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拉山寻金记(组诗)
文|胡红拴
过敕勒川
大青山脊,削出
一小时断代
岩页
在车窗外,剥落
青铜纪的绿
河套,突然
摊开了玉髓的筋脉
草浪间
浮动着
光伏的甲骨
钢轨,将敕勒川
裁成了两卷
前卷
是驿站
后卷
是敖包
当榆树把根系
扎进车窗
整片阴山
在盆景里,成为
一尊雕像
白塔,用云絮
修补断句
而风,正清点
沙砾的经文
那半阙醉倒的小令
突然
被牧人,焊进
酒囊
此刻,草色漫过票根
此刻,羊群在坝堰上
铸星,这趟列车
驮着
整个草原
把天苍苍
压成
一道
青铜的
车辙
2025.7.14诗记于阴山道

马家稍美馆纪事
我来啦!钢城
正翻涌着云的浪
在石的绿林间
在阿尔丁大街的喧腾里
在友谊大街的林荫外
铁皮穹顶
低垂
如天幕
马家稍美铺子的炉火正旺
砖茶,腾起新雾
洞穿十里
笼屉掀开——
灼灼白汽
烫过,北派
那一摞摞的宣纸
烫过所有生铁的光泽
烫过
钢铁的静默
当穹顶再度低垂
砖茶
又腾起新雾
眸光,洞穿十里
整座钢城
在铁皮的弧度里
正轻轻
呵出
它的云
2025.7.14于包头 
乌拉山矿脉
我站在阴山大断裂的崖顶
西风,斟落日如酒
醉了的太阳
跌跌撞撞,撞进
群峰怀中
一支箭,射透地心
射透
乌拉山与大青山
矜持的
年轮
它钉入岩脉
四十载冻土
仍存
余温
戍卒骨作青山脉
赵北长城,脊上
立霜锋。战士
如白杨,将营盘
钉入云层
地质锤敲击
岩石
二十万米岩芯
卷起长河
卷成
量天的尺
当数十吨黄金
熔铸成铜号
霞光
便从矿脉涌出
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青山巍巍的钤章处
高阙塞,汉月寒
唐烽烫,金镞啸
铜号
吹裂冻云
坠地时
竟成
金锭
千钧重
2025.7.14于包头乌拉山下
乌拉山之晨
站在黄河的高处
站在
乌拉山
眸光所及
是战国赵北长城的残垣
晨光
凿刻指纹
在战士青铜的箭镞上
岩芯——
即是我
射向地心的子弹
轻轻抚摸
一个山头
抚摸
脚下一个个汉字
夏云铺展的纸张
那片,我深爱的烟岚
抚过峰峦,抚过
字的断碑
抚过
书页般的云层
晨霞洗砚,泼出
朱砂
我深爱的烟岚
在天空的砚台里
翻涌,那场
地质的
世纪之宴
2025.7.15晨于乌拉山

哈达门沟矿图
黄河垂落哈达
献给阴山,献给
乌拉山
献给
初醒的晨霞
山醒着,金箔
在霞光里淬火
泥石流截断的晨光
碎坡外,夏
已破土的礼花
钻杆
在片麻岩签收年岁
压弯
所有山的枝头
钻机的扁担,挑起
整个
沉甸甸的矿脉
填图作业
我把自己
绑定
群峰
化作一片
飘荡的绿叶
羊肠小道尽头
大地
捧出光的舍利——
那棵黄金树上
一颗颗
饱满
胎动的脉象
陈磊在变质岩上
解译诗行
千米钻
穿透岩层的星图
忽然
想起那年
我喝干牧民的渗井
如同掏空
整座
草原的倒影
2025.7.15于包头哈达门矿区

崖树志
哈达门沟的绝壁
橄榄绿在片麻岩里淬染
山醒着
石筑的城郭
正被
绿焰攻陷
片麻岩在崖骨深处
重写石经
每道叶脉,都是
战士的藤甲,当风
翻动变质岩的档案
我看见
岩层深处
奔涌的
液态的青铜
它把根
扎进
岩石的刑具
用绿火,缝合
崩裂的崖面
勘探者醉倒时
满山矿石
正痛饮夕光
酒瓮深处
沸腾的
是整座悬崖的
脉搏
2025.7.15于包头哈达门沟

