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兄弟
作者 周艳珍
主播 歌者常乐
2020年7月10日晚上九点,我在云南红河弥勒茂升温泉酒店“好运来”大池里泡澡,和同行文友殷里康律师初次见面正聊得尽兴:“殷老师,你去年签名赠送的《足迹》,我带回南宁认真拜读了,特别喜欢第一辑‘游记’。你笔下的有些景点我去过,比如《南沙风情》《文笔塔》《大围山》《三角海》《北海之夜》等,有些景点虽然没有去过,比如《游三峡》《下南海》《狮子山》《金子河涛声》《走进绿色海洋——版纳》等,读了你写的文章仿佛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弥补了一点小小的遗憾。《旅欧掠影》《巴黎之夜》《港澳印象》,以亲临者的视角拓展了阅读者视野,我由衷的感叹,你游玩过的地方,真多好美!真实的记录了行万里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笔耕不辍不枉此生,令人敬佩!”“谢谢周老师鼓励!我只是想把旅游的见闻用文字记录下来,等七老八十走不动了,就在家里看看照片,读读游记里留下的快乐片段。”“嗯!行走之‘荷尔蒙’,夕阳里再迎春。读古今之历史,阅河山大美壮。”
不经意间同池泡温泉的游客老兵兄弟王少云,旁听接上了“话茬”:“大姐,我曾在云南红河个旧大屯125陆军团当过兵……”出于礼貌尊重他人,我便和他攀谈起来:“我认识你们团的贵州兵彭正文。”“我们是老乡,是战友,是要好的朋友。”“哦!还有这么奇遇的事。”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彭正文,你好点没有?你的老战友和你通话。”手机里传来微弱的声音,听得出这是久卧病床明显的气力不足啊!这一夜,我躺在酒店标间里辗转反侧,竟然失眠了。
记得四十余年前,我在云南红河个旧大屯云锡建安土建一大队工作,担任工会干事,兼广播员和图书管理员。因为扩音设备老化毛病多经常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时常请所属工程队懂无线电修理的电工师傅来排除故障进行维修,当时交通不太方便,来回折腾挺麻烦。
欣逢土建大队部驻地附近的蒙自军分区教导队,开班培训无线电修理技工技师,领导决定送我去参加培训,以后播音设备再出现小毛小病,让我自己动手学着处理。就这样我每天早出晚归有幸走进军营,和几个年轻的战士,还有云锡古山选厂机动科的电气工程师、工会放影员成了短训班的学员。十来个学员的小班挤在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教室里上课,中间挂着一块小黑板,我眼睛近视被特优安排坐在第一排,部队教员说方便工人师傅抄录笔记。我虽然从小就对“电气设备”有恐惧感,但是为了不辜负单位领导的“栽培”,也只好每天似懂非懂地硬着头皮听课,依样画葫芦把线路图“描”在笔记本上,一笔不苟不敢懈怠。
缺少兴趣,因此感觉学习有点儿枯燥无味,不过每天最快乐的事,就是中午可以在部队里“蹭饭”。我是班里唯一的女学员,“军中之花”人缘不错,热情腿快的小兵们,总是争先恐后地把一份热气腾腾菜品丰盛的盒饭放在我的课桌上。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碗里有肉有菜,赏心悦目食欲倍增,我们边吃边聊天,气氛友好融洽,因为年轻人之间没有代沟,怀揣着一颗火热的心。
就这样我在军营里认识了身材瘦高五官端正,憨厚朴实不苟言笑的贵州兵彭正文,学习之余他还应邀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广播室、图书室、宿舍“观摩”。记得每次来“串门”,他最喜欢去图书室逛逛,浏览浏览书架上摆放着的书籍,精心挑几本带回去阅读,看完了又来换新书。赶上饭点,我们就在职工食堂打饭吃,有肉没肉不重要,只要有几样小菜,一样吃得津津有味。
我显然不是当无线电修理修理技师的“料”,培训完毕笔记本束之高阁,更不要说动手尝试检查广播设备维修了,不久便调到云锡建安小学工作当了语文老师,几十年如一日钟情“语言文字”,教学生识文断字,文从字顺,工作之余只爱阅读和习作。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荣立三等功并提干的彭正文技师,身着四个“兜”的干部服绿色军装,经历战火硝烟的淬炼显得愈发英俊成熟了。我们在学校平房单身教师宿舍里欣喜相逢。
“周老师,在老山前线参战,我差一点儿就回不来了,一颗炮弹飞来震耳欲聋硝烟弥漫,我身边的技工倒下去牺牲了……我也受了轻伤,还立了三等功,很快就要转业回贵州老家了……走之前就想来看看你!”他神情凝重地说。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我用煤油炉煮了两碗鸡蛋酸菜葱花面放在桌子上,我们相对无言,面对“最后的晚餐”细嚼慢咽,一切尽在不言中。依依不舍握手告别,四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从青葱纯真的岁月,步入花甲夕阳的时光,再次相见竟然是善解人意的“老兵牵线”,相隔千里拿着手机“通话”了。
2020年8月9日,我在南宁女儿家里接到一个陌生的贵州电话,我再次听到熟悉纯正的贵州普通话,听着听着眼睛湿润了。
“周老师,我刚出医院就在家里给你打电话了,号码是我的战友王少云告诉我的,你还好吗?”
