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综合新华网、央视网7月27日最新消息: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大会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其中中国总理26日在会议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并公开宣布了中国的一个大动作——提出成立一个全球人工智能组织,打算把总部设在上海。中国政府的这一倡议,经与会的全球媒体传播迅速成为全球焦点。
经笔者志清梳理,全球各大媒体的重磅报道,普遍聚焦于:中国政府提议成立这个世界人工智能组织及打算把该总组织总部设在上海,是中方主要考虑了四点:第一,这个想法是基于多边主义的原则,经过多国协商后形成的;第二,实际上也是回应了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弥补数字和智能方面的差距可真是个紧迫事儿;第三,这个倡议意在让人工智能走向更公平友善的方向,推动技术善用,这是中国希望这个组织能传递的价值观念。第四,中国是当今世界人工智能领域,唯一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双雄”,而上海则是中国人工智能最发达的中心,具有综合“区位优势”。
笔者志清特别注意到,世界各大主流媒体报道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即7月26日在上海举行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中国提出的上述倡议,既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又有些出人意料。因为就在几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个叫“天才法案”的新法案。该法案原本叫“美国人工智能法案”。但特朗普觉得“人工智能”这个词太low了,太低级,要强调“天才”,所以直接把名字改成了“天才法案”。
各国主流媒体普遍分析,特朗普推出的这个所谓“天才法案”,基本就是想打造一个由美国牵头的人工智能国际格局,搞得让全球都得按美国的标准走,讲究尊美国、以美国为尊。至于在上海举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国的做法明显是在呼吁世界各国齐心协力,成立一个更加公平合理、透明公开的“全球人工智能联盟”,旨在让全球人工智能的成果真正造福全人类。可见“美中双雄”在发展人工智能上的思路有本质不同:美国主张“美国独霸”&中国主张“全球多极化共推共享”!
笔者志清认为,为什么中国政府要提倡搭建这样一个全球人工智能组织并考虑将该组织机构设在中国上海,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归结起来,也就四点:
一一第一,如同中国政府说的,这是在多边主义框架下发起的一个倡议。因为目前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搞的,全是想形成一家独大的格局,结果让其他国家都很不满。大家都清楚,眼下的人工智能基本上就两个国家在角逐——中国和美国。如果美国单方面推进,那就是把其他国家变成它的“高科技殖民地”,这事儿他人不愿意接受。所以,有中国这个能和美国媲美的国家站出来带头,从多边合作的角度,成立一个公平的国际组织,大家对话协商,共同努力,就可以推动技术的扩散和共享。那也是为什么中国政府要倡议建立这个全球人工智能组织,起个带头作用的原因——显摆旗帜。
一一第二,中国政府明确表示,这次提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组织,主要是回应南方国家的呼声,同时也是为了缩小数字和智能方面的差距。一直以来,西方国家之所以能保持领先,主要靠军事力量强大、经济影响力大,再加上科技实力居于核心地位。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迈入信息时代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如果某个国家在这场竞争中落后,可能会再次变成“科技的附庸”。美国企图通过天才法案,明显意图巩固自己的科技霸权,继续影响和控制其他国家。南方国家(泛指全球发展中国家)对此感到很焦虑。要是真让美国的野心实现,“全球南方”的国家就再也没有出头的希望。中国愿意站出来成立这个组织,实际上也是帮南方国家弥补人工智能方面的差距,给它们寻得一条共同发展的路。
一一第三,中国明确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目的,是帮助人类过上更美好的日子,而不是变成奴役其他人的工具。中国政府这个提议,也是符合中国政府历来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局观的。一一第四,中国政府建议组建全球人工智能组织,并建议将该组织总部安排在上海,主要考虑到,上海这座城市作为超一流国际化大都市,不仅经济、科技、交通都非常发达,而且在人工智能创新、开发、应用、管理、治理诸方面的业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都是“有目共睹”的与美国硅谷“并驾齐驱”的“双雄之一”!这也就是,上海在第一时间就能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笔者志清认为总之一句话,中国提出成立世界人工智能组织并建议将该中心的总部设在上海,既是展示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的实力,也是对美国那套唯我独尊、天才法案的有力回应!为此特赋《华清引》为评为观。
魔都七月聚英堂。
世界之窗。
智能人造蓬勃,
推优管共商。
浦江办会众期望。
核心区位高光。
美中争主导,
多极惠南方。
一一2025年7月28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韵新吟》执行主编、2025年《古韵新声》执行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上海新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