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遐想
仲春的一个周末,风轻云淡,阳光明媚。
公园里的广场上,众多家长和孩子,兴高采烈地放风筝。
有的像彩蝶,有的像飞机,有的像老鹰,有的像飞船,有的却像飞天的仙女,风筝的式样有别,大小也不同。
两三岁、三四岁的孩子,大人帮着慢慢放线;稍大一点的孩子,在大人指导下边奔跑边放线,让风筝飞起来;大孩子俨然是放风筝的高手,把风筝向空中一抛,有的迅速奔跑,有的快速转圈,风筝像出笼的鸟儿,迅速地向天上飞去。
形状各异的大小风筝,在微风的吹送下,一只只飞向空中,有的甚至飞得高远得,眼睛只能看到一个小小的黑点。
小孩子跟着大人蹒蹒跚跚,咯咯咯咯的笑声洒满广场,大孩子专注地放线收线,时而发出一声欢叫。
风筝们一个个力争上游,想和鸟儿、飞机一样自由地飞向远方。你看那已经飞到高高的天上的风筝,很想成为天上的云朵自由地游荡。
在和煦的春天里,风筝们在大人小孩的手中放飞春天的遐想,有的想成为飞天女神,去实现千年的梦想;有的想成为宇宙飞船,去傲游深空,探索未知的世界。
一阵大风刮来,一只风筝从孩子的手中挣脱线的束缚,迅疾飞得无形无踪;大多风筝极速地翻转,大人小孩大呼小叫快速收线,很不情愿地从高空降落地面,有的还栽了跟头。
春天是放飞梦想的季节,风筝们都想在这昂扬美丽的春天,在大人小孩的手中来一次快乐的旅行,进行一次自由浪漫的遐想。
阳光正好
三月属阳,阳春三月的太阳是母性的,温柔又善良,把爱向万物无私地播撒。
三月阳光正好,三月的阳光织就了醉人的无限春光。
正是暮春时节,草在阳光的抚爱下欣欣地长,花在阳光的沐浴下灿灿地开。此时的阳光既不暴烈也不刺眼,温暖柔静,像母亲的目光,百般疼爱地抚着儿女们的身体。
阳春三月,风被阳光温暖,一缕缕吹在草木上,像母亲温柔的手轻抚孩子们的面颊,那么亲切,那么温馨,那么柔美,感动得草木蹭蹭地冒芽生叶。
阳春三月,雨被阳光融情,一滴滴浇洒在禾苗、花朵上,像母亲用最适度的水给婴儿淋身,那么温软,那么细腻,那么绵长,感动得桃杏花含苞开放,麦苗茵茵勃勃地长。
阳春三月,俊男靓女最是感激阳光的热情,用迅疾换着青春靓妆的行为来感谢阳光的特别关照和抚爱。
阳春三月好春光。三月的山川,用一片真情回报阳光的恩泽,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化妆品将自己装扮得青春靓丽,呈现出一派山明水秀、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象。
阳春三月,春和景明,是因为阳光正好。
春天的告白书
春,奋力冲破冬的牢笼,想发出一声高亢的呐喊,抖擞起压抑了一冬的精神,舒展开束缚了一冬的筋骨,向天地万物发出内心的告白。但声音还没从喉咙里发出,一股寒潮袭来,使其外感风寒,喉涩目流泪。
南方的太阳疾驰而来给春送上温暖的阳光,东边的和风开着小车来给春以抚慰,天仙们将沐浴的圣水洒下来,让春沐身饮用。
春在暖阳、和风、细雨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精神焕发、心情愉悦起来,展露出了可人的娇容美态。
春铺开诗笺,挥起彩笔,潇潇洒洒开始书写告白书:
我心地善良,我最富有诗情画意,我想把我内心最美的诗和画呈现给大家,但我常常力不从心。
我本性就多愁善感,虽有昂扬的精神和不屈的品格,但因体弱抗不住风寒,给大家的感觉是没有立场,说变脸就变脸。
我虽尽我最大的本领给大家创造花荣叶茂、莺歌燕舞、山川秀美的气象,但因我夹在冬夏交会的档口,常遭它们的侵扰,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遭遇和不愉快的心情,都不是我之本愿,希望得到大家的谅解。
我和大家一样,心里有美好的理想,也想把自己最美丽的一面呈现给大家,但风雨常将我打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不遭遇这些磨难,我哪能给大家奉献出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大好风光……
读着春天的告白书,我内心又一次自省起来。
柳弄春柔
春风是一个天然孵化器,大地上的一切植物都在它的孵化中发育生长。