哈达门沟的拓痕
一一献给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他们
拓下哈达门沟的走向
拓下柳坝沟
与大坝沟的秘语
冰层
在零下三十六度里
封存,钻头冻僵的探问
铁锹的方言
在乌拉山腹地
蹚出
新的脉系
他们
背上躺下的山峦
是岩芯,是
未醒的传说
冰封之下
黄金的脉搏
正轻叩
冻土的硬壳
追风追水追山追沟
追向
无矿区的深处
在峻岭崇山
地质锤
敲击的星火
让墨痕里的字
成为
星辰
当冲锋号掠过山脊
13号脉100号脉313号矿脉群
集结成
乌拉山沸腾的
军阵
41吨黄金储量报告
那个燃天的火炬
是大地
捧出的
智性光焰
地质人的字典里
苦累二字
被山风
磨成了省略号
唯有体温
在高原的山岩深处
刻下
破折号般
漫长的路径一一
2025.7.15于包头哈达门沟

夜猎:乌拉山蝎踪
今晚,月影失约
哈达门沟外
穹顶
低垂
地质人,以星辰
作炬
将娱乐
镌刻在
自然的星座
比三月更亮的词
楔入
夏的岩脉
与铁锤的
余韵约定
在乌拉山下
我与友钊、炳磊、鹏真
掀开:
夜的运动
荧光灯,流淌
液态银河
蝎子列队
跳着
尾针旋转的逗点
药酒里
斟入半斤夜风
四两宋词
再撒上
醉着的绝句
在乌拉山下
我们掀开:
夜的
运动…
2025.7.15夜于内蒙乌拉山下

箱房记:哈达门沟的体温
今夜,乌拉山中段
铁质的韵脚
突然
撞进
我的视野
那些
方正的箱房
在海拔里
站成
六边形的暖巢
李俊东的指令
还悬在
吊臂的尖端
“向前!再向前”
每个音节
都长出
合金的根须
扎进
冻土层的
乐谱
吊车旋转的弧光里
我数着
新来的箱房
像数着刚降生的
钢铁幼雏
货厢吐出的棱角
正被月光
锻打成
圆融的家常
看呐!三十吨的月色
压进了
螺栓的螺纹
钻机
啃剩的寒夜
开始渗出
保温板的体温
当第一扇窗
亮起
整座山体
冻土
开始吟唱——
那些
被货运来的春天
是
那些
向山深处
不断迁徙的
屋檐
2025.7.15夜于乌拉山下

战国赵北长城帖
醉卧处,山脉
正吸吮星光
北疆,断裂的金带
在月光里
结霜
天穹垂落
山脉延展
石脉上写着
月光的霜字
我们
与残垣同枕暗夜
同枕
黄河、阴山
同枕
迟迟醒转的
玉盘
苍与凉
酒与空甲胄
二千三百个春秋相守
守金山银河
我们
与残垣同枕暗夜
同枕黄河、阴山
同枕
迟迟醒转的玉盘
此时,它搂着星斗酣眠
如醉汉
抱紧那坛陈酒
青铜箭镞在碎石中游动
石脉,在月光里
结出厚厚的霜层
胡伟、海滨与 江江
我们,成了几枚汉字
被夜风
磨出刃光
在石脉的结霜处
我看见
冷铁的斑纹间
突然
涨起了
秦时的
银河
2025.7.15子夜于包头哈达门沟外

