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诗经走来,历经三千岁月,站立文化前台;我向世界飞涌,掀起四海巨澜,荡涤五洲1尘埃。
我从草原驰来,驻足乌兰察布,品食甘甜乳酪;我向高山攀跃,眼抚蓝天云海,心恋父母情怀。
我从昆仑飞来,紧挽黄河长江,轻吻秦岭龙脉;我向大地劲扑,翼展唐风宋雨,情放楚辞汉乐。
我从远古而来,畅吟牧歌耕曲,劳动孕我心胎;我向未来奔去,滋润炎黄血脉,唱响中华新时代!

九三大阅兵感怀
文/李爱忠
猎猎军旗映碧空,长安街上聚豪雄。
银鹰列阵腾霄汉,铁甲成排卷朔风。
忆昔卢沟烟火烈,看今盛世画图融。
山河焕彩迎华诞,浩气高怀念战功 。
必将国耻刻心头
——写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新韵)
文/邢爱学
日寇狰狞衅火燃,卢沟晓月炮声喧。
山河破碎黎元泣,关隘沉沦社稷悬。
共赴国殇争解放,同驱丑类被摧残。
英风化作雷霆势,荡尽倭奴雪恨还。
抗洪官兵
文/刘永国
洪涛滚滚虐山川,再诏军兵抗击前。
铁骨筑堤拦恶浪,赤心抢险护桑田。
身如砥柱危中挺,志若苍松涌处坚。
万众承诚凝伟力,凯旋之日颂雄篇。
生态九龙湾(新韵)
文/石忠堂
松涛白桦九龙湾,翠掩红召绿水潺。
曾忆当年烽火烈,犹思昔日战旗翻。
青山有幸留英骨,福地多情养俊颜。
此际登临消暑气,露营烧烤就花泉。
注:1红召的“召”字出律,但地名用字故不修。2黄厚领导的大青山抗日支队骑兵团曾长期活跃游击于此地,当地有谚:瘦马破鞍子,大青山上绕湾子。红召乡官庄子村的抗战纪念馆为大青山(阴山东段别称)抗日战争纪念馆,该馆位于卓资县红召乡官庄子村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附近,主要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物和事迹。
矍铄阎翁
---依韵阎克敏《中夏漫步漫吟之六》致阎老
文/石忠堂
莫哂阎翁老放慵,每天七律意青松。
病中犹向剑南觅,岁晚更于辞韵浓。
不似槐安迷幻梦,常如岫顶傲孤踪。
文能载道心期远,岂作闲愁诗里佣。
注:“剑南”指阎老案头常置的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的八册《剑南诗稿校注》。
阎老原玉附下:
中夏漫步漫吟之六
阎克敏
居安疏放更疏慵,漫步闲吟自放松。
病里所须依药石,老来端得豁心胸。
清空槐梦消虚境,看惯岫云浮远峰。
莫说文能真载道,百无聊赖作诗佣。
盛夏庭院
文/李爱忠
老槿牵丝护短墙,熏风入户绕绳床。
数丛芍药千重艳,满架葡薇一院香。
细煮清茶消午暑,轻摇素扇纳新凉。
阶前草色含朝露,檐外蝉声送夕阳。
入伏
文/李爱忠
初临伏日火云烧,绿野蝉鸣暑气骄。
麦浪浮香风渐远,荷盘托露韵难描。
但凭蛙鼓传新意,且任萤光映旧桥。
最是桑榆情未改,余晖脉脉梦还遥。
东方大乐团(通韵)
文/陈军
世界东方大乐团,中华韵律演斑斓。