“正文,你好!又听到你的声音了!这个地球村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四十年了,我们还能有缘千里来通话。”
“我转业后在老家的交通局做办公室主任,一场车祸死里逃生改变了我的命运,做了开颅手术后三十多岁就提前退休了。虽然一直是病魔缠身,但是医生说我很坚强,简直是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听战友说,你退休了还到弥勒温泉参加笔会,谈笑风生精神状态很好,只是右腿膝关节走路弯曲有点慢!”
“谢谢正文关心!我也是2003就提前退休了,退而不休一直在做家庭教师,辅导学生阅读写作,这几年在南宁陪伴小外孙。”
“好啊!我们都当外公外婆了。王少云问我,如果你和周老师再次相见,会不会激情相拥相抱?她可是脱口就能说出你的名字哟!我说,也许会,也许不会。当时我太年轻了,虽然提了干还是自卑,老家贵州蛮荒之地贫穷落后,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
“呵呵,真是个多情的老兵!他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告诉他,我们是纯真年代里纯洁的友情,万水千山隔不断,心有灵犀一点通!”
“周老师,我现在用的是老人手机,不是智能手机,其实我真的想和你打个视频电话,再看你一眼。欢迎你有空来贵阳旅游观光!电话联系,我来接你。”
“好的,谢谢你!坚强乐观是军人本色!只有在腥风血雨的战场上经历了生死考验的老兵,才会有看淡生死的淡定情怀。想想鲜活的生命瞬间就在眼前消失,牺牲的战友是你的榜样,你要坚强的活着,好好看看美丽的家乡,好好看看日新月异奔小康的大美中国!”
眼泪再次地夺眶而出,我立即摁下了长达三十分钟的通话。
那天晚上,我又失眠了:一个囊中羞涩的老兵,一个疾病缠身的老兵,一个柔情似水的老兵,一个坚强乐观的老兵……见与不见都在想念,与其相见不如怀念。再见了,战友!战友,再见吧!让我们就这样,永远保持“沉默的情怀”,其实也挺好的……
敬礼,老兵!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你血染的风采!
老兵,敬礼!每年到“八一”建军节,我都会记着真诚地打个电话深情地问候一句:“老兵兄弟,你还好吗?”
~~~~~~~~~~~~~~~~
作者 周艳珍
主播 歌者常乐
*~*~*~*~*~*~*~*~*~
栏目编辑部
顾问 毛诗奇 邓耀泽
李敦伟 杨振昆
编委 毛诗奇 李敦伟
曹立萍 真 真
主编 曹立萍
副主编 真 真
常驻作者
毛诗奇 欧之德 杨振昆 邵春生
周艳珍 真 真 杨艳秋 孙大虹
李文选 张家贵 苏建华 陈怀志
高春林 王礼贵 李敦伟 杨杭澄
曾玉龙 高国斌 姚顺忠 沈道明
龚太美 胡连勇 耿 良 陈吉生
段 锡 段飞虎 徐宽叙 陈 杰
周 密 陆廷荣 邵莉萍 刘 玲
蓝 鹰 邓耀泽 岳霞丽 曹立萍
李松祥 汤 林 李琼惠 毛秋实
焦玉琼 阿佤一枝花
常驻主播
邓耀泽 文 鹤 燕 子 赵 文
左莉明 一 萍 汪玉丹 刘 敏
秦 芳 杨艺琳 萧 沣 月满西楼
吉 晶 歌者常乐 万花 祥云
本栏目是一个公益文学园地,欢迎文学爱好者投稿,投稿文章以诗词、散文、杂文、科普、故事、微小说、文艺评论等原创作品为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方向,不得涉及政治、宗教。拒绝低俗不雅文字,作者应对文章内容负责。本栏目为作者和主播提供公益休闲娱乐文艺平台,作者、主播、编辑均无稿费报酬。
若2个月后仍未发布的稿件作者可另行处理。
翰墨无食能养性 诗书非药可医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