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家族相册里的伤痕
---
蓝心站在父母家门前,手指悬在门铃上方。透过磨砂玻璃,她能看见里面晃动的人影,听见表哥标志性的大笑声。手机震动起来,母亲发来消息:"到哪了?就等你了。"
她深吸一口气,按响门铃的瞬间,胃部熟悉地绞紧。自从上周收到家族聚会通知,这种隐痛就时隐时现。
"哎呀,我们的大忙人终于来了!"开门的是大姑,脸上的笑容和声音一样夸张。她上下打量着蓝心,"又瘦了,工作很辛苦吧?"
玄关镜子里,蓝心看见自己穿着浅灰色西装套裙——她特意选了最保守的一套,却还是听见大姑压低声音对母亲说:"三十岁的姑娘了,还穿得这么素..."
餐厅里已经坐满了亲戚。表哥志明坐在主位,正眉飞色舞地讲着什么,姑父在一旁不时补充细节。蓝心悄悄在最边缘的位置坐下。
"...所以董事会全票通过,让我负责整个亚太区业务。"志明举起酒杯,袖口露出崭新的百达翡丽,"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管十几个国家分公司而已。"
"了不起!"父亲罕见地露出笑容,拍了拍志明的肩膀,"这才像我们蓝家的孩子。"
蓝心低头喝汤,热雾模糊了她的视线。她想起自己第一次拿到广告大奖时,父亲只是点点头说:"这种艺术类奖项,没什么技术含量。"
"蓝心啊,"姑妈突然转向她,"听说你们公司最近在裁员?你没受影响吧?"
汤匙碰到碗边,发出清脆的声响。蓝心感到所有人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打过来。
"我们部门表现不错,没有裁员计划。"她尽量保持声音平稳。
"那就好。"姑妈拍拍胸口,转向志明,"你看你表妹多不容易,一个女孩子在广告公司打拼。你要是有合适的机会,也帮衬帮衬。"
志明宽容地笑笑:"广告业确实不稳定。我们公司市场部最近在招人,虽然职位不高,但胜在安稳。"他像给予恩赐般补充道,"我可以内推。"
蓝心的指甲陷入掌心。那个熟悉的声音在脑海中尖叫:"失败者!在亲戚眼里你只是个需要施舍的可怜虫!"
"谢谢,不过我挺喜欢现在的工作。"她听见自己说。
"喜欢有什么用?"母亲突然插话,"你都三十岁了,连个男朋友都没有,事业也就这样..."她意有所指地瞥了眼志明的手表,"你就不能像你表哥那样争气吗?"
餐厅突然安静下来。蓝心感到一阵眩晕,童年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七岁那年,她拿着满分的画作回家,母亲却说:"志明奥数又拿奖了,你画画再好有什么用?"
十五岁,她发烧到39度参加期末考试,只因父亲说:"志明从来不带病请假。"
二十三岁,她放弃保研选择工作,全家人都摇头:"志明可是美国名校博士..."
"我吃饱了。"蓝心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声音。她顾不上看众人的表情,抓起包冲向玄关。
"蓝心!"母亲在身后喊,"你这是什么态度?"
她没有回头。推开门的瞬间,初夏的热浪扑面而来,却比餐厅里的空调更让人窒息。
-----
蓝心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到"自我和解咖啡馆"的。推门时风铃响起,她才发现自己满脸泪水。
店里没有其他客人。苏河从吧台后抬头,笑容在看到她的脸时凝固了。他没有问任何问题,只是轻轻推来一杯冒着热气的饮品。
"喝点甜的。"
蓝心双手捧住杯子,温暖透过陶瓷传递到冰凉的指尖。她尝了一口,是热可可,上面漂浮着棉花糖,童年最爱的搭配。
"小时候,"她的声音嘶哑,"每次生病,保姆都会偷偷给我泡这个。母亲看见了就会倒掉,说糖分影响大脑发育。"
苏河安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柜台,像在打某种无声的节拍。
"今天家族聚会。"蓝心盯着杯中旋转的棉花糖,"我表哥——哈佛MBA,跨国企业高管,完美人生的代名词。而我..."她苦笑,"三十岁未婚的广告公司中层,家族餐桌上的反面教材。"
"你笔记本带了吗?"苏河突然问。
蓝心点点头,从包里取出那本牛皮笔记本。过去一周,她已经勉强能每天记录两三件小事,虽然那个批判的声音仍不时出现。
"写下来,"苏河递给她一支笔,"不是记录今天发生了什么,而是写下你现在的感受。"
笔尖悬在纸面上方,蓝心突然感到一阵恐惧。从小到大,她被教导要克制、要体面、要"喜怒不形于色"。真实感受?那是什么危险的东西?
