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论进士履历
《明万历庚戌科序齿录》

张论,河南河南府永宁县,民籍,选贡生,字建白,号葆一。治易,行一。己卯四月初四日生。庚子乡试三十二名。会试九十五名。廷试三甲一百五十九名。兵部观政。癸丑授行人司行人。戊午考选陕西道御史。
曾祖朴
祖稔
父士益
母朱氏
弟讲,庠生;讚,己酉举人;誥,生员;詔,生员。
娶段氏。
批注:
祖父孙俱是进士。
子鼎延,廪生;历延,增生;世延。
批注:
河南庚子乡试三十二名。会试九十五名。廷试三甲一百五十九名。御史。子鼎延,壬戌进士。孙璿,进士科。祖父孙三世进士。
御史论与冯杜洲御史同年。其子鼎延与冯杜洲会试同年。
附录:
张论历史文献
1.《百度》
张论(1571~1634),字建白,号葆一,永宁(今河南省洛宁县)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官至四川巡抚。
万历二十八年(1600)举人。
万历三十八年(1610)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九名进士。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服阕,初授行人司行人。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授陕西道监察御史。
天启元年(1621)八月,奉旨巡按四川,奢崇明之乱,同抚军守成都。
天启四年(1624年)擢大理寺左丞。
天启六年(1626年),擢通政司右通政。
崇祯二年(1628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剿灭奢崇明、安邦彦。以叙平叛功,荫袭锦衣卫指挥使世袭,著有《前后言兵事疏》二百七十余篇,《暑凉谷集》。《四川通志》《永宁县志》皆有传。
参考资料:
四川通志(四库全书本)卷06
2.《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张论【生卒】:?—1640
【介绍】:明河南永宁人,字建白。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擢御史,巡按四川。天启初参预镇压奢崇明叛乱,收复重庆。崇祯二年,累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从朱燮元平奢崇明、安邦彦。崇祯五年解任。后李自成部攻永宁,论抗拒被杀。
3.《维基》
张论(1571年-1634年),字建白,号葆一,河南河南府永宁县人。庚子河南乡试三十二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九十五名,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九名进士。兵部观政,四十一年授行人司行人,四十六年考选陕西道御史。泰昌元年,巡视西城。天启元年七月巡按四川,进飞石、架木二法以备城守。以平奢安之乱功,候升京堂。天启四年升大理寺左寺丞,六年闰六月,升右通政。寻以朱太淑人艰归。
崇祯二年四月,起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
