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集 不完美的乐章
晨曦回家的第七天,冯志远和林妍的黑眼圈已经深得像烟熏妆。婴儿的作息完全颠倒——白天睡得香甜,晚上则精神抖擞地哭闹不休。
凌晨三点,冯志远抱着哭得小脸通红的晨曦在客厅来回踱步,哼唱了所有会唱的摇篮曲,但小家伙依然不买账。林妍靠在沙发上,机械地摇晃着婴儿摇铃,眼睛半闭半睁。
"要不试试开车带她兜风?网上说很多宝宝一上车就睡。"冯志远声音嘶哑。
林妍摇摇头:"你昨天试过了,管用十分钟。"她伸手接过孩子,"我来吧,你睡会儿。"
"你已经连续抱了四小时了。"冯志远没松手,"你的手腕都肿了。"
"那怎么办?总不能让她一直哭!"林妍突然提高音量,把两人都吓了一跳。
晨曦似乎感受到了紧张气氛,哭得更凶了,小脸憋得紫红。林妍的眼泪夺眶而出,转身冲进卧室,"砰"地关上门。
冯志远呆立在原地,怀中的婴儿哭得撕心裂肺。他机械地走到阳台,初夏的夜风带着茉莉花香拂过脸庞。恍惚间,他又看到了周明德老人——老人指了指他手中的吉他,微笑着消失在月光里。
"对啊,怎么忘了这个..."冯志远轻声自语。
他小心地用背带把晨曦固定在胸前,拿起靠在墙边的吉他。没有刻意弹奏什么曲子,只是让手指随意地在琴弦上滑动,发出不成调的轻柔声响。奇妙的是,晨曦的哭声渐渐小了,睁着泪汪汪的大眼睛好奇地盯着颤动的琴弦。
冯志远继续即兴弹奏,时而加入几个熟悉的旋律片段,但大部分时间只是让音符自然流淌。晨曦的小手在空中挥舞,偶尔碰到琴弦,发出"铮"的一声。冯志远忍不住笑了:"你也想玩吗,小宝贝?"
就这样,父女俩"合奏"了将近一小时,直到晨曦终于在他胸前沉沉睡去。冯志远小心翼翼地挪到沙发边坐下,不敢有大动作,生怕惊醒这个来之不易的睡眠。
天蒙蒙亮时,林妍红着眼睛走出卧室,看到丈夫抱着孩子在沙发上打盹,吉他仍斜靠在两人身上。她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想接过孩子,冯志远却立刻惊醒了。
"嘘...她刚睡着。"他小声说,"我们找到办法了。"
林妍看着丈夫疲惫却骄傲的表情,突然捂住嘴无声地流泪。冯志远腾出一只手拉她坐下:"别哭啊..."
"对不起..."林妍抽泣着,"我刚才太暴躁了..."
"我们都很累。"冯志远轻吻她的额头,"记得周叔说的吗?'苦是一天,笑也是一天'。今天我们选择笑,好不好?"
林妍靠在他肩上,看着女儿熟睡的小脸:"她真像你,连睡觉时都皱着眉头。"
冯志远轻笑:"我有个主意。从今晚开始,我们轮流值夜班——你负责上半夜,我负责下半夜。这样至少每人能连续睡几小时。"
"那你的创作怎么办?梁文昊不是催着要新歌吗?"
"可以等。"冯志远调整了一下背带,"没有什么比我们三个人的健康更重要。"
这个简单的排班计划竟然奏效了。虽然依然睡眠不足,但连续的几小时休息让两人恢复了部分理智。冯志远在晨曦午睡时抓紧时间创作,写下了《不完美的乐章》——一首关于育儿混乱与幸福的歌。
"半夜三点的哭声,
清晨五点的哈欠,
乱七八糟的日程表,
却是最动人的乐章..."
林妍则利用喂奶的时间用手机处理工作邮件,继续经营她的"抗癌厨房"博客。令她惊讶的是,粉丝们对育儿内容反响热烈——特别是那篇《当抗癌食谱遇上母乳喂养》的文章,创下了账号最高转发记录。
六月中旬,《疗愈之味》获得年度最佳健康图书提名。颁奖典礼在市中心酒店举行,正好是晨曦满两个月的日子。
"我们一定要去。"林妍翻箱倒柜找能塞下产后身材的礼服,"这不仅是对书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理念的认可。"
冯志远担忧地看着婴儿车里吐泡泡的女儿:"带这么小的孩子出席公共场合安全吗?"
