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小院同学情/扬帆起航
2025年7月24日,是我们同学毕业五十一年纪念日,经过反复调查问询,实地考察。认为八旗小院是一处风景优美难得的好地方,最后决定到八旗小院进行庆祝活动。
踏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乐群乡光华村时,日光正斜斜地漫过村口的老柳树,斑驳的树影在水泥路上轻轻摇晃。风里裹着黑土地特有的质朴气息,还隐隐飘来满族特色美食的香气,顺着这缕诱人的味道,我找到了村头的八旗小院。
小院的门脸儿古朴雅致,装饰典雅的门柱上镶嵌着“牧克登布 八旗小院 光华村1号”,侧旁一面带有满族标识的八旗小院红旗迎风飘扬,格外醒目。门口处饱经沧桑的老柳悬挂着精美的红灯笼,绣着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一针一线都诉说着满族先民对生活的热爱与美好期许。走进八旗小院,右边“有朋自遠方来 不亦樂乎 良友至 褚事吉”左边“留恋一种味道 爱上一座城市”,带有满族标识的红旗陪伴在旁,欢迎来访嘉宾。红灯笼高高悬挂,镶嵌有满族特色的图案,相继在路上体现。每一件都饱含着满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沿着庭院中的廊道漫步,便来到了餐饮房区域。推开房门,浓郁的满族风情与现代舒适完美交融。屋内的家具皆为实木打造,雕工精美,透着沉稳大气。火炕上摆放着色彩鲜艳的满族特色饰物,图案多以吉祥纹样为主,寓意着幸福安康。墙上挂着满族传统服饰的画作,让人仿佛能看到满族儿女身着华服翩翩起舞的模样。而卫生间里,现代化的卫浴设施一应俱全,空调送来徐徐凉风,让人在感受满族文化的同时,也能享受现代生活的便捷与舒适。
同学们穿上满族特色服装,来到山下,一波又一波正在照相,趁着其他人换衣服的功夫,紧忙请求别人给我们摄影。在庭院中拍照留念,化身成旧时的满族公子、格格,体验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若是赶上节假日,小院还会举办满族歌舞表演、民俗游戏等活动,满族姑娘们身着艳丽的服饰,伴随着欢快的鼓点翩翩起舞,游客们也能参与其中,与她们一起载歌载舞,感受满族文化的热情与活力。
最令人欣喜的是,八旗小院将“吃、游、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饮食方面,小院推出了极具满族特色的美食。热气腾腾的萨其马香甜酥脆,金黄的色泽让人垂涎欲滴;酸菜白肉血肠更是一绝,酸爽的酸菜、肥而不腻的白肉与嫩滑的血肠在火锅中翻滚,浓郁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一口下去,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此外,还有满族粘豆包、大饼子、小米饭等特色小吃,每一口都能尝到满族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红砖亮瓦圈起一方天地,八旗小院的故事便在这草木光影里缓缓铺陈。一汪鱼塘静卧院中,水面映着天光云影,偶有锦鲤拨尾,漾开圈圈涟漪。塘边凉亭翼然,凉亭下悬着彩旗,“我在等风,也在等你”几个字被阳光晒得暖融融,两位女同学身着满族格格的服装,留下美好时光。往来游人总爱在此驻足,让笑声与风一同栖进彩旗的内涵里。
一条木栈道曲曲折折穿院而过,将景致细细串联。四位女同学穿着满族格格的服装,站在栈道上向人们挥手致意。栈道旁的满族风格凉亭里,永远不缺纳凉的身影。老人们摇着彩扇话家常,孩童们围着木桌追逐嬉闹,同学们或站或坐,在凉亭纳凉,躺在吊床上正有人玩儿着手机。饭点一到,蒸腾的香气便从亭内漫出,炖菜的醇厚与烤串的焦香缠绕着,让这方凉亭既是歇脚处,也是人间烟火的聚集地。木制座椅上总有人谈天说地,笑语声惊起树梢的雀鸟,与青松的涛声、老柳的絮语交织成歌。抬头便是郁郁葱葱的绿意,果树压弯了枝头,风过处,果香混着草木清气扑面而来。中间的绿色长廊更是别致,藤蔓爬满廊架,夏日里浓荫蔽日,摆上桌椅便是天然的餐厅,食客们在绿叶婆娑中举杯,连饭菜都多了几分自然的清甜。
穿过长廊,忽然听得歌声阵阵,原是卡拉OK区藏在树荫后。一面满族特色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喜欢你就来 人生不过三万天 快乐一天是一天”,格外醒目。老歌的醇厚与新歌的明快在此碰撞,古朴的廊柱映着闪烁的灯光,满族文化的沉静与现代生活的鲜活,竟在此处融得恰到好处。
