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舆家将那些朝着结穴山(适合安葬或建宅的山)延伸过来的龙脉,称为“来龙”。
赵与时在《宾退录》中记载:“朱熹曾和客人谈论民间的风水说法,于是说:‘冀州的风水很好,云中的那些山就是它的来龙啊。’”缪希雍在《葬经翼·察形篇》中也提到:“山脉的走势就是来龙……从走势来说,希望它能朝着穴位而来;从形态来说,希望它能在穴位处停下。”
解义
在传统风水理论中,“来龙”是判断穴位吉凶的重要因素,核心在于龙脉“向穴而来”的态势。它被视为生气(龙脉蕴含的能量)汇聚到穴位的“通道”,来龙的走向、气势直接关系到穴位能否承接纯正、旺盛的生气。
缪希雍所说的“势欲其来,形欲其止”,点出了来龙的关键:既要有向穴位延伸的动态趋势(保证生气能抵达),又要在穴位处有止息的形态(保证生气能留存)。来龙的好坏(如气势强弱、走势是否顺畅等),是堪舆家衡量穴位是否藏风聚气的重要依据,体现了风水对山脉走向与能量流动关系的解读。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地理学家、诗人。职业风水师、周易预测者。为皇室风水和玄空风水的嫡系传承人,风水实践以三合、三元、玄空、九星等理论体系为主,尤擅实地应用,主张以三合为体、玄空为用,为实力派风水师,精通山地与平洋两大风水地脉。将周易八卦的象数理法植入风水实践,拓展了风水实地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基于长期实践经验总结,著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心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目前为加密内部资料,尚未公开。其公开著作见诸网络的是《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曾在《中国地理》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及地理古籍解析,后因故全部下架。现其部分文稿正陆续在网络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