"张教授说只要避开人群,注意卫生就行。"林妍终于从衣柜深处拽出一条宽松的蓝色连衣裙,"再说,这本书的灵感部分来自她,她应该见证这一刻。"
颁奖当天,冯志远紧张得像自己要上台。他给晨曦穿上印有"妈妈的头号粉丝"字样的连体衣,准备了足够的尿布和奶粉,还特意带上了吉他——以防小家伙突然闹情绪。
酒店宴会厅金碧辉煌,来宾们衣香鬓影。冯志远抱着晨曦站在角落,远离觥筹交错的人群。他看到林妍在不远处与几位评委交谈,产后略显丰腴的身材在蓝色连衣裙的衬托下反而有种温暖的魅力,脸上的笑容明亮又自信。
"接下来颁发年度最佳健康图书奖..."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大厅。
当《疗愈之味》的名字被念出时,冯志远忍不住欢呼起来,惊醒了怀中的晨曦。幸好小家伙只是眨了眨眼,没哭闹。林妍上台领奖时,灯光照在她湿润的眼睛上。
"一年前,我丈夫被诊断出胃癌。"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们学会了在病痛中寻找快乐。现在,作为新晋妈妈,我明白了疗愈不仅是对抗疾病,更是拥抱生活的每一面——包括养育新生命带来的混乱与疲惫。"
冯志远把晨曦举高些,让她能看到台上的妈妈。小家伙突然发出"咯咯"的笑声——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笑。
"晨曦笑了!"冯志远激动地对台上的林妍比口型。
林妍看到后,眼泪终于落下:"正如我女儿刚刚提醒我的,快乐往往在最意外的时刻降临。感谢所有读者,愿我们都能在生命的不完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完美乐章。"
台下响起热烈掌声。冯志远看到好几位女士在擦眼泪,而男士们则向他投来敬佩的目光。这一刻,他感到无比自豪——不仅为妻子的成就,更为他们共同创造的生活。
回家的出租车上,林妍紧握着奖杯,时不时亲吻晨曦的额头。冯志远的手机不停震动——梁文昊发来一连串信息:"太棒了!媒体想采访你们这对励志夫妇!""考虑出本续集吗?《疗愈之味:育儿篇》?"
"看来你要更忙了。"冯志远把手机给林妍看。
林妍摇摇头:"不,我想放慢脚步。获奖固然高兴,但晨曦的成长只有一次。"她望向窗外飞逝的街景,"记得我们搬来郊区的初衷吗?简单生活,珍惜当下。"
冯志远握住她的手:"那我们就说不。除了必须的工作,其他邀约一律推掉。"
"真的?你的新专辑怎么办?"
"可以在家录制。梁文昊说过,真实的生活气息正是我的音乐特色。"冯志远笑道,"再说,我可舍不得错过晨曦的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爬行..."
林妍靠在他肩上:"我们真幸运,是不是?"
冯志远看着怀中熟睡的婴儿,轻声哼起《看开的快乐》,只是把歌词改成了:"睁开眼睛,看见你们,就很好..."
夏去秋来,晨曦三个月大时,冯志远接到一个意外的邀请——市图书馆希望他在儿童区举办一场"亲子音乐时光"活动。
"他们看到我在ins上发的你和晨曦'合奏'的视频。"林妍解释道,"觉得这种自然互动的音乐形式很适合小朋友。"
冯志远有些犹豫:"我从来没给小孩表演过..."
"试试嘛。"林妍鼓励道,"就当是和晨曦玩的升级版。"
活动当天,图书馆儿童区坐满了带着孩子的父母。冯志远紧张得手心冒汗,直到看见林妍抱着晨曦坐在第一排对他眨眼,才稍微放松。
"大家好,我是冯志远,这是我的吉他。"他笨拙地开场,"今天我们不讲究什么技巧,就是一起玩音乐。"
他开始弹奏简单的旋律,鼓励孩子们随意哼唱或拍手。起初有些混乱,但很快,孩子们被音乐感染,跟着节奏摇摆起来。最令人惊讶的是晨曦的反应——她坐在妈妈腿上,小手小脚随着音乐舞动,发出兴奋的咿呀声。
冯志远即兴创作了一首《拍拍手》,歌词只有几个简单的动作指令。孩子们学得飞快,连最害羞的也加入了进来。活动结束时,一位戴着眼镜的图书管理员激动地握住冯志远的手:"这是我们举办过最成功的亲子活动!能不能做成月度系列?"
回家的路上,冯志远兴奋不已:"你看到那个自闭症小男孩了吗?最后他居然跟着音乐拍手了!他妈妈都哭了..."
