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回响:一场跨越生死的医患温情
——历时10个月的灭癌围歼战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病房总被病痛的阴霾笼罩。但今天阜新县中医医院的外科病房,扑面而来的却是融融暖意。年逾古稀的张大爷和家属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对查房的医生说:"真不知该如何表达谢意!这一年多来,张院长、您们和团队太辛苦了,科里每一位医生护士的精心照料,我们都记在心里!"
这份沉甸甸的感激背后,藏着一段跨越生死的温情故事。
时间回到2024年9月,张大爷被确诊为乙状结肠癌伴转移性肝细胞癌。在多家医院求医无果后,他怀揣最后一丝希望经人介绍找到了阜新县中医医院张少武院长。张院长高度重视,迅速召集普外科、介入科、内科、腔镜科主任展开会诊。经过细致缜密的检查评估,医院第一时间启动多学科综合诊疗机制,为张大爷量身定制治疗方案。一场集结省城县域专家、多学科协同作战的"灭癌战役",就此拉开序幕。
精准打击:锁定肝转移灶首战告捷
首战由介入科打响,目标直指威胁最大的肝脏转移癌灶。9月29日,在中医医院介入科王主任和管床医生安大夫的精心筹备下,医大二院介入科赵罡教授亲临指导,在CT精准监视下为张大爷成功实施"结肠癌肝转移消融术"。术后张大爷恢复平稳,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为后续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全面围剿:靶向与化疗织就抗癌网络
紧接着,介入科王主任为张大爷制定了规范的化疗与靶向治疗方案。考虑到治疗的精准性,他特意联系沈阳盛京医院肿瘤内科,由张颖教授会诊后,于10月10日启动首次化疗,同步进行的基因检测为治疗指明方向——西妥昔单抗靶向药成为关键"武器"。11月1日,第二次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如期进行,为确保安全,前两次治疗均在医大二院张主任的守护下完成,后续则转至中医院持续治疗。第3次到最后一次化疗安排在中医院完成。令人欣喜的是,今年6月末复查全腹增强CT显示:肝脏未见新发转移灶,原结肠癌病灶显著缩小,治疗取得了预期更好的效果。张大爷整体状态明显向好。
细致排查:内镜下清除潜在隐患
这一步由阜新县中医医院具有丰富经验的内窥镜室赵主任为张大爷进行了细致的肠镜复查。这次检查竟有了意外发现:升结肠存在腺瘤,且已出现早期癌变迹象。针对这一新情况。董洪亮副院长医大附一院专家殷教授,腔镜科赵主任共同制定方案。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由赵主任在肠镜下为大爷先行实施了创伤较小的升结肠腺瘤黏膜剥脱术。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高级别内瘤变,值得庆幸的是,病灶基底及切缘均被彻底清除,未留隐患。
终极攻坚:腹腔镜下根除癌肿老巢
2025年7月,董副院长对张大爷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量身定制了详尽的手术方案。为确保最佳效果,他特别邀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殷主任联合手术,为张大爷成功实施"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目前张大爷恢复良好,生命体征平稳,正满怀期待地迎接康复出院。
从当初被认为"希望渺茫",到如今达到医学治愈标准,张大爷的生命奇迹,是每一位医者倾尽全力的见证。这场跨越10个月的抗癌之战,离不开先进医疗技术的支撑,离不开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更离不开患者与家属始终如一的信任。
这份温暖,始于患者托付生命的信任,敬于医者无微不至的仁心,终于团队精湛卓绝的医术。患者的真挚认可,是对白衣天使们日夜辛劳的最美回馈,更映照出阜新县中医医院医患同心、共抗病魔的动人画卷——这里不仅有对抗疾病的专业力量,更有人性光辉的温暖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