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谷岭上学太极
作者:南美兰
七月流火,暑气蒸腾。今夏的酷热尤甚于往年,气象台的高温橙色预警连发不断。室外骄阳似火,室内闷热难当,心头燥郁难平,内心里只想寻一处清幽,逃离这盛夏的炙烤。
恰逢这时,陈哥夫妇相邀去鬼谷岭森林公园学练太极。我对太极本无甚兴趣,但想到那未曾踏足的山水之地,一定是避暑散心的好去处,便欣然应允,并心怀期待。
7月23日下午,我们兴致勃勃地出发了。导航显示两个半小时的路程,却因思维定势绕行安康,辗转抵达石泉时,竟耗费了近四个半小时。陈哥的朋友在石泉瑞丰私房菜为我们接风,在陈哥的有心安排下,还给老冯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让我们激动且感动。待抵达鬼谷岭酒店,夜幕早已四合,山间景致全然隐没在黑暗里。
次日清晨用餐时,终于见到了太极师傅邵富明和同行的杨总一家。听陈哥介绍说邵师傅乃杨氏太极拳第6代传人,在全国获奖很多,学员遍及全国,待人真诚,很受学员拥戴。大家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更有两个精灵般的小家伙:陈哥的孙子米哥和杨总的儿子阳阳,都不过四岁左右,却聪明伶俐,个性十足。他们的“顽劣”成了住宿用餐时绝佳的调味剂——米哥执意要住顶楼,我们刚在二楼安顿,他一看不是最高层,便拽着大家换房;他痴迷数字4,我们已在1号桌坐定,他却嚷着非4号桌不可;上山途中耍赖要抱,一句“这是4号线!”的哄骗,竟让他立刻挣脱怀抱,欢快地跑在前头引路。这些童趣盎然的小插曲,惹得众人话题翻新,笑声不断。
早餐完后,我们步出酒店,一股清冽的山风迎面拂来,带着草木的芬芳。举目四望,满目苍翠如洗,蓝天白云之下,空阔幽静。右侧一泓碧水,水平如镜,名曰“智海”。湖边亭子刻着一对联:“出秦辞鬼谷,入楚越雲山”,横批“南接汉浒”。湖畔延伸着一道气派的石阶,取名“智圣道”,入口竖立有一座高大门楼,上书“问道鬼谷”。此情此景,让我的心中不免疑惑:此地为何唤作“鬼谷”?“智海”、“智圣道”、“六合广场”这些称谓,又藏着怎样的渊源?
我们拾级而上,前往邵老师选定的练功场---六合广场长廊,此处既有浓荫蔽日,又能得享阳光,正是阴阳调和的好地方。陈哥他们随即投入练习。我是个懒于运动的人,更想信步闲游,看山听风。于是,我独自漫步,来到一处名为“祭祀明堂”的广场。长方形的祭祀鼎前,对联额子写着:“聆教天音”。其后大殿内,一尊高大塑像肃立,是为“鬼谷智圣”,殿门楹联气势恢宏:“弘道养正,袖底风云旋转乾坤归一统;胸中谋略运通古今胜千军”。哦,原来这便是畅销书中常提到的鬼谷子!我只知其名,未谙其事。幸而殿下的鬼谷子纪念馆解开了我的疑惑。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春秋战国楚国人。因长期隐居汉滨鬼谷山,世称鬼谷子。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纵横家、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尊为“中国智圣”,乃纵横家鼻祖。其文化地位与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先哲齐名,亦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人。
他隐居的鬼谷岭位于安康市的石泉县,其历史源远流长,旧石器时代即有人类活动,属仰韶文化区域。其地扼守秦楚交界,子午古道陆运与汉江水运于此交汇,自古便是兵家必争、商贾往来的水陆要津。素有“鬼谷仙山”、“天然氧吧”、“养生圣地”美誉。
在了解了鬼谷岭及鬼谷子其人其事后,我不禁对这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更添敬意——古人择此隐居悟道,真是慧眼独具!随后的四天,我们的生活极有规律:正点用餐享陕南美食,上午下午学练太极,傍晚则于山间湖畔散步。在陈哥夫妇的热情感召和邵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对太极的态度悄然转变,从最初的排斥,到渐生好感,甚至有了些许喜欢。
