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秋水*长天
主播 :孙丽芬/沙漠珍珠
点评:阳光波
监制:夕耕
制作:一米阳光
在刚刚揭晓的【女神诗社】2025年6月月赛中,诗友 秋水*长天(内蒙古)/以其深沉厚重、意象卓绝的组诗 《与草木对话》脱颖而出,荣膺 优秀奖!这已是秋水*长天诗友今年在女神诗社月赛中 第三次斩获奖项(此前分别获得3月三等奖、2月优秀奖),其持续喷涌的创作力与日臻成熟的诗艺令人瞩目。
《与草木对话》绝非简单的田园牧歌。诗人以“草木”为镜,与土地和农人进行了一场灵魂的深度交谈。组诗五章,如农事轮回,从躬身田间的“香烟灯塔”扎进“农历的褶皱”,到铁犁划开黎明翻出“褐色的经文”;从谛听雨水划开大地“毛细血管”的沧桑,到霜降后让“铁质回到原点”的宁静收束—— 秋水*长天构建了一幅饱含生命痛感与精神韧性的农耕文明史诗画卷。
诗中,“香烟—灯塔”、“铁犁—经文”、“毛细血管”、“稻穗合十的手掌”等 精妙绝伦的意象转换与陌生化表达,将土地的厚重、农人的坚韧、时光的流逝与文明的传承熔铸一体。如评委 **阳光波** 所言,其语言凝练处可见乡土诗魂,而独特的现代禅意(如“稻穗合十的手掌”)又在寂寞的底色中升腾起“篝火”般的温暖,赋予传统农耕主题以深邃的现代性思考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秋水*长天的诗歌世界宽广而深刻。从二月的竹林禅意(《竹林里的风声》)、三月对失业群体困境的精准白描(《失业者的群像》),再到六月对土地与农人近乎神圣的礼赞(《与草木对话》),他始终以敏锐的观察、独特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触碰着时代的脉搏与人心最柔软的角落。其作品在 结构、意象、语言和 思想深度上展现出的综合实力,正是他屡获评委青睐的关键。
祝贺 秋水*长天*诗友再次获奖!期待他继续以饱含生命热度的笔触,为我们带来更多直击灵魂的诗篇。也欢迎广大诗友持续关注【女神诗社】月赛,在诗歌的沃土上共同耕耘、收获。
【女神诗社】2025年6月月赛优秀奖
(一)
躬身,在田间地头
一根香烟,燃烬
白天与日落。这根永恒的灯塔
——扎进农历的褶皱里
(二)
当大山再次写满绿色
你们用缄默,翻译大地的偈语
谛听,一声声鸟鸣
直到雨水
划开毛细血管,长出几代人的沧桑
(三)
是的,草木兄弟
亲爱的农民,当铁犁划开黎明时
你翻身,露出褐色的经文
用挺立的姿势举起篝火
照亮夜空
(四)
我们一同凝视过
江河湖海以及悲欢离合,看过
万物生长
我要问,你从哪里来
用每株稻穗合十的手掌,誊写遗嘱
给炊烟画上句号
寂寞,再寂寞——
(五)
霜降了,你收走锋芒
让铁质回到原点,让共同拥有过的苦难
在泛黄的页码里
轻轻地打开——
这首组诗以草木为媒介,深刻勾勒出农民与土地的血脉联结。诗人运用"香烟—灯塔""铁犁—经文"等意象转换,巧妙将农耕文明的厚重感融入自然时序。"毛细血管""褐色经文"等隐喻精准呈现土地的生命力与农民的坚韧。五章结构如农事轮回,从春耕到霜降,最终以"泛黄页码"收束,完成对农耕文明的史诗性书写。语言凝练处可见海子乡土诗的影子,而"稻穗合十的手掌"等陌生化表达又赋予传统意象现代禅意,在寂寞的底色中升腾起篝火般的温暖。
【女神诗社】2025年3月月赛三等奖
(一)
他们来到一个小店
喝下第五杯白开水后,勾兑着
开始发皱日子
反复地迁徙
让他们多次掏出褪色的技能
展示过期的船票
(二)
地铁站台,简历
坠落在慢镜头中,成为常态
——沉默,再沉默
坍塌的黄昏
在西山公园,不停地断裂下去
揉碎了希望
(三)
褶褶巴巴的手
从灰尘处捡起,碎成八瓣的饼干屑
咽下掉渣的生活
而橱窗内
长出虚构的影子,复制下一个春天
(四)
他们用体温焐热硬币
像剥落候鸟的羽毛。也用失业证
敲响尚未命名大门…………
四部分组诗。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场景和意象。第一部分在小店,用"第五杯白开水"和"发皱日子"表现失业者的窘迫和时间的流逝;第二部分在地铁站,简历坠落成为常态,沉默和黄昏的断裂,强化了压抑感。第三部分用手捡饼干屑,"咽下掉渣的生活"生动地描绘了生活的艰辛。橱窗内的"虚构影子"和"复制春天"可能暗示虚假的希望或社会的表面繁荣。
此诗画面感强,情感更复杂,只是
结构分散导致主题不够集中。
【女神诗社】2025.2月月赛优秀奖
(一)
指纹在叶脉上迁徙时
解开青铜的裂痕
把整片天空
装进青瓷瓮里摇晃
(二)
竹节中滚落潮湿的语言
丈量着拔高的痕迹
一千只翠鸟正在修剪羽毛
喂养留下的月光
(三)
风是迟到的邮差,驮着褪色的信纸
沿年轮螺旋上升
寻一串串时空中的密码
慰籍昨天
(四)
月光的补丁
正在缝补每一处光的漏洞
在根部重新发芽
这首诗以“竹林”为线索,意象丰富且富有哲思。通过“指纹在叶脉上迁徙”“竹节中滚落潮湿的语言”等意象,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痕迹。结尾的“在根部重新发芽”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重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