小草、柳芽、桃杏花苞多像孵化的小鸡,悄悄啄破硬壳,睁开眼睛、露出小嘴。
小草,像是在一夜之间全被叫醒上路的孩子,嫩皮嫩肉,探头探脑的,不知不觉,远处已是满眼的草色。
柳芽刚顶破枝头还带着毛茸茸的鹅黄,转眼间,细叶已将枝条柔摆起来。
那桃树、杏树枝头的花苞,一个个竞赛似的撅起小嘴,给嫩柳吹起喇叭。
春雨还躲在春阳的后边,柳丝已经弄春柔了。你看,那满树青春的垂枝,多像女孩子的秀发,丝丝垂落,轻轻披拂,使春洋溢青春的朝气。
柳弄春柔,河岸、湖堤、道旁、山梁上,处处柳色青青,摇曳披拂,招引得燕子绕丝呢喃,黄鹂穿柳歌吟,使春出现一派灵动的气象。
一场春雨,给了柳更多柔情。雨丝缠绵着柳丝,使柳弄春柔的激情更加澎湃。
一场繁闹的春事即将到来。
清明祭
不是老天喜欢在清明时节雨纷纷,是思念的泪早注满眸子。
祖先们用奔泻的泪将祭品、纸钱、香火、茶酒祭献在故亲们坟头的方式,表达对列祖列宗浓浓的追悼缅怀心情,就已经注定这个特殊的日子,就是根脉的延续,就是血缘的认同,就是家风家教、宗族文化的传承。
这便是清明祭,这便是清明祭的意义,这便是清明祭的文化意蕴。
正由于有这千百年绵延不断的清明祭,才让华夏儿女知道我从哪里来;正由于有这千百年泪雨交融的清明祭,才让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知道我们要到哪里去;正由于有这千百年的香火接续,才让每一个血脉相连的人知道自己生命的源头,并用生命守护好我们的根,传承并发扬光大我们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文明。
清明祭,让我们走出家门,到祖先的大殿去,到烈士的陵园去,到故亲的墓地坟院去,献上一束鲜花,点上一炷清香,焚烧几摞纸钱,奠上一杯酒茶,让从心底奔涌的泪水化作倾盆雨,来表达对祖先的真诚思念。
清明祭,祭的是亡人,表达的是活人的心意,接续的血脉香火,传承的是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老的精神文明。
又到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我们沐手沐心,都去进行一场虔诚圣洁的清明祭。
隐匿的风华
山有山的气韵,水有水的风华。
探险者,都在冒险寻找别人未曾探险看到的最险处的风景;观景者,都想观赏到那无人问津的隐匿的景观。
山再平凡,也有你未发现的独特风景;水再无名,也有你未曾知晓的秘密;再平庸的人,他(她)的身上也会有别人所不具有的能力。
人们常羡慕神童的早熟与天赋,也常惊叹大器晚成者的成功和毅力,却常忽略那些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风华,忽略山水隐匿的景致。
世上有许许多多隐匿的风华,我们或许永远找不到、看不见,但不影响我们对它的想象和期待。隐匿的风华,就是我们心中的诗与远方。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能力超凡的人,但他们从不显山露水,虽不排除个别虚伪者,但大多并非有意谦虚,而是他们的为人处世方式和态度就是如此,当遇到难以处理的事情的时候,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就会显示出来。你是否发现,真正隐匿风华的人,个个都是大智若愚者?!
观山赏水,若能观赏到隐匿的风华,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幸事;在我们的日常交友中,能交到真诚厚道的隐匿风华的人,我们当加倍珍惜,并以他们为师,学习那既不虚伪,又不过分谦虚隐匿风华的高超艺术。
尤屹峰,宁夏西吉人,退休高中语文特级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散文学会、宁夏作家协会、宁夏诗词学会、宁夏楹联学会会员。创作并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千余篇首。出版教学论著《诗意语文教学观》、散文诗集《飞泻的诗雨》、古体诗集《古韵新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