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率领部队以游击战突袭日军据点,智取凤城、激战大孤山,在白山黑水间掀起抗日怒涛。面对敌人的疯狂"围剿",他始终坚守信念:"只要我邓铁梅一息尚存,抗日的旗帜就绝不会倒下!"他不仅是战场上的猛将,更是百姓心中的靠山——部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军民鱼水情深,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
1934年,因叛徒出卖,邓铁梅不幸被俘。狱中,日军许以高官厚禄,施以严刑拷打,却始终无法磨灭他的铮铮铁骨。他痛斥侵略者的暴行,高唱抗日歌曲,用带血的笔迹写下"五尺身躯何足惜,四省失地几时收"的绝笔,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以不屈的姿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尊严。
如今,辽东的山岗上,春风拂过苍翠的松柏,仿佛仍在诉说着那段浴血奋战的岁月。邓铁梅用42岁的生命,在历史的丰碑上刻下了"忠诚"与"担当"。他的精神,早已融入民族的血脉——那是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的勇气,是为家国存亡挺身而出的担当,是无论身处绝境都绝不屈服的傲骨。
英雄从未远去,他们的故事在代代相传中成为照亮前路的火炬。当我们回望历史,邓铁梅与无数抗日英烈共同铸就的精神长城,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前行的力量源泉。铭记他们,便是守护民族的魂;传承他们的精神,方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
(班京纪念抗日胜利系列文章之九)
【作者简介】班京,男,汉族,1964年生,辽宁鞍山人,祖籍营口大石桥建一镇,沈阳铁路局退休。鞍山散文学会会员、理事。鞍山谱牒文化研究会会员、研究员。其热爱文学,主张文字应有灵。文章应有魂,文创应有意,文风应有德。代表作有【博爱与春晖】个人传记【妈妈,李素英】个人散文集及诗歌集,擅长现代诗、散文诗、抒情诗,作品多以弘扬正能量,抨击邪恶,宣传红色历史为主,文章特点是不拘一格,真诚接地气,具有极强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文章常见于全国各大文学平台、报纸及报刊,其中【信仰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团结奋斗】、【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等多篇文章被有的省、市委党校及大学作为辅助教材,被誉为红色高产诗人和作家以及全国红色文学领军人物。
【主播简介】王聪聪,单位普通员工,爱好朗诵、摄影。用声音传递温暖,用镜头记录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