笙箫钟鼔宫商备,土木丝竹徵羽全。
幸有残筝时换柱,焉无老瑟不调弦。
工疗好比琴修厂,万器轰鸣动九天。
西夏王陵乃奇书(通韵)
文/陈军
西夏王陵状何如?俨然一部大奇书。
成型体制尘寰少,构想规则世界殊。
帝胄寻源谜怎破,王朝创字义难疏。
疑团且待后人解,保护之中细品读。
放歌西吉红军寨(通韵)
文/陈军
汇聚天生之所爱,深深搂抱红军寨。
悠悠小路梦当年,浩浩江湖追统帅。
耳畔铮铮誓语宣,身旁赫赫红旗晒。
别说老朽叹无能,似火初心扪尚在。
星野低垂
文/刘永国
墨幕轻垂罩远丘,繁星洒落似萤流。
寒溪映影波光碎,老树栖鸦暮色幽。
旷野无垠思旧事,苍穹浩瀚惹新愁。
且凭夜景寻诗意,一缕清风入眼眸。
暑与伏
文/刘永国
空炎肆虐暑威张,伏日蒸腾大地黄。
卷叶禾苗愁茂展,藏身鸟兽厌连阳。
衣衫汗透如淋浴,蒲柳风摇暂歇凉。
得遇当何甘露落,尘埃洗净穗丰茫。
画
文/孟建华
素笺铺展墨痕轻,一点灵犀万象生。
山叠旋螺浮雾霭,水摇碧镜动鸥盟。
亭前客对松风坐,篱外花随日影倾。
莫道丹青非实景,笔端能锁四时情。
纪念王杰烈士(新韵)
文/石忠堂
少小从军浩气熏,心怀壮志铸忠魂。
摸爬历练两无怕,滚打操行三不伸。
危际舍身彰义胆,瞬间护众显仁恩。
柳湖波涌千秋颂,杰骨英风万古存。
大暑
文/高山流水
炎威烈烈逼苍穹,四野如焚暑气浓。
电扇摇头温不下,空调张嘴汗犹汹。
清泉欲竭鱼潜底,古树低垂鸟绝踪。
忽有雷惊云际涌,天霖一洒解焦容。
雨中长屿硐天
文/高山流水
雨织烟峦锁翠阴,硐深雾霭漫千寻。
石扉半掩藏幽意,云气平吞接远岑。
岩骨涵青凝雅润,泉声奏律杂寒吟。
凭栏欲问鸿蒙事,潜步松涛询古林。
守荒
文/杜华(包头)
岁老无闲恨夜长,小楼茶酒读书香。
指拈墨沈春秋笔,腹吐霞烟锦绣章。
瘦骨已然酬朔雁,孤怀未肯媚斜阳。
浮名抛却心疏远,守得骚园半亩荒。
仲夏夜漫步水库大堤
文/陈新生(江西)
凉风拂面暑皆消,漫步长堤兴致饶。
郁郁葱葱环草木,层层叠叠耸琼瑶。
一泓碧水明如镜,万点银光巧若潮。
夜色斑斓人欲醉,留连忘返乐逍遥。
锁城雨夜
文/丁志平
彤云低压锁蓬瀛,凉雨敲窗梦未成。
簌簌阶前声渐密,潺潺檐下意难平。
倏惊伏近旬将半,闲听更残漏自鸣。
暑气初消宵未歇,遥瞻晓色破天明。
三易书稿随记
文/丁志平
【题记】《乌海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农业篇之撰,始于初春。案头灯影伴笔锋,七万字初稿如草木初萌,匆匆草就。春暮呈卷,循市社科联之嘱,两度删繁就简、补阙拾遗;及夏初,又得自治区社科院李春林先生亲授要义,灯下再改,三易其稿,终凝为五万字送审稿。篇中包罗种植、畜牧、林草、水务、渔业、农机、乡镇企业诸域,时空跨度既广,涉略门类亦繁。为求史事确凿如鉴,文字畅达可读,昼夜埋首故纸,于史海钩沉索隐,于字句间推敲打磨。三番增删虽劳,唯念此篇能传一方农脉、载岁月变迁,便觉寸心所寄,皆向至臻。
案头春到草初成,七万言书付笔耕。
社示频催增削屡,高贤面授切磋精。
兼赅农牧连渔牧,远溯年光贯晦明。
数度删修终定稿,章篇凝作寸心诚。
