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指尖上的加班单
精华热点
暮色漫过打卡机的刻度时
微信图标还亮着
像悬在私人时间里的探照灯
领导的消息穿透晚餐的蒸汽
方案要改 数据要核
休息的褶皱里 突然裂开工作的缝
他们说 没填申请单的夜晚不算加班
审批流程是道无形的墙
隔开了屏幕里跳动的工作指令
和劳动法里沉睡的八小时
可那些在周末弹出的对话框
分明长着加班的模样——
不是简单的问候 是要啃的硬骨头
不是随手的回复 是得熬夜赶的工
李女士的微信记录堆成证据的山
每个标点都在计算时长
从2021年的夏夜到2023年的冬晨
指尖划过的屏幕 比考勤机更诚实
法院的判决像声清脆的钟
敲碎了"没在办公室就不算干活"的谎
工作场所早该虚化了
难道WiFi连着的地方 不算战场?
9万元的判决 不是数字在跳舞
是给千万个"在线待命"的灵魂
递了把标尺——
休息时跳动的工作群
算加班
深夜里修改的方案
算加班
法定假日里响的视频会议
当然 也算加班
别信"没申请就不算"的鬼话
法律早撕开了隐形加班的面纱
从否定996的红章 到整治超时的行动
那些写进报告里的"隐形"二字
正在长成保护劳动者的铠甲
请把聊天记录存成星星
把工作时长记成月亮
当更多人敢对深夜的工作消息说"明天见"
当企业收起"随时待命"的绑架
职场的空气里
才会飘着真正的 休息的香
让每个下班后的微信
都只聊生活 不聊工作
让每个周末的屏幕
都映着笑容 不是表格
这才是劳动者该有的星空——
在线时 劳动有价值
离线后 休息有重量
责任编辑(王帅)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