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集 生命的旋律
"冯太太,结果出来了。"
张教授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这个动作让林妍的心沉了下去——医生只有在传达坏消息时才会这样。
"您携带BRCA1基因突变。"张教授递过一份报告,"这种基因突变显著增加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而且...有50%的概率遗传给孩子。"
诊室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异常刺耳。林妍盯着报告上那些陌生的字母和数字,眼前浮现出晨曦咯咯笑着扑进她怀里的样子。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抓紧了包带,指节泛白。
"有多显著?"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携带者70岁前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60%。"张教授语气平和但直接,"不过现在医学进步很快,有很多预防措施..."
林妍只听到那个数字——60%。她的视线模糊了,想起母亲四十多岁就因乳腺癌去世,那时她才上大学。难道这个诅咒要经由她传给晨曦?
"晨曦...需要检测吗?"
"通常建议成年后再做决定。"张教授递过纸巾,"现在重要的是您的健康计划。可以考虑预防性手术,或者加强监测..."
林妍机械地点头,医生的声音渐渐变成了白噪音。她唯一清楚的是:她可能把一颗定时炸弹传给了女儿。
回家路上,林妍绕道去了幼儿园。透过栅栏,她看到晨曦在滑梯上玩耍,阳光照在孩子的卷发上,形成一圈金色的光晕。小丫头不知怎么发现了妈妈,兴奋地挥手大喊:"妈咪!"那声音如此鲜活,让林妍的眼泪终于决堤。
"林妈妈,您没事吧?"老师关切地问。
"没事,只是...眼睛进了沙子。"林妍勉强笑笑,擦干眼泪,"能让我带晨曦早点回家吗?"
牵着女儿温暖的小手走回家,林妍贪婪地感受着每一刻。晨曦叽叽喳喳地说着幼儿园的事,突然仰起脸问:"妈咪哭哭?"
"没有,宝贝。"林妍蹲下来整理女儿的衣领,"妈妈只是...太爱你了。"
"曦曦也爱妈咪!"小家伙响亮地亲了她一下,这个吻湿漉漉的,带着孩童特有的甜香。
冯志远正在工作室录制新歌,听到开门声探出头来:"这么早回来?"看到妻子的脸色,他的笑容凝固了,"怎么了?"
林妍摇摇头,指了指好奇张望的晨曦:"先陪她玩会儿吧。"
直到哄睡晨曦后,林妍才在卧室里崩溃。她蜷缩在床上,把基因检测报告扔给冯志远,声音支离破碎:"我可能害了我们的女儿..."
冯志远读完报告,脸色变得苍白,但他很快坐到床边抱住妻子:"不,你没有害任何人。这只是...一个可能性。"
"60%的可能性!"林妍抽泣着,"而且可能已经传给了晨曦。我妈就是这样走的,现在轮到我了,然后..."
"嘘..."冯志远轻抚她的背,"还记得周叔笔记本里写的话吗?'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如何活每一天'。"
他下床从书架上取下那本已经泛旧的笔记本,翻到一页念道:"'我们无法选择拿到什么牌,但可以选择如何打这副牌。'"
林妍抬起泪眼:"可这是晨曦的人生啊!她还那么小..."
"所以我们更要教会她看开的快乐。"冯志远坚定地说,"不管未来如何,我们都能教她珍惜当下,活得充实。"
那晚,他们相拥而眠,像暴风雨中的两艘紧靠的小船。半夜,冯志远悄悄起身,来到晨曦的房间。月光透过窗帘,照在女儿熟睡的小脸上。他轻轻抚摸孩子的卷发,突然注意到床头柜上有什么在发光——是林妍不知何时放在那里的圣母像小挂件,她外婆留下的遗物。
冯志远跪在儿童床前,第一次认真祈祷。他不是信徒,但此刻愿意向任何可能存在的神明祈求:请让我的女儿平安快乐。
第二天早餐时,林妍宣布了一个决定:"我要做预防性双乳切除手术。"
冯志远的叉子停在半空:"你确定?"