崇祯七年卒,享年六十四。
4.清 顺治十年《永宁县志》卷七人物志 勋业
清 顺治十年《河南通志》卷十六 人物志
"张论,号葆一,永宁人。敦大严重,望之若神明。两番蜀功与奢酋相终始,标铜柱金吾。崇祯五年自蜀归里,复值流寇突薄永宁,捐金捍御,力保孤城,竟劳瘁以殉。盖始终死王事者也。蜀祀名宦,府县俱祀乡贤。而邑人又思慕功德,请建特庙,以时俎豆,仕至四川督抚,入乡贤。"
国朝 孟津 王铎《都御史张公传》
武林 詹钟玉《张中丞传》
5.《四川通志》
清乾隆元年(1736年)《四川通志》卷6名宦
"张论,光州人(此处记载错误,应为永宁人)。由进士,天启间巡按四川,蔺酋之变,同抚军守成都。崇祯三年,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剿奢崇明、安邦彦,大破凶醜,蜀人赖之。"
6. 《河南通志》
清康熙九年《河南通志》卷27 人物志:
"张论,字建白,永宁人,万历庚戌进士,擢御史,巡按四川,土寇奢崇明等叛,据重庆府。论授将士略,复重庆,拓故疆二千里,熹宗行献俘礼。庄烈宗立增秩二。既而奢孽复结水西蛮十万入寇,西南大震。晋论都御史往抚,抵夔州,擒斩奢崇明、奢寅、安邦彦诸渠魁,归里卒。"
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卷四 人物志
张论,字葆一。万历庚戌进士。历官四川巡抚事迹详见艺文。祀乡贤。
民国六年《洛宁县志》
卷六 艺文志
都御史张公祠记
刘鸿业
夫经文纬武,是曰真儒;急病让夷,斯云达节,空疏误世。终惭六艺之称;拳勇无成,究属一人之敌。是以树无前之烈,必藉智名勇功,辟非常之原,允资英谋雄断。所为勋在社稷,德被乡邦,作一代之宗臣,崇千秋之祀典,则我中丞张公其人也。维公丰伟魁梧,敦大严重,金门锺其秀气,元沪表其清标。经术醇深,先辈交相引重;文章尔雅,后贤多所裁成。始自大行,擢登柱史,皂囊白简,人谓凤鸣朝阳;绣衣豸冠,屡见虎争殿上。天启中,衅起蚕丛,氛迷鱼腹。盗窃名字,几同李特之披猖;割据方州,有甚雍闿之彪逆。钲鼓沸锦江之水,旌旗蔽玉垒之云。公以巡方之役,兼视师之奇尔,乃请九重之帑藏,总七萃之貔貅、犒士祃旗,陈师鞫旅,按剑而疮痍尽起,援枹而勇怯齐应,大破群丑,遂复全疆。
迨公奏凯还朝,闻丧归里,贼乃乘我备之单疏,纠水西之遗孽,进窥蜀永,扰动西南。天子于是授公节钺之权,畀以封疆之任。公谓:以逆犯顺,是贼夭亡之期;用寡击众,乃我成功之日,蜂气朝乘,俨临淮之壁垒;锐师齐进,识顺昌之旗帜。风驰霆击,鱼烂土崩,枭彼二渠之首(谓奢崇明、安邦彦川黔土司倡乱者),覆其十万之众。孔明泸水之师,竟收功于五月;安石淮淝之战,果告捷于八千。海内始知我永之有人,朝廷益嘉公功为第一。
比公甫解疆场之任,将寻泉石之盟属,寇轶中原,祸延永邑。井堙木刊,痛孤城之垂陷;烽举燧燔,悲外援之断绝,公尽散家产,召募死士,枕戈待旦,速沮凶锋,擐甲乘陴,屡歼丑类。墨守弥坚,等盱眙之将吏;黄巾自溃,识皇甫之威名,邑以解严,人有攸底,公积劳瘁,遂捐馆舍,可谓以身勤民,至死不变者矣。昔韦南平久镇西川,张益州再靖蜀畔,皆能垂名竹帛,著绩旗常,然止耆定于边陲,未必敉宁于邑里。公文武兼资,智勇辐辏,中外倚重,勋伐烂焉,故能以造蜀者造永,且以保国者保乡,矫矫乎其卓冠一代,而彪炳千秋,岂虚也哉。
