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巴黎重逢
巴黎的雨像一首忧郁的诗,绵绵不绝地下了三天。林悦坐在蒙马特高地的一家小咖啡馆里,望着窗外湿漉漉的街道。抵达巴黎已经一周了,她依然像个迷路的孩子,每天除了去语言学校上课,就是在街头漫无目的地游荡。
咖啡已经凉了。林悦翻开素描本,开始画窗外的街景——一个老人牵着狗在雨中行走,伞被风吹得东倒西歪。这是苏雯送她的素描本,已经用掉了小半本。
"小姐,需要续杯吗?"服务员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问道。
林悦点点头,用法语结结巴巴地回答:"Oui, merci."这是她目前掌握的不多的几句法语之一。
服务员微笑着离开,林悦继续画画。突然,她的笔尖停住了。街对面画廊的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收伞。那个侧脸,那个身形...不可能,一定是她眼花了。
男人转过身来,林悦的素描本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三年了,那张脸她永远不会认错——徐谦,她的初恋,那个被父亲"送"到欧洲的戏剧社学长。
服务员捡起素描本递给她:"小姐,您没事吧?"
林悦接过本子,手微微发抖:"没事,谢谢。"
再抬头时,徐谦已经走进画廊。林悦犹豫了几秒,抓起背包冲进雨中。她必须确认那是不是他,必须知道这三年他过得怎么样。
画廊里正在举办一个小型摄影展。林悦悄悄跟在徐谦身后,心跳如擂鼓。他比三年前更成熟了,下巴上留着精心修剪的胡茬,眼角有了细纹,但那双明亮的眼睛一点没变。
"Excusez-moi," 一个工作人员拦住林悦,"Votre billet, s'il vous plaît?"
林悦茫然地看着她,完全听不懂。徐谦闻声回头,目光落在林悦脸上。他的表情从疑惑变成震惊,最后定格在难以置信上。
"林...悦?"他用中文问道。
这一刻,林悦的眼泪夺眶而出。所有的伪装,所有的坚强,在这个曾经深爱过的男人面前土崩瓦解。
"是我。"她轻声回答。
徐谦带她去了附近的一家安静酒吧。三年未见,两人之间横亘着太多未说出口的话和无法愈合的伤口。
"你父亲知道你来巴黎吗?"徐谦终于打破沉默。
林悦摇摇头,露出腕上的疤痕:"我逃出来的。一周前。"
徐谦盯着那道疤,脸色变得苍白:"他逼你做什么了?"
"订婚。和一个我根本不认识的人。"林悦苦笑,"和你的剧本很像,不是吗?"
徐谦的手指紧紧握住酒杯:"你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对吗?"
"只知道父亲给了你一笔钱,让你永远离开中国。"林悦低头,"我不知道具体..."
"一百万欧元。"徐谦的声音冰冷,"条件是永远不见你,否则就收回我父母的房子和养老金。你知道我父亲刚做完心脏手术,母亲有糖尿病..."
林悦捂住嘴。她知道徐谦家境普通,但没想到父亲会用这种方式威胁他。
"我拒绝了。"徐谦继续说,"然后你父亲展示了更多'证据'——我父亲手术中使用的进口药物未经正规渠道,属于走私;我母亲任教的小学用地违规...任何一条都足以毁掉他们。"
雨打在酒吧的玻璃窗上,像无数细小的敲门声。林悦感到一阵眩晕,父亲的手段比她想象的还要卑劣。
"后来呢?"她轻声问。
"我妥协了。"徐谦苦笑,"但有个条件——钱我一分不要,只要他保证不伤害我父母。我靠奖学金和打工读完硕士,现在在索邦大学读戏剧学博士,偶尔给画廊做策展助理糊口。"
林悦看着眼前这个骄傲的男人,三年来他一定吃了很多苦,却从未向父亲低头要过一分钱。
"对不起..."她哽咽道。
"不是你的错。"徐谦摇头,"你手上的伤...是因为我?"
"不全是。"林悦擦掉眼泪,"是因为我自己不够勇敢。但现在我想改变了。"
她拿出素描本,给徐谦看这些天的画作——街头的流浪艺人,地铁里相拥的情侣,咖啡馆孤独的老人...每一幅都充满情感和生命力。
"你画得真好。"徐谦真诚地说,"比以前进步太多了。"
"因为现在画的是真实的生活。"林悦微笑,"我在学艺术治疗,想帮助那些和我一样被困住的人。"
两人聊到深夜,像老朋友一样分享这三年的经历。徐谦没有问林悦住在哪里,什么时候回国,仿佛知道她此刻最需要的就是不被追问的自由。
分别时,雨已经停了。巴黎的夜空露出几颗星星。
"明天有个自闭症儿童的艺术工作坊,我当志愿者。"徐谦在便条上写下地址,"有兴趣来看看吗?"
林悦接过纸条,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指,一阵熟悉的温暖传来:"好。"
回到租住的小公寓,林悦辗转难眠。她拿出手机,想给苏雯发消息,又怕连累他们。最终,她只是拍下今天的素描,发到新注册的社交媒体账号上,配文:"巴黎的第一场雨,和意外的重逢。"
第二天清晨,林悦被手机提示音吵醒。那条动态下有几十条留言,大多是赞美画作的。但有一条私信让她坐直了身体:
"林小姐,我是《欧洲艺术评论》的编辑,您的素描非常有感染力。我们正在策划一期'城市速写'专题,能否刊登您的这幅作品?稿酬500欧元。"
林悦反复读着这条消息。500欧元,相当于她半个月的房租。更重要的是,这是她第一次靠自己的能力赚钱,而不是花父亲的钱。
她回复了同意,然后仔细梳妆,准备去见徐谦。这一次,她要以全新的身份出现在他面前——不是林氏集团的千金,而是一个独立生活的艺术家。
第十四章 辞职信
赵志强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辞职信模板,手指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按不下去。窗外,夏末的阳光照在办公楼前的国旗上,红得刺眼。
"老赵,科长找你!"同事的喊声打断了他的思绪。
科长办公室里,那个秃顶的中年男人正阴沉着脸翻看文件:"赵志强,听说你要办画展?"
