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日志
宜飞
和每个习惯安静的人一样,我喜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素净的日记本,一支直液式的中性笔,还有一个设置静音的手机,一个人静静的,在空气近乎凝固的房间里记录脑海中流动的思绪——
因为盛夏的到来,城郊结合处的小城显得更加喧嚣了。烈日、雷电、西瓜、啤酒、热情、慵懒,不知不觉间在又一年轮回后再次成为生活的常见表情。
其实,盛夏和所有季节一样,有风、有雨、有花、有草,有近郊的闲适,也有远方的憧憬,当然更不乏生活中的种种琐碎。只是于我而言,生活和远方已不再重要,日常里的人与事也无关紧要,即不必过分欢喜,也无需格外惆怅。这些都如同春夏秋冬轮回更迭,周而复始,已然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你看,风起雨落、花开花谢妆点出自然的模样,白昼与星夜晕染出时光的模样,相聚与别离勾勒出故事的模样.....每一种模样都在岁月里慢慢沉淀,拼凑成这世间最真实的景象。而我,始终在这真实的景象中找寻着属于自己的平静与安宁。
盛夏的早起是天赐的清凉。
天蒙蒙亮的时候,整个天空都带着几分惺忪的蓝,像一块浸在水里的绸缎,泛着微凉的光。风也是刚醒的样子,慵懒地漫过林梢,带来露水和草木的清甜。
喜欢早起,不单是贪恋那份独属于清晨的静谧和鲜活,更是想要抓住白日里难得的那份从容和闲适。
蹲在园子里侍弄花草,往菜畦里浇点水,看看秋葵又长出几节,那几枚小巧的苦瓜又长大了多少,还有那几个青翠翠的小番茄红了没有......总感觉太阳还没完全醒盹的时候,做什么都不用急着赶时间,都会带着股慢悠悠的劲儿,就连呼吸都变的缓慢而轻快。
等太阳一点点跃出地平线,天空里的那抹蓝变的浓稠又干净;等晨练的人渐渐散去,楼宇间漫起淡淡的烟火气;等阳光顺着楼宇的缝隙爬上来,空气里的凉意慢慢退去,这一天好像才刚刚开始,不必匆忙,一切都还来得及。
是的,不必匆忙。为孩子们准备好早餐,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几片香软的面包,再搭配个煮蛋和小菜,足以唤醒一天的活力。
这样的早起,不是为了追赶什么,而是想在盛夏的热浪涌来之前,悄悄和生活对坐一会儿,悄悄把那些被烈日晒糊的小确幸拾进心里。
盛夏的正午,时间都走得很慢......
盛夏时节的每一天仿佛都差不多,差不多的热,差不多的闷,差不多的蝉鸣从清晨吵到日暮,热风从东南跑到西北。
待太阳爬到头顶,天空就变得直白起来。柏油路被晒得软塌塌,两侧的玉米地泛着油亮的绿,这一切比空调风更让人觉得是夏天。
响同学暑假回来,便急切的回老家看望最疼爱她的姥姥姥爷。
车一拐进门口的巷子,就看见站在门楼阴凉里张望的老爹老妈。还未停稳车子,老妈便几步来到车边,“可算来了,路上堵不堵?” 她拽着女儿的胳膊,在她手背上轻轻拍着,“又瘦了,又瘦了,”“快进屋里去,刚切好西瓜了,还有煮好的玉米。”
女儿弯腰搂着姥姥的肩膀,笑着轻声说:“姥姥,我没瘦,我一定是又长高了,你看.....”说着,她就双脚并齐,立正站好,调皮的举起右手对着姥姥姥爷打了个敬礼。“我在学校里都好着呢,同学喜欢我,老师也喜欢我。”此刻,她的脚步放慢了不少,声音也比平时又柔软了几分。
中午,一家人围着一桌子浸着烟火气和浓浓爱意的家常饭菜,听着老爹老妈不停的问:“在学校能不能吃饱?”“那边热不热?”“学习累么?”“来回坐车有没有同路的......”女儿一边认真回答着,一边讲着学校园里的事情:参加的各种社团活动,超级崇拜的美女导师,优秀的学长,可爱的舍友......窗外的蝉鸣一阵高过一阵,阳光透过纱窗洒在每个人的脸上。
这个盛夏的正午,连时间都放慢了脚步,仿佛每一声嘀嗒里都藏着最实在的想念。那想念是母亲掌心里氤氲出的玉米香,是父亲心头混着泥土味道的惦念,更是祖孙之间跨越数百里的绵绵牵挂。
盛夏的午后总是任性的。
天空任性,太阳任性,风任性,雨任性,生长也任性。
前一刻还万里无云,下一秒乌云就像被打翻的墨汁,在天际边迅速晕染开来,雷声也随之从远处滚滚而来。等到雨点儿砸下来时,天空便成了被打翻的墨池,乌云在上面翻涌,闪电偶尔劈开一道亮缝,打亮砸落地上的雨点。
这场猝不及防的雨,冲淡了盛夏午后的炽热,也把窗外的蝉鸣浇的低哑了几分。待雨点渐轻渐小,女儿便拎着马扎,和姥姥姥爷一起坐到廊檐底下。此刻,雨下的轻柔,院子里那几株刚刚被暴雨压弯了腰的百合,已然开始舒展身姿,重新站了起来。原来,经过这场猛烈的冲刷,百合已悄悄地将根须扎的更深了。人生的雷雨何尝不是如此?那些铺天盖地而来的挫折和磨难,往往都是让生命得以深深扎根的契机。就像这百合在风雨中弯下的腰,不是屈服,而是为了更好的扎根,等雨过天晴,挺起身躯时,每一片舒展的叶片都带着坚韧的底气。
女儿看着百合上新抽出的嫩芽,惊喜的说:“它们好像又长高了!”