河套曲
左肩胛擎起
库布齐沙瀑的定音鼓
右锁骨卡着
阴山的青铜钹
京藏线
是弓弦颤抖的E弦
S315
卷成了
总谱
钻头
向泥土深处运弓
三叠纪岩层
开始
大提琴的
嗡鸣
蓝工装掠过
葵花的金号阵
盐霜
在靴跟
结晶成五线谱——
当地质锤,劈开
河套的剖面
元朝的陶瓮里
突然倾出
《水仙子》的
电子音粒
钻机
低音部的
轰鸣
天蓝得
让云絮
悬停在
休止符
青纱帐外,浮起
牧羊人的
木管独奏
采样袋在风中胀成圆号
而她
校准经纬仪的站姿
将测绘旗
抻直成指挥棒
正点向
黄河改道的乐章
整片平原
随旗语翻动谱架
鎏金断层
在她掌心延展
锤尖,叩击处
冲积土样,突然
震颤
迸出
鲜卑小令的碎弓
看呐!牧羊人扬鞭
甩出长颤音
钻杆在盐碱地,按下
钢桩的琴键
河套大地轰响着
迸射
天穹的
第一组世纪的
强音!
2025.7.16于巴彦淖尔

乌拉山找金记
山溪,刚刚
睁开眼睛
山脊的轮廓
缓缓
苏醒
杨彪的地质锤
在岩层上
叩响。晨阳
悬停,如
未摘的矿灯
今天,它也是地质队员
和我们一样
这是古元古代的脉动
二十三亿年前
凝在岩芯,在阴山
折转处,我们剖开
十八亿岁的
伟晶岩的
静默
砂石里
明金闪动,清溪
溯源而上
五十五号脉
在峰巅,翅首以待
翅首以待
我捶打着乌拉山岩群
捶打,红色钾长石
捶打
钾化的矿
捶打,捶打,
捶打
沉睡的矿床
在包头,在乌拉山
在大坝沟
我们追着山
追着清溪的弯流
追着,那群
追赶太阳的人
而太阳
始终
悬在头顶,背着
它空空的背囊
2025.7.17于乌拉山大坝沟

大罕台书
粉矿仓洞开,接住
山倾倒的三月
一千五百吨球磨机
碾碎
昼夜的界碑
浓缩机如酒坛,沉淀
星斗的醇醪
电解槽咬碎月光,吞咽
月的残章,也写
山脊上
金质的
词牌
我看见
那些沉醉的
钢球
大珠小珠,熔炼
矿石的魂魄,煅造
金矿的骨灰
一遍遍
凝成
山的
舍利
尾矿跪伏,溯源
向天空的
深喉
水循环的脉管
濯洗
每一粒
生态的
辰光
我立定在
山样的浸出槽前
渴望溶入
槽壁
防腐漆的梦境——
工人手绘的
青山白云
在钢的镜面
浮漾
冶炼矿石、烟尘。我们
分选流年,更分选
莽莽
群山的
春秋
年产一吨黄金的选厂
熔炉的脉动里
群山,孕出
金的胎音
额壁,铭刻“鑫达”的烙印
尾矿的轰鸣
此刻,正弹拨
青山的腹语
大罕台上,追梦人
已铺开长琴的案几
乌拉山呵!
蓝天的画屏间
那一个个
拆解春风的人
2025.7.17于包头鑫达黄金矿业
胡红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委主任,《新华文学》主编,《中国诗界》副主编。生态地学诗歌倡导者、推动者与实践者。历任中山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兼职(客座、特聘)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特聘作家,中国地质图书馆客座研究馆员,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评委。大量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文艺报》《诗刊》《中国作家》《小说选刊》《人民政协报》《新华每日电讯》《北京文学》《花城》《北方文学》《星星诗刊》《诗选刊》《当代人》《红岩》《海外文摘》《散文选刊》《南方日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等海内外数百种报刊,出版《山道》《地球语汇》等各类书籍76部,主编各类文化丛书百余册。获中国新诗百年百名最具影响力诗人奖、中国长诗奖最佳成就奖、宝石文学奖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西班牙、尼泊尔等文字在海内外出版发行。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胡红拴的诗歌如何将地质勘探与自然景观融合,体现出怎样的艺术风格?诗中提到的乌拉山矿脉与黄金储量,是否涉及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相关推荐
赵腊平:情系乌拉山(组诗)
赵腊平1天前