西吉三吟(新韵)
——李良辉将军曾言:
西吉天下吉,宁夏华夏宁
文/宣民庆(宁夏)
将台堡吟
将台丰碑高入云,天意兵心仰烈魂。
回首长征赓血脉,西吉华夏振精神。
红军寨吟
红军寨宿洗兵魂,窑洞灵光清澈心。
铁马金戈重入梦,战旗烈烈阵如云。
龙王坝吟
龙王大坝赤基因,立命生民天地心。
报效国家无限意,六盘山水自昆仑。
临伏天
文/刘永国
燥热炎炎暑气蒸,蝉鸣聒噪树头凝。
清风偶过吹凉面,偷得浮生半日冰。
双暑期
文/刘永国
七月炎阳火样流,暑蒸汗透作何休。
忽来夜雨销残热,一枕新凉梦入秋。
夜雨
文/刘永国
檐流疏雨打芭蕉,枕上残灯伴寂寥。
点滴敲窗惊客梦,晓来阶下绿痕潮。
再吟大榆树(新韵)
文/石忠堂
康熙御驾向西征,背靠浓荫歇雨程。
好大一棵榆树也!林胡饮誉幸皇封。
农夫跌(新韵)
---依韵安美玲老师《农夫夏日》
文/石忠堂
头顶炎炎破土深,汗滴禾下莠绝根。
猫腰跌憩锄竿上,一袋旱烟搀起身。
安老师原玉附下:
农夫夏日(新韵)
安美玲(内蒙古)
锄板翻飞啃草根,汗珠惊醒垄头云。
困来小憩斜阳下,一袋旱烟扶起身。
狮子楼
文/石忠堂
雪月风华狮子楼,鲍鱼熊掌一觞筹。
粉头应识都头面,血溅西门性命休。
棋
文/孟建华
楚河汉界起烽烟,黑白星罗布阵先。
一子千钧呈胜败,复盘犹叹局中仙。
琴
文/孟建华
泠泠弦上语,幽意入风轻。
未许知音赏,孤鸣自性情。
书
文/孟建华
案上乾坤阔,篇中岁月深。
千峰藏墨韵,万象入文心。
展卷风云动,凝眸今古吟。
芸香常伴夜,不觉漏声沉。
行香子·咏王杰烈士
文/石忠堂
少慕豪英,志许长征。入军伍、意气峥嵘。操戈练技,每显奇能。做民之盾,军之胆,国之桢。
邳州危骤,雷包轰迸。勇捐躯、浩气长萦。青春虽短,壮烈堪铭。让山添色,水添韵,史添情。
喝火令·咏荷
文/石忠堂
楚楚芙蓉面,亭亭碧玉裳。水风迢递会群芳。娇态宛如仙子,流韵接天光。
玉骨凝泠露,冰姿透冷香。静依波底换裙装。且看绯容,且看意轩昂。且看素心高洁,雅梦绕清塘。
望海潮·九十九泉
文/石忠堂
灰腾梁峻,黄花星缀,风光此处多娇。风掣扇轮,云蒸瀚海,仙湖九九妖娆。 雨润幻琼瑶。似明珠嵌野,碧毯铺霄。遥忆当年,窝台营帐漫尘嚣。
山川胜景堪描。引文人墨客,诗韵情飘。王粲赋怀,元龙意气,凭高尽展风骚。我辈亦逍遥。对此佳山水,逸兴如潮。且就胡琴漫饮,哈达醉今朝。
注:1“窝台”指“窝阔台”;
沁园春·荷塘月色
文/高山流水
露浣青裳,风梳绿云,玉鉴浮空。正琼珠滚叶,晶凝夜气;冰绡笼蕊,香逗幽踪。素魄流辉,纤尘绝迹,倒映澄波几万重。凭栏处,恍琉璃世界,不辨西东。
清游谁与吾同?恰鸥鹭眠沙钓叟慵。念濂溪旧咏,襟怀自远;坡仙遗句,兴味尤浓。洗尽铅华,抛残俗累,独对泠泠月色融。沉吟久,怕姮娥嗔我,醉倚莲丛。
如梦令•社会工疗服务(通韵)
文/陈军
物产人才同步,模范英雄无数。不断扩规模,发展工疗服务。服务,服务,保障国家财富。
西江月•工疗职工的心愿(通韵)
文/陈军
战士打成天下,英雄指点江山。凭功疗养理当然,正是人民心愿。
技术焉能滞后,水平只望超前。丹心一片众称贤,远景辉煌灿烂!