“不出几天,它们就开花了,还会开得更旺呢。”姥姥满含期许,喃喃的说着。
“是啊,我们人也一样,年轻时候撞过的南墙,摔过的跟头,到后来都会成为人生路上的垫脚石,让我们站得更稳,走的更远。”一旁的姥爷语重心长的说,眼里满是慈爱与鼓励,仿佛在告诉她,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去好好珍惜。
雨丝渐渐变成了雾,洒在百合鲜嫩的叶片上,缓缓凝聚,一点一点汇聚成一个圆圆的水珠,女儿见状连忙伸手接住,那水珠在她手心里轻轻滚动,折射出天边初绽的微光。
原来,那些曾让我们狼狈的挫折,终会在时光里折射出成长的光芒!
盛夏的傍晚是霞光与晚风共舞的温柔。
当夕阳的余晖洒落,百合的嫩芽被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在晚来的风里轻轻摇曳出一院子的温柔。
告别老爹老妈,踏上返程的路。后视镜里的身影渐行渐远,像两株守在原地的老树,根须牢牢扎在这片土地上,枝丫却伸向了我们远去的方向。
身后的村子慢慢变成了一帧背景,而两棵老树的影子却在我心里却越来越清晰,这一刻,忽然懂得了什么是“力量”?力量是爹妈站成的大树,无论我们走多远,回头时总能看见那份稳稳的牵挂和惦念;是他们明明盼着儿女常伴左右,却总说“家里都好”的口是心非;是他们把“不用惦记”说了千遍,却在无数个清晨或夜晚,等着电话里的只言片语;是他们把岁月的风霜都藏进皱纹里,把所有的晴朗都留给了我们......
原来这力量从不是轰轰烈烈的支撑,而是他们用一生的沉默和守望,在我们心里种下的根,这根悄悄盘结、蔓延,悄悄长成我们远行时脚下最坚实的那块土地。晚霞的最后一抹余晖落在车窗上,给这趟归途镀上了一层淡淡的温柔。
此刻,晚风轻拂,携着夏日特有的温热和田野的芬芳入怀,一颗心被温暖紧紧萦绕,又慢慢沉静。这温暖陪伴着我们一路平安抵达,陪伴着我们安然入梦,又陪伴着我们沐着朝阳走过工作日的街巷,走在回家的路上......
我知道,等下次归来时,定能看见满院的百合像此刻的霞光一样热热闹闹地绽放。
盛夏的夜晚,是蝉鸣和星光交织的静谧。
褪去了白天的燥热,夜把整个夏天从清晨到日暮的故事,都轻轻拥入怀里。
此刻,月光如水,洒满了整个小院,给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轻述着白天未尽的故事,关于家,关于爱,关于梦想,关于坚持,关于拾起,关于放下。
如果说,盛夏的早起是天赐的清凉,而盛夏的夜晚则是心灵的慰藉,让我在这宁静的夜里,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这声音里有对过往岁月的感慨,有对当下生活的珍惜,更有对未来日子的期许。这声音引领着我,穿过岁月的长廊,回望一路走来的时光,每一次的归来和离去,每一次的欢笑与惆怅,每一滴泪水和汗水,都如此珍贵,如此值得铭记。
夜,渐渐深了,蝉鸣也渐渐稀疏,但心中的那份静谧与美好却挥之不去,那些没说出口的牵挂,那些藏在心底的期盼,还有偶尔冒出来的遗憾,都在这寂静夜里变得更加笃定而柔软了。
盛夏,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日子有风雨亦如常。愿我们都能在寻常日子里,也淡然,也宁静,也坚韧,也欢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