杨静 / 诗歌 《荔镜记》(组诗)
岭南文学2天前
组诗《巴彦托海》
布日古德2天前
精彩评论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组诗《巴彦托海》
打开APP
赵腊平:情系乌拉山(组诗)
杨静 / 诗歌 《荔镜记》(组诗)
组诗《巴彦托海》
打开APP
胡红拴:乌拉山寻金记(组诗)胡红拴2025-07-27 22:30:39关注
AI划重点全文阅读需874分钟,帮我划重点
过敕勒川
大青山脊,削出
一小时断代
岩页
在车窗外,剥落
青铜纪的绿
河套,突然
摊开了玉髓的筋脉
草浪间
浮动着
光伏的甲骨
钢轨,将敕勒川
裁成了两卷
前卷
是驿站
后卷
是敖包
当榆树把根系
扎进车窗
整片阴山
在盆景里,成为
一尊雕像
白塔,用云絮
修补断句
而风,正清点
沙砾的经文
那半阙醉倒的小令
突然
被牧人,焊进
酒囊
此刻,草色漫过票根
此刻,羊群在坝堰上
铸星,这趟列车
驮着
整个草原
把天苍苍
压成
一道
青铜的
车辙
2025.7.14诗记于阴山道
马家稍美馆纪事
我来啦!钢城
正翻涌着云的浪
在石的绿林间
在阿尔丁大街的喧腾里
在友谊大街的林荫外
铁皮穹顶
低垂
如天幕
马家稍美铺子的炉火正旺
砖茶,腾起新雾
洞穿十里
笼屉掀开——
灼灼白汽
烫过,北派
那一摞摞的宣纸
烫过所有生铁的光泽
烫过
钢铁的静默
当穹顶再度低垂
砖茶
又腾起新雾
眸光,洞穿十里
整座钢城
在铁皮的弧度里
正轻轻
呵出
它的云
2025.7.14于包头
乌拉山矿脉
我站在阴山大断裂的崖顶
西风,斟落日如酒
醉了的太阳
跌跌撞撞,撞进
群峰怀中
一支箭,射透地心
射透
乌拉山与大青山
矜持的
年轮
它钉入岩脉
四十载冻土
仍存
余温
戍卒骨作青山脉
赵北长城,脊上
立霜锋。战士
如白杨,将营盘
钉入云层
地质锤敲击
岩石
二十万米岩芯
卷起长河
卷成
量天的尺
当数十吨黄金
熔铸成铜号
霞光
便从矿脉涌出
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青山巍巍的钤章处
高阙塞,汉月寒
唐烽烫,金镞啸
铜号
吹裂冻云
坠地时
竟成
金锭
千钧重
2025.7.14于包头乌拉山下
乌拉山之晨
站在黄河的高处
站在
乌拉山
眸光所及
是战国赵北长城的残垣
晨光
凿刻指纹
在战士青铜的箭镞上
岩芯——
即是我
射向地心的子弹
轻轻抚摸
一个山头
抚摸
脚下一个个汉字
夏云铺展的纸张
那片,我深爱的烟岚
抚过峰峦,抚过
字的断碑
抚过
书页般的云层
晨霞洗砚,泼出
朱砂
我深爱的烟岚
在天空的砚台里
翻涌,那场
地质的
世纪之宴
2025.7.15晨于乌拉山
哈达门沟矿图
黄河垂落哈达
献给阴山,献给
乌拉山
献给
初醒的晨霞
山醒着,金箔
在霞光里淬火
泥石流截断的晨光
碎坡外,夏
已破土的礼花
钻杆
在片麻岩签收年岁
压弯
所有山的枝头
钻机的扁担,挑起
整个
沉甸甸的矿脉
填图作业
我把自己
绑定
群峰
化作一片
飘荡的绿叶
羊肠小道尽头
大地
捧出光的舍利——
那棵黄金树上
一颗颗
饱满
胎动的脉象
陈磊在变质岩上
解译诗行
千米钻
穿透岩层的星图
忽然
想起那年
我喝干牧民的渗井
如同掏空
整座
草原的倒影
2025.7.15于包头哈达门矿区
崖树志
哈达门沟的绝壁
橄榄绿在片麻岩里淬染
山醒着
石筑的城郭
正被
绿焰攻陷
片麻岩在崖骨深处
重写石经
每道叶脉,都是
战士的藤甲,当风
翻动变质岩的档案