公讳论,字建白,号葆一,万历庚戌进士,仕至四川督抚,邑之德里村人。蜀人既祠公名宦,郡邑亦崇祀乡贤,邑人荷公再造,谋建专祀,用深崇报之思,弗替丞尝之典。佥走请于理台卢公象升,抚台常公道立,按台刘公令誉,下余小子董其事,不疾不徐,因民之愿,庙貌有赫,祀事孔明,爰勒碑铭,传诸永久。英魂如在,时游桑梓之邦;灵爽长存,即表枌榆之社。
铭曰:锋灌少文,隋陆无武,军国异容,夷险安睹。烈烈张公,折冲樽俎,起家经术,建牙开府,始繇星使,晋持绣斧。时维逆梁,称兵肆侮,进逼锦城,至于江浒。公也视师,左桴右鼓,歼渠获丑,复我疆宇。公当在蜀,羌髳率从,殆公还朝,名高景钟。洎乎读礼,盗孽恣凶,纠合水西,进窥我墉,峰屯蚁聚,四面环攻,公秉节钺,再奏肤功。有罴有虎,如雷如风,八千克敌,与淝水同,孙卢授首,方虎书墉。
比解戎机,拂衣归里,西土既宁,中州寇起,岌岌孤城,一时风靡。公倾厥家,散金募士,九攻虽迫,一剑自矢,馘斩屡闻?贼迹旋徙。我井我阊,绥我妇子,尽瘁维公,遂乘箕尾。公身虽殁,公邑获全,维此邑人,涕泗载言。公功在民,公神在天,请建专祠,祝史告虔。堂皇翼翼,寝成孔安,廊庑攸饬,庖福备焉。洁我粢盛,烝我牲拴。以阴以阳,水㵝山颜。风马云并,往来其间,明德馨香,垂千万年。
民国六年《洛宁县志》
卷六 艺文志
张中丞传
詹钟玉
公讳论,字建白。永宁人。万历庚戌进士,授行人,寻擢陕西道御史。刚直不阿,论列不避权贵,熹庙改元,逆珰魏忠贤威福自恣,公抗疏陈时政,有“大吏尾不掉,倚内竖”语,举朝尽为公危。秋八月命巡按四川,时土酋奢崇明素蓄逆谋,至是据重庆以叛,堕名城四十有七,乘势围成都,盗窃名号,僭称大梁,全蜀震动。公闻变飞驰,与抚臣朱公燮元谋调兵请帑,陈师鞠旅,刻期进讨。时贼锋锐甚,我兵恇怯,久祃于锦江,鼓声不振。公大愤怒,按剑誓师,亲援桴鼓之,大破贼于泸叙间,克重庆,擒樊龙等三十余人,崇明败走水西,尽复故地,复拓疆土二千余里。捷闻晋公大理左丞,复量移通政右,以忤魏珰意,蜀功七年不叙。未几,丁母忧归。
崇祯嗣位,录公功,增秩二,荫金吾世职一,赉白金文绮有差。既而奢酉复结连水西,窥蜀逼永宁州,西南复大震。上用廷臣议,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起公田间,命往抚蜀。公闻命即日就道,抵夔州,简精锐,得八千人,檄总兵官侯良柱将之,责其海子峒失律状,亟令图功自赎。密授方略于监军道刘可训,激励将士,悬重赏以购贼首,薄贼于五峰山桃红坝。贼大溃,斩首万级擒斩奢崇明、安邦彦,时崇祯二年八月十四日也。
公上疏报捷,归功于总督与将士用命,而已不言劳。天子览奏,诏发三万金犒师而褒功甚笃。公感上知遇,益治师搜剿贼党,擒崇明妻子献俘,全蜀大定,皆公力也。居无何,以军中失印上书待罪。朝廷从公请,听归。比抵里,流氛薄邑,攻陷数城,围永宁,公破产募士,誓众登陴,昼夜不解甲者七阅月,杀伤贼数百人,永围始解。贼退后,公竟以劳瘁成疾,一夕呕血卒。所著有《暑凉谷集》若干卷,前后言兵事疏二百七十余篇。
民国六年《洛宁县志》
卷六 艺文志
先中丞葆一府君蜀事小传
张鼎延
府君讳论,字建白,号葆一,庚戌进士。抚蜀时,越今二十年去,按蜀又越十年。其复重庆,破水西,功名赫奕,勒在故府,经济展措,蜀乡人咸能道之。鼎延抚事凄怆,详稽故实,先人冒险勋劳,有善弗称,是不以先人昭也。遂约略其事,附家乘焉。
奢崇明者世为土官,恃其众、倚险崮,骁黠难下,跳踉于朐腮,其党皆摘须束发于顶,覆以布,出入佩刀挟砮、掠取人财物。有司驾驭失宜,遂挟奢寅称变,蒙厭狺俣,噎暄张甚,杀抚军道将,据重庆,围省会三阅月不解。朝廷忧之,乃命先大夫以巡方御史,监督各督抚征进。时承平久,兵不习战,人踏且玩,先大夫檄调土汉马步约六十万,请内帑饷军蓐食,彝其灶,陈兵新都。