太极入门,首重站桩。打开双肩,双腿微屈,坐胯垂手,全身放松,竭力坚持——目标是50分钟。实在疲累时,可坐于长椅或稍作活动。在邵老师录音口令的引领下,我微闭双目,排除杂念,放空思绪,努力学着用意念引导,排出体内湿浊之气,吸纳天地精华归于丹田。那一刻,仿佛真正活在当下,融入自然。桩功之后是放松功,身体挺直,头颈不动,松肩展臂,如大鹏展翅,或似小燕翻飞。邵老师还教了些简单招式:横出、直放、蹬弓、摇肚子……我的动作虽显笨拙,但我就权当减肥瘦身强身健体啦。令人欣喜的是,最后两日我竟坚持完成了50分钟站桩,摇肚子的感觉也颇受大家认可。
每次在闭目站桩,吐纳天地,追求天人合一之际,老冯的文思却沽沽泉涌,仿佛“文曲星附体”。灵感乍现时,他便悄悄坐下,掏出手机疾书。休息交流时,便抓住时机,向诗书达人陈哥请教,并与大家分享诗作。两位“大诗人”借题发挥,常引出一段故事、一番感慨,乃至生活哲学。老冯的一首《觉悟》深得陈哥赞赏:
神游太极沐清风,入定缘来心放空。吞吐浩然天地气,无穷向道自成功。陈哥说此诗情与他的一首《诗论》异曲同工:登山观海悟大道,博古察今法前贤。性灵每遇寄身处,便有诗情点火燃。即多走出蕃篱,亲近自然,敬畏自然,自然会启发并回馈你很多,就比如这万丈诗情和心静如水。
学练太极的间隙,陈哥夫妇出于对我们的喜爱,分享了许多他身边的故事。陈哥说,因为职务及在书法、诗词界的声望,他参与过众多活动,朋友遍及全国。这几年,朋友圈里每年都有人因职务犯罪进去了或突发疾走了的,让他十分震惊并为之扼腕,常常慨叹岁月无情苍天不饶人。他语重心长地对老冯说:"兄弟,前几天刚给你过了54岁生日。哥跟你说,如今经济形势不比从前,别再一门心思挣钱了。外面那些所谓的投资,说得越是天花乱坠,可能给你挖的坑越深。钱挣多少才算够呢?从这次鬼谷岭学太极开始,给生活划一道分水岭吧,前半生是艰苦创业奋力拼搏,后半生该学着养生享受生活了。千万别贪心不足徒增压力。年龄不饶人啊,要知道45岁到60岁,是男人生命的脆弱期呀。"
是啊,五十知天命。记得刚过五十岁时,我尚觉自己青春犹在,心态宛如二三十岁,甚至自认为是个“美少女”。待到五十三四,某日惊觉:啊,竟已年过半百!若以寿命八十为期,我的人生竟只剩不足三十年?一丝恐惧夹杂着些许悲哀悄然袭来,这种情绪或许会萦绕几年在心头,直至你慢慢认清现实,接纳人都要衰老这一自然规律,学会释然,坦然步入人生的初老之境。
老冯此刻正处于此阶段。他素来活力充沛,胸怀壮志,不甘人后。可今年以来,他和我一样,为鬓角的白发、唇边的白须感到落寞,为情绪的起伏、精神的松懈而惆怅。我们常自问:退休之后,该做点什么呢?迷茫与徘徊,如影随形……
在鬼谷岭习学练太极的这几天,智圣鬼谷子的故事常在心头。他久居此山,不争庙堂之名,不逐市井之利,潜心著书授徒,创立纵横学说。其弟子苏秦、张仪,一个佩六国相印合纵抗秦,一个任强秦丞相连横破纵,皆是搅动战国风云的盖世英豪。鬼谷子的处世哲学、个人修为,与太极所追求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何其相通!太极那让人全身放松“复归于婴儿”的练功境界,不正是教人如婴孩般放松、无欲无求、无拘无束,让吃饭、睡觉、做事都充满单纯的快乐吗?
我又想起黄挺坚的《牧童诗》: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算尽不如君。这诗句,如醍醐灌顶,让我们在变老的路上,在迷茫困顿,悲凉焦虑之心境中窥见一丝光亮:退休之后,当与志趣相投者为伴,以学练太极养生健体,需收敛物欲丰盈精神,享受含饴弄孙之乐;更要寄情山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个人爱好及诗与远方中觅得真趣。如此,岂不快哉?在变老路上的朋友们,你们意下如何?
(2025年7月27日)
作者简介:南美兰,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西咸新区作协会员,咸阳作协会员,秦都作协会员。教学之余,爱好记录生活,传递感动美好,出版个人散文集《浅笑低吟的风铃》。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