我看见
岩层深处
奔涌的
液态的青铜
它把根
扎进
岩石的刑具
用绿火,缝合
崩裂的崖面
勘探者醉倒时
满山矿石
正痛饮夕光
酒瓮深处
沸腾的
是整座悬崖的
脉搏
2025.7.15于包头哈达门沟
哈达门沟的拓痕
一一献给中国地质调查局呼和浩特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他们
拓下哈达门沟的走向
拓下柳坝沟
与大坝沟的秘语
冰层
在零下三十六度里
封存,钻头冻僵的探问
铁锹的方言
在乌拉山腹地
蹚出
新的脉系
他们
背上躺下的山峦
是岩芯,是
未醒的传说
冰封之下
黄金的脉搏
正轻叩
冻土的硬壳
追风追水追山追沟
追向
无矿区的深处
在峻岭崇山
地质锤
敲击的星火
让墨痕里的字
成为
星辰
当冲锋号掠过山脊
13号脉100号脉313号矿脉群
集结成
乌拉山沸腾的
军阵
41吨黄金储量报告
那个燃天的火炬
是大地
捧出的
智性光焰
地质人的字典里
苦累二字
被山风
磨成了省略号
唯有体温
在高原的山岩深处
刻下
破折号般
漫长的路径一一
2025.7.15于包头哈达门沟
夜猎:乌拉山蝎踪
今晚,月影失约
哈达门沟外
穹顶
低垂
地质人,以星辰
作炬
将娱乐
镌刻在
自然的星座
比三月更亮的词
楔入
夏的岩脉
与铁锤的
余韵约定
在乌拉山下
我与友钊、炳磊、鹏真
掀开:
夜的运动
荧光灯,流淌
液态银河
蝎子列队
跳着
尾针旋转的逗点
药酒里
斟入半斤夜风
四两宋词
再撒上
醉着的绝句
在乌拉山下
我们掀开:
夜的
运动…
2025.7.15夜于内蒙乌拉山下
箱房记:哈达门沟的体温
今夜,乌拉山中段
铁质的韵脚
突然
撞进
我的视野
那些
方正的箱房
在海拔里
站成
六边形的暖巢
李俊东的指令
还悬在
吊臂的尖端
“向前!再向前”
每个音节
都长出
合金的根须
扎进
冻土层的
乐谱
吊车旋转的弧光里
我数着
新来的箱房
像数着刚降生的
钢铁幼雏
货厢吐出的棱角
正被月光
锻打成
圆融的家常
看呐!三十吨的月色
压进了
螺栓的螺纹
钻机
啃剩的寒夜
开始渗出
保温板的体温
当第一扇窗
亮起
整座山体
冻土
开始吟唱——
那些
被货运来的春天
是
那些
向山深处
不断迁徙的
屋檐
2025.7.15夜于乌拉山下
战国赵北长城帖
醉卧处,山脉
正吸吮星光
北疆,断裂的金带
在月光里
结霜
天穹垂落
山脉延展
石脉上写着
月光的霜字
我们
与残垣同枕暗夜
同枕
黄河、阴山
同枕
迟迟醒转的
玉盘
苍与凉
酒与空甲胄
二千三百个春秋相守
守金山银河
我们
与残垣同枕暗夜
同枕黄河、阴山
同枕
迟迟醒转的玉盘
此时,它搂着星斗酣眠
如醉汉
抱紧那坛陈酒
青铜箭镞在碎石中游动
石脉,在月光里
结出厚厚的霜层
胡伟、海滨与 江江
我们,成了几枚汉字
被夜风
磨出刃光
在石脉的结霜处
我看见
冷铁的斑纹间
突然
涨起了
秦时的
银河
2025.7.15子夜于包头哈达门沟外
河套曲
左肩胛擎起
库布齐沙瀑的定音鼓
右锁骨卡着
阴山的青铜钹
京藏线
是弓弦颤抖的E弦
S315
卷成了
总谱
钻头
向泥土深处运弓
三叠纪岩层
开始
大提琴的
嗡鸣
蓝工装掠过
葵花的金号阵
盐霜
在靴跟
结晶成五线谱——
当地质锤,劈开
河套的剖面
元朝的陶瓮里
突然倾出
《水仙子》的
电子音粒
钻机
低音部的
轰鸣
天蓝得
让云絮
悬停在
休止符
青纱帐外,浮起
牧羊人的
木管独奏
采样袋在风中胀成圆号
而她
校准经纬仪的站姿
将测绘旗
抻直成指挥棒
正点向