林妍微笑:"看来你找到了新使命——音乐不只是表演,还可以是疗愈和连接。"
这次成功让冯志远萌生了一个想法——创作一张亲子专辑,包含简单易学的儿歌和互动音乐游戏。他连夜起草方案,第二天就发给了梁文昊。
"商业价值可能不高,"他在电话里坦言,"但我觉得这很重要。"
出乎意料的是,梁文昊大力支持:"现在正缺高质量的亲子内容!而且从长远看,这是在培养下一代听众。"
就在冯志远全心投入新项目时,他的身体发出了警告信号。连续几周的熬夜创作加上不规律饮食,让他的胃痛再次发作。起初他忍着不说,靠胃药应付,直到在一次书店签售会上突然眼前发黑,差点晕倒。
"马上去医院。"林妍脸色煞白,不由分说地叫了出租车。
检查结果让两人松了一口气——不是癌症复发,而是严重的慢性胃炎加上过度疲劳。张教授看完报告,严肃地瞪着冯志远:"你知道胃癌患者术后最怕什么吗?就是不把身体当回事!"
"我只是想多分担些,让妍妍能专注事业..."冯志远辩解道。
"愚蠢!"张教授罕见地提高了声音,"你若倒下了,对她们母女才是最大的负担!"
回家的路上,车内一片沉默。晨曦似乎感受到紧张气氛,不安地在安全座椅上扭动。林妍突然把车停在路边,伏在方向盘上抽泣起来。
"对不起..."冯志远内疚地抚摸着她的背。
林妍抬起头,泪眼婆娑:"你以为我想要什么?更大的房子?更出名的事业?不,我只想要你健康地陪在我们身边!你若不在,一切成功都没有意义..."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醒了冯志远。他想起陈岩临终前的样子,想起周明德老人教导的"活着就是礼物"。自己何其幸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机会,却差点重蹈覆辙。
"我保证改变。"他郑重地说,"我们一起制定个健康计划?"
那天晚上,等晨曦睡着后,他们起草了一份"家庭健康公约",贴在冰箱门上:
1. 轮流值班,保证每人每天连续睡眠6小时
2. 每周请保姆帮忙一天,作为"约会日"
3. 饮食规律,互相监督
4. 工作再忙,也要留出家庭时间
5. 定期复查,不讳疾忌医
公约最下方,他们模仿周明德的笔迹写下:"忙是一天,闲也是一天,健康就好;苦是一天,笑也是一天,在一起就好。"
这份公约很快见效。规律的作息让晨曦的睡眠也逐渐稳定下来;每周的"约会日"给了夫妻俩重温二人世界的机会;而轮流工作与带娃的安排,则让两人都能兼顾事业和家庭。
十月初,冯志远的亲子专辑《小小音乐家》录制完成。最后一首歌是他抱着晨曦"合奏"的即兴曲目,专辑封面则是她的小手触碰吉他琴弦的瞬间。梁文昊听到demo后激动地打来电话:"太有感染力了!我已经联系了几家幼儿园,想用你的音乐做教学素材!"
与此同时,林妍的博客转型为"疗愈生活",内容从抗癌食谱扩展到育儿、家庭关系和心理健康。令她惊讶的是,粉丝数量不降反升,特别是那些关于平衡工作与家庭的真实分享,引发强烈共鸣。
一个雨天的下午,冯志远抱着晨曦在阳台上看雨。茉莉花在雨水的冲刷下依然顽强绽放,散发出淡淡清香。晨曦已经能稳稳地抬头了,好奇地伸手去接檐下落下的水滴,每接到一滴就咯咯笑。
冯志远拿起手机拍下这一幕,发给正在书房工作的林妍,配文:"看,我们的茉莉花姑娘发现了新乐趣。"
林妍回复得很快:"就像她爸爸,总能在平凡中发现美好。"
冯志远微笑着放下手机,轻轻摇晃怀中的女儿。雨声、花香、婴儿温暖的小身体,这一刻如此简单,却又如此丰盈。他突然明白了周明德常说的"看开的快乐"的真谛——不是刻意寻找快乐,而是对生活给予的一切保持开放和感恩。
"晨曦啊,"他轻声对女儿说,"有一天爸爸会教你弹吉他,会告诉你关于周明德爷爷的故事,会教你写感恩日记...但现在,我们就这样静静地看雨,也很好。"
小家伙仿佛听懂了一般,靠在他胸前满足地叹了口气,小手紧紧抓住他的手指。窗外的雨继续下着,仿佛在弹奏一首无声的乐章,关于生命,关于爱,关于那些最简单也最珍贵的时刻。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