西江月·革命
文/陈军
虎踞罗霄五井,龙蟠湘赣高台。踏罡步斗斩狼豺,禀赋神兵气派。
点起燎原星火,驱除迷路阴霾。工农替鬼造棺材,扫荡千年祸害。
【正宫•叨叨令】宁夏花儿(通韵)
文/陈军
回乡姐妹花儿唱,声声好似清泉荡。汉族小伙来接唱,纵情赞美工疗状。感谢党也么哥,谢谢党也么哥,关怀备至心花放。
【幺篇】湖边阅海医楼旺,正源街上白衣亮。职工疗养深情账,山高海阔千年旷。你也唱也么哥,俺也唱也么哥,咱们宁夏全新样!
【仙吕•三番玉楼人】闻西夏王陵申遗成功有感
文/陈军
网上传佳话,喜讯庆中华。人赞东方金字塔,今日提身价。垒黄沙,草难发,若无瑕,墓群成异葩。千年物华,风云变化,青史锁烟霞。
河套平原地,肥沃富元黎。农牧繁荣西夏起,留下骁雄忆。射云霓,控戎狄,显神奇,丝途花雨迷。创文竖旗,驼铃快递,昌盛古时稀。
遗产宜呵护,视若夜明珠。世界各方众目睹,举措须牢固。勿低估,莫糊涂,力全扑,挥勺若大厨。若成贿奴,万劫不复,心痛喊呜呼!
定风波·伏雨
文/石忠堂
伏雨连绵暑湿蒸,滂沱倏幕雾云平。绿野禾苗皆润透,知否,农家心底喜波兴。
燕雀如梭穿柳径,欢幸,池塘蛙鼓闹连声。犬吠牛哞添野趣,惊处,此中佳景梦方萦。
茶赋
文/石忠堂
茶者,灵物也。诞于峻岭,隐于丘原。沐朝露之清润,汲晚岚之幽源。得天地之灵秀,凝日月之华光。枝桠逸逸,披绿裳而傲穹苍;叶片萋萋,舞翠影而绽韶芳。
昔有陆羽,道者清流。性本率真,情系茶悠。著《茶经》以传世,明茶理而深究。言茶之德,如君子之品优;论茶之艺,合雅士之风流。“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此乃其至理,千载而传流。
若夫茶种纷纭,佳茗争芳。各呈妙韵,尽显奇香。龙井似翠,韵含吴越之雅;普洱如珠,光凝滇藏之祥。白茶素洁,宛如仙子之灵秀;红茶馥郁,恰似贵妃之容光。君山银针,耀黄华于玉盏;祁门香螺,溢兰气于轩堂。
至若春临之际,茶芽初长。山川焕彩,林野呈祥。翠岭葱葱,笼云雾之缥缈;绿枝袅袅,沐朝晖之辉光。茶姑林间,采新叶而笑语;茶童径畔,逐蜂蝶而兴昂。
及夫制艺精良,工序周详。杀青揉捻,烘焙陈藏。火候恰至,香气盈堂。似妙手之雕琢,恰仙艺之流芳。春撷其嫩,秋品其醇。香漫雅室,韵绕轩廊。清泉煮茗,雾霭袅袅;玉盏盛汤,色泽莹浆。
若乃闲坐幽斋,静品佳香。轻啜慢饮,意趣悠长。心随茶香而飘荡,神伴茶韵而徜徉。如临深山之静谧,似沐清泉之甘凉。涤烦去躁,养性宁神。抛却尘世之纷扰,尽享自然之清纯。
至如雅集之时,宾朋满堂。围炉煮茶,共话情长。诗赋相和,琴瑟同响。茶韵与墨香交融,茶香共雅趣流淌。或谈经论道,或叙旧言桑。皆因茶而结缘,皆为茶而情扬。
嗟夫!茶之道,源远流长。养生重道,率性自然。登大雅之堂,入寻常之间。达官显贵,以之显其尊;市井小民,用之享其欢。跨越时空之限,联通中外之缘。五洲四海,同饮此茶之甘;三教九流,共品此茶之甜。
呜呼!愿茶韵之芬芳,绵绵而不断;愿茶道之精神,熠熠而长传。让茶香弥漫于宇内,使茶德润泽于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