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来佳茗似佳人”,又遇见蟒蛇青这般的好茶,难免不怦然心动。班盆古树茶素有茶名,只是这一次不一样,班盆古树生普2025好得令人不能自已。
九克茶,盖碗冲泡,先用开水温盖碗。然后将茶叶放入盖碗之中。盖上盖碗盖。轻摇闻香。有蜜香,花香,青草香。太棒了。
100度的开水冲泡,洗茶,秒出。先注入公道杯,再从公道杯注入茶杯。杯底留香,蜜香明显,香气驻杯时间长。
第一泡,泡茶的盖碗很香。主要是蜜香和兰香,茶树的生态环境极好,汤色鹅黄,有极细的绒毛,入口甘甜,舌齿留香,舌底生津妙不可言。虽然只是三五秒就出汤,但茶汤依然很醇厚。
第2泡茶,95度水温5秒出汤。隔了两三分钟泡茶。茶已经充分苏醒。滋味更浓。体会到即时回甘,即时生津的感觉。看来,醒茶之后停留两三分钟,对这个茶的感观提升非常有用。茶气很足,虽然开着空调,后脑、后颈后,背部也有微微有细汗出,韵味悠长,口齿留香。
第3泡,依然是五六秒出汤。茶汤的滋味更加浓郁,隐隐约约有苦味,即时回甘,这隐隐约约的苦味,让你感觉回甘更快。茶汤更甜。舌面隐隐约约有些涩味,主要集中在中段,化的过程很愉悦,让你感觉到不断地生津,舌如泉鸣。让茶汤在口中鼓荡回旋,苦不是苦,涩不是涩,汤津激荡,忘辬香是何香。
第4泡茶和第3泡一样美妙,班盆的苦底益发明显,苦能回甘,并且是即时回甘。
第5泡茶。喝完这泡茶,停杯静坐稍歇,三两分钟之后,口舌之间津液如泉水一样涌出来,充满整个口腔,口齿留香。
第六泡,亦復如是。香甜中带着美好。静静的体会。静静的享受。
继续喷泡茶喝茶,重新煮水。
7~12泡,改用大杯喝茶,准备午休不时之需,300多毫升的茶放凉喝完,杯底淡淡的兰花香,而公道杯、小茶杯过了3小时干杯仍然聚香不散
晚上10点多,酒足饭饱回到家里。本来想接着喝,结果先吃了一个水蜜桃。还是用大杯喝茶吧。
13~18泡,装了一大杯,夜半解渴,晨起喝水,
晨运回来接着又煮水泡了两泡,已经20泡了,涩消甘长,尤有苦意,本来想继续冲泡,忽然心生一计。把茶庄把一些残渣泡剩的茶渣拿来。绿茶泡。当做绿茶浸泡。
一整条一整条肥厚的茶叶在杯中漂浮,不仅赏心悦目,而且滋味鲜美,秒杀普通龙井茶。出大力流大汗之后,牛饮大半杯,实在是痛快。
然后进行蒸煮,把泡过的茶渣放入蒸茶器之内,然后注入矿泉水。蒸茶约10分钟左右就好了,汤色变得金黄中泛红,晶莹剔透,香气扑鼻,妥妥的木香。醇厚顺滑甘甜。妙不可言。
一泡茶,一整天,盖碗冲泡小杯喝,盖碗冲泡大杯喝,大杯浸泡,四种泡法,值!
(永勝Z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