黄河改道的乐章
整片平原
随旗语翻动谱架
鎏金断层
在她掌心延展
锤尖,叩击处
冲积土样,突然
震颤
迸出
鲜卑小令的碎弓
看呐!牧羊人扬鞭
甩出长颤音
钻杆在盐碱地,按下
钢桩的琴键
河套大地轰响着
迸射
天穹的
第一组世纪的
强音!
2025.7.16于巴彦淖尔
乌拉山找金记
山溪,刚刚
睁开眼睛
山脊的轮廓
缓缓
苏醒
杨彪的地质锤
在岩层上
叩响。晨阳
悬停,如
未摘的矿灯
今天,它也是地质队员
和我们一样
这是古元古代的脉动
二十三亿年前
凝在岩芯,在阴山
折转处,我们剖开
十八亿岁的
伟晶岩的
静默
砂石里
明金闪动,清溪
溯源而上
五十五号脉
在峰巅,翅首以待
翅首以待
我捶打着乌拉山岩群
捶打,红色钾长石
捶打
钾化的矿
捶打,捶打,
捶打
沉睡的矿床
在包头,在乌拉山
在大坝沟
我们追着山
追着清溪的弯流
追着,那群
追赶太阳的人
而太阳
始终
悬在头顶,背着
它空空的背囊
2025.7.17于乌拉山大坝沟
大罕台书
粉矿仓洞开,接住
山倾倒的三月
一千五百吨球磨机
碾碎
昼夜的界碑
浓缩机如酒坛,沉淀
星斗的醇醪
电解槽咬碎月光,吞咽
月的残章,也写
山脊上
金质的
词牌
我看见
那些沉醉的
钢球
大珠小珠,熔炼
矿石的魂魄,煅造
金矿的骨灰
一遍遍
凝成
山的
舍利
尾矿跪伏,溯源
向天空的
深喉
水循环的脉管
濯洗
每一粒
生态的
辰光
我立定在
山样的浸出槽前
渴望溶入
槽壁
防腐漆的梦境——
工人手绘的
青山白云
在钢的镜面
浮漾
冶炼矿石、烟尘。我们
分选流年,更分选
莽莽
群山的
春秋
年产一吨黄金的选厂
熔炉的脉动里
群山,孕出
金的胎音
额壁,铭刻“鑫达”的烙印
尾矿的轰鸣
此刻,正弹拨
青山的腹语
大罕台上,追梦人
已铺开长琴的案几
乌拉山呵!
蓝天的画屏间
那一个个
拆解春风的人
2025.7.17于包头鑫达黄金矿业
胡红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委主任,《新华文学》主编,《中国诗界》副主编。生态地学诗歌倡导者、推动者与实践者。历任中山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兼职(客座、特聘)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特聘作家,中国地质图书馆客座研究馆员,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评委。大量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文艺报》《诗刊》《中国作家》《小说选刊》《人民政协报》《新华每日电讯》《北京文学》《花城》《北方文学》《星星诗刊》《诗选刊》《当代人》《红岩》《海外文摘》《散文选刊》《南方日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等海内外数百种报刊,出版《山道》《地球语汇》等各类书籍76部,主编各类文化丛书百余册。获中国新诗百年百名最具影响力诗人奖、中国长诗奖最佳成就奖、宝石文学奖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西班牙、尼泊尔等文字在海内外出版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