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今日将为大家介绍的,是声名远扬的鹳雀楼。它又名鹳鹊楼,静谧地坐落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镇。

在华夏建筑的漫长历史中,鹳雀楼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湖北武汉雄伟壮丽的黄鹤楼、湖南岳阳庄严肃穆的岳阳楼,以及江西南昌典雅大气的滕王阁,一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楼。
历史渊源
其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可一路追溯到北周时期。彼时,为了满足军事防御的迫切需求,宇文护精心布局,在蒲州西面的黄河东岸,耗费心力建造了一座戍楼。这座戍楼,最初的功用便是作为军事瞭望台,而它,正是鹳雀楼的原始雏形。
然而,历史的风云变幻无常,在金元光元年(1222年),蒙古大军如潮水般凶猛攻打蒲州古城。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金军守将侯小叔为了尽可能延缓敌兵攻城的步伐,无奈之下,只得忍痛下令焚毁鹳雀楼以及周边的诸多军事设施,就这样,鹳雀楼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
时光流转,直到1997年12月,在各方的努力下,鹳雀楼得以开启重建之旅,并于2002年10月1日正式以崭新的面貌对外开放,重新迎接八方来客。

外观结构
鹳雀楼整体呈现出高台式十字歇山顶楼阁的独特造型,从外观上看,它有着3层4檐的精巧设计,而内部实则拥有6层丰富的使用空间,并且贴心地设有电梯和楼梯,方便游客上下。
这座楼阁清晰地分为台基和楼身两大部分,总高度高达73.9米,在四大名楼之中拔得头筹,成为最高的一座,同时也是中国众多仿古建筑中极为精致的代表之作。

彩画艺术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油漆彩画采用了国内已然失传的唐代彩画艺术。这一珍贵的艺术形式,在国家文物局专家们不辞辛劳的考察与全力抢救之后,经过重新创作设计,得以在鹳雀楼上重现光彩。
正因如此,鹳雀楼成为国内唯一一座采用唐代彩画艺术恢复的唐代建筑,其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景区环境
整个景区占地面积十分广阔,楼前的鹳影湖别具一格。该湖呈东西走向,从空中俯瞰,其平面形状恰似一只鹳雀展翅飞翔之状,它是人工精心打造的湖泊。

湖中心,一座三孔拱型石桥横跨而过,远远望去,仿若鹳雀的鸟背,造型独特而又充满意趣。广场之上,精心布置的人文布景星罗棋布,处处彰显着浓厚的文化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从景区大门乘坐电瓶车,只能抵达鹳影湖,游客必须悠然走过湖上的拱桥,方能最终到达鹳雀楼,这一游览路线也为游客增添了不少别样的乐趣。

文化价值
鹳雀楼之所以闻名天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唐代诗人王之涣那首流传千古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短短二十字,意境高远,一诗便让鹳雀楼声名远扬。
它以独特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黄河文化为坚实根基,营造出“上下五千年,放眼看世界”这般大气磅礴、意境深远的氛围。
楼内每层都有着不同的主题,如第一层“千古绝唱”,这里陈列着主体硬木彩塑《中都蒲坂繁盛图》以及精美的欧塑壁画,让人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往昔的繁华;第二层“源远流长”,全方位展示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蒲坂大地丰富多彩的人物故事传说,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变迁;第三层“亘古文明”,生动呈现古河东地区的工艺流程,让人们得以一窥古代文明的璀璨光芒。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