"确定。"林妍的眼神坚定起来,"我想尽可能陪晨曦久一点。而且..."她声音低了下去,"如果有一天她也要面对这个选择,我想做个榜样。"
冯志远握住她的手:"我支持你。不过,要不要先听听张教授的建议?"
咨询过后,张教授建议采取阶段性方案:先每半年做一次核磁共振检查,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四十岁后再考虑预防性手术。
"医学在快速发展。"张教授鼓励道,"也许再过几年就有更好的选择。重要的是不要被恐惧支配生活。"
这个折中方案让林妍稍微轻松了些。她开始更认真地记录"成长感恩日记",不仅为晨曦,也为自己和冯志远。每天睡前,全家都会分享一件当天感恩的事,成为一个小小的仪式。
"今天感谢幼儿园的小兔子让晨曦开心。"
"感谢邻居送的有机蔬菜。"
"感谢冯志远的新歌让我洗碗时不觉得累。"
简单的感恩练习像一剂良药,渐渐冲淡了基因阴影带来的焦虑。生活重新回到轨道上,直到一个新的惊喜出现。
晨曦一岁半那天,冯志远在工作室弹奏《小星星》,突然听到一个清脆的音符——晨曦不知何时爬到了他放备用吉他的角落,小手拨弄了一下琴弦。
"想玩吗,小宝贝?"冯志远把女儿抱到腿上,握着她的手指教她拨弦。
令他震惊的是,晨曦竟然尝试模仿他刚才弹奏的旋律,虽然手指还不够协调,但音准出奇地正确。冯志远换了几个简单的音符,小家伙很快又模仿出来。
"妍妍!快来!"他激动地喊道。
接下来的几周,晨曦的音乐天赋越来越明显。她能记住简单的旋律,分辨不同的和弦,甚至开始咿咿呀呀地跟着唱歌。最神奇的是她对节奏的敏感——无论多复杂的节拍,只要听一两遍就能用拍手或跺脚重现。
"这太不可思议了。"梁文昊来访时亲眼目睹后惊叹,"她绝对有绝对音感!你们应该考虑专业培养。"
这个建议让冯志远和林妍陷入沉思。当晚,等晨曦睡着后,他们坐在院子里喝茶讨论。
"我查了资料,音乐神童通常需要从小系统训练。"林妍忧心忡忡,"但那么小的孩子,每天练琴几小时会不会太..."
"我也在担心这个。"冯志远望着星空,"音乐应该是快乐的表达,不是负担。"
"但如果真是天赋,不培养是不是浪费了?"
冯志远摇摇头:"记得周叔说的吗?'人生不完美,尽量快乐活'。我宁愿晨曦当个快乐的业余爱好者,而不是痛苦的天才。"
最终他们决定顺其自然——继续在家玩音乐游戏,等晨曦再大些让她自己选择。这个决定让梁文昊大失所望,但冯志远很坚定:"如果她真热爱音乐,早晚会找到自己的路。"
初夏的一个下午,冯志远正在花园除草,手机突然响起。是晨曦幼儿园的老师。
"冯先生,今天课上讲到小动物生命周期时,晨曦突然问'爸爸妈妈会死吗'。"老师的声音有些尴尬,"我们按常规回答了,但她似乎很不安..."
冯志远的心揪了一下。他谢过老师,提前去接了晨曦。回家的路上,小丫头异常安静,紧紧抓着他的手指。
"听说你今天问了老师一个问题?"冯志远轻声问。
晨曦点点头,大眼睛里满是忧虑:"爸爸会像小白兔一样死掉吗?"原来幼儿园养的小兔子前几天死了,老师借此讲解生命循环。
冯志远把女儿抱到花园的茉莉花丛前,指着那些凋谢的花朵:"看,花儿会凋谢。"然后又指向新开的花苞,"但新的花又会开。生命就是这样,宝贝。"
"爸爸也会开新花吗?"晨曦天真地问。
冯志远笑了:"不,但爸爸的爱会一直在你心里,就像周明德爷爷的爱一直在爸爸心里一样。"
这个回答似乎满足了小家伙。她很快跑去追蝴蝶,把沉重的哲学问题抛到脑后。但当晚,冯志远和林妍却陷入了深谈。
"我们是不是该更诚实地面对这些话题?"林妍靠在丈夫肩头,"毕竟...我的基因问题,你的癌症经历..."