"我...不知道怎么写。"她诚实地说。
苏河想了想,换了个方式:"如果你最好的朋友经历你今天的事,来到你面前哭诉,你会对她说什么?"
这个假设像钥匙般打开了某道锁。蓝心的笔突然动了起来:
"亲爱的,这不是你的错。"
"你不需要成为别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他们的比较是他们的局限,不是你的缺陷。"
字迹越来越潦草,泪水滴落在纸面上,晕开一片浅蓝。
写到最后一句时,蓝心已经泣不成声:"你值得被爱,仅仅因为你是你。"
苏河默默递来纸巾,转身去整理书架,给她留出私人空间。蓝心将脸埋进双手,第一次允许自己在别人面前如此崩溃。
不知过了多久,她抬起头,发现苏河正在窗边给绿植浇水。阳光透过龟背竹的叶子,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感觉好些了吗?"他问,声音轻柔得像在对待一只受惊的小动物。
蓝心点点头,惊讶地发现这是真的。胸口的巨石似乎减轻了些重量。她低头看自己写下的文字,那些被压抑多年的情感,此刻安静地躺在纸面上,不再在她脑海中尖叫。
"原来...表达出来会这么轻松。"她轻声说,更像是对自己而非苏河。
"情绪就像水流,"苏河回到吧台,"堵得越久,决堤时越危险。适当的宣泄才能保持平衡。"
蓝心若有所思地摩挲着笔记本边缘。这时,她的目光被书架上一本心理学著作吸引——《破碎的完美:论自我苛责的根源》。作者署名"苏雯"。
"那是..."
"我妹妹的书。"苏河的声音带着复杂的情绪,"她去世前刚完成的专著。"
蓝心起身走向书架,鬼使神差地取下那本书。翻开的瞬间,一张照片飘落在地。她弯腰捡起,呼吸突然停滞——
照片上是大学时代的自己,站在"心理健康周"的展板前,身旁是一个穿白大褂的年轻女性。那个女性正微笑着将一本书递给蓝心,书名依稀可辨:《自我...关怀...指南》。
"这是..."蓝心的手指微微发抖。
苏河走过来,看到照片时明显怔住了。他轻轻接过照片,指尖抚过那个穿白大褂的女性的脸:"我妹妹苏雯。这是她工作的大学。"
"我不记得..."蓝心拼命搜索记忆,却只有模糊的片段。大四那年她确实参加过心理健康活动,但细节已经模糊。
"也许只是巧合。"苏河小心地将照片夹回书中,但眼神变得深邃,"或者...不是。"
蓝心正想追问,手机突然响起。屏幕上"母亲"两个字让她的胃再次绞紧。她犹豫了一下,按下接听键。
"蓝心!你就这么走了?知不知道多没礼貌?"母亲的声音尖锐刺耳,"马上回来道歉!"
过去三十年,蓝心会立刻认错,会编造一个突发工作的借口,会忍着屈辱回去面对亲戚的嘲笑。但此刻,她看着手中笔记本上未干的泪痕,和苏河平静的目光,突然找到了某种力量。
"妈,我今天不舒服。"她听见自己说,声音出奇地平稳,"我需要休息。"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难以置信的质问:"你...你这是在顶撞我?"
"我只是在照顾自己。"蓝心说完,轻轻挂断电话。
这个简单的动作让她双手发抖,却也带来一种奇特的解脱感,仿佛剪断了一根长期束缚自己的绳索。
"第一次说不?"苏河问,眼中带着赞许。
蓝心点点头,突然意识到:"这是我第一次...为自己设立界限。"
苏河微笑着举起那杯已经微凉的可可:"值得纪念的时刻。"
蓝心端起杯子,与空中那个无形的"过去的自己"轻轻碰杯。窗外的夕阳将整个咖啡馆染成金色,像是为这个平凡的下午镀上了一层非凡的意义。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