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春城,清风送爽,暖意融融。7月26日上午9时30分,长春文庙大讲堂内市民冒雨前来,一场浸润人心的思想盛宴在此拉开帷幕。哈尔滨工业大学特邀客座教授、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原校委委员王健教授,以《从我市领导干部“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行动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为人民服务的党》为题,用生动的讲述、鲜活的案例,为现场听众勾勒出一幅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动人画卷。
一堂课里见初心:解码“为人民服务”的深层密码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王健教授的讲解开篇即点题。作为深耕中共党史研究数十年的专家,他既有深厚的理论积淀,更有对基层实践的深刻洞察。课堂上,他从长春的昨天讲到今天,从共和国长子的工业荣光谈到国家供粮大户的责任担当,用一个个具体而微的故事,诠释着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不变初心。
当讲到省委书记黄强以“四不两直”方式检查老旧小区改造时,王健教授的话语充满力量:“绿园区普阳街道的老楼墙皮斑驳,却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焕发新生——这就是‘为人民办实事’最生动的注脚。老旧小区可以老、可以旧,但决不能脏乱差,这句话背后,是共产党人对群众生活品质的深深牵挂。”
从“走遍长春·情暖春城”行动中干部们踏遍街巷的足迹,到基层党员扎根社区解决的“急难愁盼”,王健教授将理论融入实践,让听众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今天的长春大地上,“为人民服务”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化作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改善。
一种作风映初心:从“延安作风”到新时代的担当
“当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课堂上,王健教授重温这段历史,眼中闪烁着崇敬的光芒。他详细讲述了陕甘宁边区“十个没有”的清廉图景,与当年国统区的贪污腐化形成鲜明对比,让听众深切体会到:作风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
而当话题转向今天的长春,王健教授的语调变得昂扬:“黄强书记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基层干部走家串户解决问题,这不正是‘延安作风’在新时代的延续吗?”是的,从延安的窑洞到春城的街巷,变的是时代背景,不变的是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那是深入群众的脚步,是解决问题的担当,是“把群众当亲人”的赤诚。
一片赤诚耀初心:在春城大地上书写新的答卷
“主讲的《信仰的力量》荣获中央党校首届精品课,主编的《旗帜的力量》获中组部、中宣部奖项……”王健教授的履历闪闪发光,但他却说:“最珍贵的‘奖项’,是群众的笑脸。”正如他所言,在长春,在吉林,在祖国大地上,无数共产党员正用行动诠释着信仰的力量。
当讲座接近尾声,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是对王健教授精彩讲解的感谢,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的由衷赞颂。走出文庙大讲堂,细雨滋润着春城的大街小巷,老旧小区里工人师傅们还在忙碌施工,社区服务中心里工作人员正为老人答疑解惑……这一幕幕,不正是“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写照吗?
从延安精神到新时代的实践,从“走遍长春”的脚步到“情暖春城”的温度,我们看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变化都浸透着为民的初心,每一份进步都凝聚着奋斗的力量。
祝福长春!祝福吉林!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党的领导下,必将书写出更加灿烂的民生画卷,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