转角便是老物件展室,时光仿佛在此慢了脚步。摇车的木栏磨得光滑,粮墩子的纹路里还藏着旧日的谷香,马灯的玻璃罩蒙着薄尘,却依然能想见当年昏黄的光晕如何照亮夜路。满族箱柜上的雕花虽已褪色,却仍能看出匠人用心,每一件物件都带着岁月的温度,静静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走出展室,脚步不自觉便迈向动物园的方向。梅花鹿甩着斑点尾巴啃食青草,孔雀在阳光下展开彩屏,尾羽上的眼斑似星辰闪烁。猴子在假山间灵活腾跃,看到游人们却耍赖,索性躺在地上,偷偷眯着眼睛看,假装睡着啦!一帮小香猪哼唧着蹭来蹭去,野鸡的翎羽比晚霞更艳,骆驼却对来访的客人伸出嘴巴,喃喃自语,表示欢迎,它的驼峰在光影里起伏如小山。珍珠鸡、狮头鹅、矮马、鸵鸟……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各展姿态,让院落里满是灵动的生机。
最动人的莫过于那片万米花园。时令一到,各色花卉便争先恐后地绽放,开的的浓艳、似绣球的饱满、满目的清新,铺成一片无边无际的花海。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黄的若金,风过时花浪翻涌,香气袭人。游人们或漫步花径,或驻足留影,四位女同学不甘落后,在万米花海里,裙摆拂过花瓣,笑声落进花丛,大家纷纷入场,人人都醉在这斑斓的夏色里,连脚步都变得轻盈起来。
若爱清静,钓鱼场便是好去处。塘边杨树柳树依依,原始的茅亭驻足观望的人们。各种机动车静静地等待。钓者们支起鱼竿,屏气凝神盯着浮漂。阳光透过柳叶洒下斑驳的光点,落在他们专注的脸上。水面偶尔泛起一丝涟漪,便是全场最紧张的时刻,待鱼竿猛地一弯,望着活蹦乱跳的鱼儿,欢呼声便会打破这份宁静,上钩的鱼儿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将等待的焦灼都化作收获的喜悦。这时,张秀杰同学提议在这里合影留念,可是还有四位同学在棋盘室打麻将,电话一通,一呼百应,四位同学立马感到......
八旗小院的日子,便是这样在烟火与诗意间流转。有历史的沉淀,有自然的馈赠,更有人间的欢腾。风从院外吹来,带着花香、果香、烟火香,也带着亭上的期盼与旗上的洒脱,让每个走进这里的人,都能在时光里寻得一份自在与欢喜。
夜幕降临,光华村陷入一片静谧之中。八旗小院的灯火次第亮起,温暖的灯光透过窗棂洒在庭院里,为这座充满满族风情的小院增添了几分诗意。躺在舒适的火炕上,听着窗外的虫鸣蛙叫,回味着一天的美好时光,内心无比宁静与满足。在光华村的八旗小院里,满族文化与现代生活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它不仅是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一扇让人们了解满族文化、感受传统魅力的窗口,让人来了便不愿离去,离去后又心心念念地盼望着再次重逢。
授权首发作者简介:杨永顺,小学高级教师退休,笔名扬帆起航,住址哈市双城区。出生于一九五五年。黑龙江省首届优秀通讯员,黑龙江省军区特约通讯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学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哈尔滨市双城区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双城(古堡)文学社副社长。在省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新闻通讯、散文、诗歌、杂文、小品文等作品三百余篇。近期有作品在中国《作家在线》中国关工委《火炬杂志》,中国《神州乡土诗人》《北方文学》《黑龙江吟坛》《哈尔滨诗词楹联》《双城故事》《双城作家》《双城堡》《爱之光》等刋物发表,获得多项奖励。在中国诗歌文学精品,《作家美文》《旅游作家》《东方诗人》发表过律诗,新体诗,散文,随笔,杂文等。作品曾被天天快报,一点资讯,被腾讯、百度、搜狐、书香、大鱼号等网站评为今日头条,凤凰网,都市头条等各网站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