赵志强心头一紧:"是的,十月份在'城市边缘'画廊。"
"上班时间别总想着这些没用的。"科长冷哼一声,"最近你工作态度很有问题,报表错了好几次。"
赵志强攥紧拳头。那些所谓的"错误",不过是格式上的微小偏差,根本不影响内容。科长分明是在刁难他。
"我会注意的。"他低声说。
"还有,"科长推过来一份文件,"下周开始你接手小李的客户,他升职了。"
赵志强翻开文件,心头火起。小李比他晚入职十年,现在居然成了他的上级?更过分的是,科长还要他接手小李的工作量,这意味着更多的加班,更少的画画时间。
"有问题吗?"科长挑眉。
"...没有。"
回到座位,赵志强删掉了辞职信模板,新建一个文档,开始敲打:
"辞职申请
尊敬的领导:
本人赵志强,因个人职业规划原因,申请辞去目前职务..."
每个字都敲得坚定有力。四十六岁辞职追求艺术梦想?在旁人看来或许很疯狂。但自从画展消息公布后,已经有三位收藏家表示对他的作品感兴趣,开出的价格相当于他半年的工资。
更重要的是,儿子小杰现在每晚都跟他学画画,父子关系比过去十年任何时候都要亲密。王丽虽然担心家里的经济来源,但看到丈夫和儿子共享的热情,也慢慢转变了态度。
写完辞职信,赵志强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背负二十年的重担。他点击打印,然后拿起手机给齐明发了条消息:"我决定辞职了。"
齐明秒回:"恭喜!什么时候办手续?"
"今天交信,一个月后离职。"
"太好了!正好跟你说,下个月有个国际策展人来参观你的展览,是从伦敦来的,特别关注素人艺术家。"
赵志强的心跳加速。国际策展人?这完全超出了他最疯狂的想象。
下班回家,赵志强把辞职信放在餐桌上。王丽看到信封上的字样,手微微发抖:"老赵,你真的决定了?"
"嗯。"赵志强搂住妻子的肩膀,"画廊预付了部分策展费,加上之前卖的两幅画,够我们撑半年。如果展览成功..."
"如果不成功呢?"王丽忧心忡忡地问。
"那我就去找别的工作。"赵志强坚定地说,"但我必须试一次,丽丽。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活着。"
王丽望着丈夫闪亮的眼睛,慢慢点头:"只要你开心就好。我可以多做点家教补贴家用。"
小杰从房间探出头:"爸,我同学说在杂志上看到你了!能给我签名吗?"
一家人都笑了。这一刻,赵志强觉得自己的决定无比正确。
周末,赵志强照例去齐明的画室学习。推开门,他惊讶地发现齐明正在收拾画具,苏雯则在整理行李箱。
"你们要出门?"赵志强问。
"苏雯被选中参加一个国际艺术教育交流项目,去芬兰三个月。"齐明解释道,"我陪她去,顺便采风。"
"那我的展览..."
"放心,我们一定赶回来。"齐明拍拍他的肩膀,"而且林悦介绍的那个法国画廊主也会来,他很看好你。"
赵志强有些失落。这两个月来,齐明不仅是他的老师,更是精神支柱。现在突然要独自面对展览筹备,他感到一阵恐慌。
似乎看出他的担忧,齐明递给他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这是我这些年的创作心得和展览经验,你拿去参考。"
笔记本沉甸甸的,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齐明的思考和技巧,还贴了许多小样和草图。这份礼物比任何金钱都珍贵。
"齐明,我..."赵志强哽咽了。
"你早就不需要老师了,赵哥。"齐明微笑,"你现在需要的是自信。你的画有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这是谁也教不来的。"
离开画室时,赵志强的步伐比来时坚定了许多。他不再是那个畏首畏尾的办公室职员,而是一个即将举办个展的艺术家。这个身份转变,他需要时间去适应和拥抱。
回到家,赵志强把齐明的笔记本小心地放在书桌上,然后拿出自己的作品集开始筛选。二十幅参展作品,他必须选出最能代表自己的。
小杰悄悄走进来,放下一杯热茶:"爸,我能帮你什么吗?"
赵志强想了想:"帮我给每幅画起个名字吧。你文笔比我好。"
父子俩头碰头地翻看画作,讨论每幅画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小杰起的名字出乎意料地贴切——《午后的阳光》是王丽在厨房切菜的样子;《困兽》是办公室窗外的视角;《归途》则是晚高峰地铁上疲惫的上班族...
夜深了,小杰已经回房睡觉。赵志强独自坐在书桌前,拿出辞职信又读了一遍。明天,他就要把这封信交给人事部,正式开启一段未知的旅程。
恐惧吗?当然。但更多的是期待——就像他画中那些望向窗外的眼睛,终于要亲自触摸那个广阔的世界了。
窗外,一轮满月挂在天空,明亮得像是特意为他点亮的路灯。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