贼胆慑,乃窕进突泸、溆之间,用计破之,挫其蜂气,贼撤成都围,宵遁。先大夫曰:贼巢险远屹誶,水势渤潏,扬去后必为患。乃乘胜率鬷迈逐北,覆其穴,擒黠首樊龙、张彤、石永、高黑、蓬头等三十余人弃市,获牛马器械累巨万,无有奸旗鼓者,开疆二千里,奢氏窜水西得免。严斥候按兵,三扈表禽,蜀境悉平。捷闻时,魏珰专擅丰蔀,虎顿无赂鼎,其忌功叵测,先大夫核叙川功,三案又不列,珰名坐是心惎之,川功遂七年不叙。先大夫未出都时,即具疏劾客氏女谒为孽,珰深衔之,故抑阻不遗力如此。崇祯时珰败,兵部上其功于朝,谓拮据二年始终三案,冒险于峭崿、箐篁、談舌、彪牙,置死生于膜外,劳不亚督抚,蹶蹶蔽翳,寺人血之濡而殿最不明也。盖实录云:上嘉叹,升二级,荫一子锦衣卫指挥同知。世世不绝,赏白金四十,纩丝三袭,子诰命。
先大夫按蜀固圉以不启戎心,挺铍力战,以消蜀氛,功绩有如此。嗣后奢酋潜结水西安邦彦,复图报怨,合番蛮洞獠号十万,带甲毒逐,校联岛吻,进攻永宁州。我师战駖磕,不利,人心汹汹下,廷臣会议咸推毂,以先大夫曾大挫其蜂气,覆其巢穴,诏起都御史,督抚其地。时我兵脆弱,授甲不敢前,先大夫按箭起桴鼓,誓曰:谢玄淝水以八千破秦兵十万,吾昔日索刃笮,西捣之,我兵不毳,士殊死战,席胜竭猛力,贼可破也。何惧为?于是简兵得六千,急趋五峰山,地险嵖岈,叠门持戟矜,去贼营仅舍许,贼易之,备不坚,有懈色,我兵突至,错愕鸟兽骇,顾乘之奋勇争刘,遂大溃,歼渠率奢、安二酋,函其首,俘男女辎重无算。警戒稍戢,丞徒捷上,天子大悦曰:壮哉中丞!某受脈有截,此西南第一奇捷也。
出御府金三万犒师,乃遣兵巡山谷,鼙钲之声震动林壑,阴崖硿窜伏接弥,捕酋党陈文魁、胡宗禄,及崇明妻马氏与子皆获焉。献俘作乐,考县告庙,因抚戢其地,留戍控守巴蜀一带,迨于渝岷宴然矣。先大夫抚蜀功绩;展措于绲滕,羽骑振威,输输彰著,在宗祐朝宁,岂无徵于刷马,而蜀人犹记忆其戎行不辱,军书一一可考也哉!崇祯七年,录蜀功加级赐金,升袭锦衣卫指挥使一阶。而先大夫已辞蜀父老,下蜀栈归老里中矣。时流氛渡河攻县,蠲金八百募敢死士,亲勒兵鱼贯鸟珩,教以川师鸟枪,贼簿城辄击,杀馘首八十八,俘获半,是立虎门城堞露宿者七阅月,先大夫既久在行间,饬组练,搴旌挥稍,受劳剧,又城守积苦,遂病不起,乡人惊震,如失元戎。易箦夕,天大雷电,虹光烛地,先大夫犹厉声大言,呼赤幢杀贼而逝。抚按具事以闻,远近嗟悼异之。蜀人多流涕者,以前后功有揭师贞,非小敌贾勇比也。
呜呼!先大夫金门山下一儒耳,触大挡,挠虎吻,类祃以张濯灵,敦琢矫持,不顾利害,身冒矢石,亲履行阵,卒安巴蜀,以殿疆场大事,全乡邑,以保闾党,拯生灵,亦庶几经济竭蹶,矢石匪懈与。既不谓之鞠瘁,王臣蹇蹇,乃以蔽翳其伐,可乎?不可乎?乡先生有功德,则祀乡社,先大夫在国在野,视罔上饰虚,苟邀战功为何如耶?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成功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一职,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2024年8月再次当选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