冯志远轻抚她的头发:"诚实不等于残酷。我们可以教她珍惜生命,而不必过早背负死亡的恐惧。"
他们决定用花园作为生命教育的课堂——观察四季更替,种植新的生命,纪念逝去的小动物。在这个过程中,晨曦逐渐理解了凋零与重生的自然循环。
七月,梁文昊带来一个激动人心的提议:将冯志远的歌曲改编成儿童音乐剧,在全国巡演。
"有个条件。"梁文昊搓着手,"制作方希望你们全家参与宣传,分享你们的抗癌故事和育儿理念。报酬相当丰厚。"
这个提议让夫妻俩既心动又犹豫。当晚,他们坐在晨曦床边讨论,看着女儿熟睡的小脸。
"影响力越大,帮助的人越多。"林妍理性分析,"而且收入可以保障晨曦的未来。"
"但我们的隐私呢?晨曦的童年呢?"冯志远担忧道,"记得我们搬来郊区是为了什么?"
争论持续到深夜,最终他们达成妥协:接受音乐剧创作,但限制宣传曝光度,坚决保护晨曦的隐私。梁文昊虽然失望,但尊重了他们的决定。
音乐剧创作过程意外地治愈。冯志远将《看开的快乐》改编成适合儿童理解的版本,加入互动元素。林妍则负责设计配套的健康食谱。最令人惊喜的是,晨曦成了最佳试听员——她的反应是最真实的质量检测。
"如果曦曦坐不住,说明那段太无聊;如果她跟着跳,就是成功。"冯志远笑着对制作团队说。
初秋,晨曦两岁生日这天,冯志远和林妍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他们在周明德生前种下的茉莉花前摆好三把椅子,把睡眼惺忪的晨曦抱出来。
"宝贝,今天是你两岁生日。"冯志远拿出一个迷你吉他模型,"这是爸爸送你的第一把吉他。"
林妍则捧出一本精美的笔记本:"这是妈妈送的'成长感恩日记'。等你学会写字,就可以像爸爸妈妈一样,每天记录感恩的事。"
晨曦迷迷糊糊地接过礼物,突然指着茉莉花丛:"花花给周爷爷?"
夫妻俩惊讶地对视——他们从未直接告诉过孩子花的故事。冯志远眼眶发热:"对,花花是周爷爷留给我们的礼物。"
"就像你是爸爸妈妈的礼物。"林妍亲吻女儿的额头。
晨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突然用小手拨了一下小吉他的琴弦,发出清脆的声响。然后她指着林妍的笔记本,奶声奶气地说:"谢谢爸爸,谢谢妈妈,谢谢花花!"
这句自发的感恩让夫妻俩热泪盈眶。冯志远抱起女儿,三人在茉莉花前紧紧相拥。晨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一个温柔的祝福。
那天晚上,冯志远在感恩日记上写道:
"今天,晨曦两岁了。她给了我们最棒的礼物——一个纯真的感恩表达。生命或许充满不确定性,但此刻的温暖是真实的。无论未来如何,我们已经拥有了这么多值得珍惜的时刻。睁开眼睛,看见她们,就很好;闭上眼睛,感恩这一天,就很好。"
窗外,一轮新月高悬,静静地注视着这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家。茉莉花的香气随风飘入,与儿童房里传来的轻柔鼾声交织在一起,构成这个夜晚最动人的旋律。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