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冯志远站在公司洗手间的镜子前,盯着自己苍白的脸。三十五岁,眼角已经有了细纹,鬓角也冒出几根白发。他拧开水龙头,冰冷的水流冲刷着他的手指,却冲不走那种挥之不去的疲惫感。
"志远,陈总找你!"同事的喊声从门外传来。
冯志远抹了把脸,整理好领带,走向总监办公室。推门而入时,陈总监正皱着眉头看一份报表。
"坐。"陈总监头也不抬地说。
冯志远安静地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办公室里空调开得很足,他却感到一阵燥热。
"上个月的客户反馈,你负责的那个项目得分最低。"陈总监终于抬起头,眼神锐利,"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我会改进的,陈总。"冯志远低声说,胃部隐隐作痛。
"改进?这话我听了一年了。"陈总监把文件推到他面前,"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再给你一个月时间,如果还没有起色..."
后面的话不必说完,冯志远明白那意味着什么。他默默点头,拿着文件退出办公室。
回到工位,冯志远盯着电脑屏幕发呆。广告文案上的字像蚂蚁一样爬行,他一个字也看不进去。手机震动起来,是妻子林妍发来的消息:"今晚加班,不回家吃饭了。"
这已经是这周第三次了。冯志远叹了口气,回复了一个"好"字。
下班后,冯志远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初夏的傍晚,天空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灰蓝色。路过一家小餐馆时,他的胃又疼了起来,这次比以往都要剧烈。他捂着肚子蹲在路边,冷汗顺着额头流下。
"先生,你没事吧?"一个路人关切地问。
冯志远勉强摇摇头,挣扎着站起来,决定去医院看看。
医院的走廊总是那么长,灯光惨白。冯志远坐在消化内科外的长椅上,周围是形形色色的病人,有的面色蜡黄,有的瘦骨嶙峋。他突然感到一阵恐惧。
"冯志远。"护士叫到他的名字。
医生的表情很严肃,听完冯志远描述的胃痛症状后,开了一堆检查单。"先做个胃镜吧,别耽误。"
三天后,冯志远拿到了检查结果。医生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得近乎残忍:"早期胃癌,需要尽快手术。"
冯志远感到一阵眩晕,手中的检查单飘落在地。三十五岁,胃癌?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怎么会这样?
"治愈率很高,别太担心。"医生补充道,但冯志远已经听不进去了。
走出医院,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手机响了,是公司打来的,他直接按了拒接。此刻,什么工作、什么KPI都不重要了。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城市公园。
长椅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喂鸽子。老人穿着朴素但整洁,面容平和,眼神却出奇地明亮。鸽子们围着他,一点也不怕生。
冯志远鬼使神差地坐在了老人旁边的长椅上。
"年轻人,脸色不太好啊。"老人突然开口,声音温和。
冯志远勉强笑了笑:"刚收到一个坏消息。"
"哦?"老人把最后一点面包屑撒给鸽子,转向他,"愿意跟一个老头子说说吗?"
或许是压抑太久,或许是老人身上有种令人安心的气质,冯志远竟然把自己的诊断结果和盘托出。
老人听完,轻轻点头:"胃癌啊...我去年也得过。"
冯志远惊讶地看着他:"您...?"
"切了三分之二的胃,现在活得挺好。"老人拍拍自己的腹部,"我叫周明德,七十三岁,比你多活了将近四十年。知道我现在每天醒来第一件事是什么吗?"
冯志远摇头。
"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还活着,就觉得很幸福。"周明德笑着说,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能呼吸,能看见阳光,能听见鸟叫,这些都是礼物。"
冯志远沉默了。他从未这样想过。
"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喂鸽子吗?"周明德继续道,"因为它们从不为明天发愁。今天的食物够吃,今天就快乐。人类太聪明了,总是为还没发生的事情烦恼。"
"可是..."冯志远想说些什么,却被老人打断。
"明天你要去肿瘤医院复查对吧?我也要去,我们可以一起。现在,去吃点东西吧,即使是病人也要吃饭。"周明德站起身,拍了拍冯志远的肩膀,"记住,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看着老人离去的背影,冯志远感到胸口的重压似乎轻了一些。
第二天,冯志远按照约定来到肿瘤医院。大厅里挤满了病人和家属,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绝望的味道。他在角落里发现了周明德,老人正悠闲地看报纸。
"来啦。"周明德抬头微笑,"还有二十分钟才轮到我,坐吧。"
冯志远坐下,注意到老人手中的报纸是上周的。"您看起来很平静。"
"生死有命,着急也没用。"周明德折起报纸,"你知道吗?我年轻时和你一样,总是焦虑,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钱赚得不够多。直到五年前我妻子去世,我才明白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忙是一天,闲也是一天,充实就好;苦是一天,笑也是一天,快乐就好。"周明德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穷是一天,富也是一天,知足就好。"
冯志远若有所思。这些话简单得近乎幼稚,但在医院这种地方,却有种奇特的力量。
"32号,周明德。"护士叫号了。
"到我了。"老人站起身,"建议你也记一下我的小秘诀:睁开眼睛,还活着,就很好;闭上眼睛,能睡着,就很好;摸摸衣兜,有钱花,就很好。"
冯志远看着老人走向诊室的背影,突然觉得自己的恐惧减轻了不少。他拿出手机,给妻子发了一条消息:"今天去医院复查,晚上我想和你聊聊。"
发完消息,他深呼一口气。轮到他检查时,医生详细解释了手术方案和预后情况。与昨天的崩溃不同,今天他能够冷静地听取建议并提问。
检查结束后,冯志远在医院门口又遇到了周明德。
"怎么样?"老人问。
"早期,治愈率很高。"冯志远回答,惊讶于自己语气中的平静。
"那就好。"周明德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这是我的地址和电话。有空来我家喝茶,我有些书可以借给你看。"
冯志远郑重地接过纸条:"谢谢您,周叔。"
"别客气。记住,生活不简单,尽量简单过;人生不完美,尽量快乐活。"周明德挥挥手,慢悠悠地走向公交站。
那天晚上,冯志远破天荒地早早回家,做了几道简单的菜。当林妍推开门,闻到饭菜香时,脸上写满了惊讶。
"你今天怎么..."她的话没说完,冯志远就走过去抱住了她。
"我今天想通了很多事。"他在妻子耳边轻声说,"对不起,这段时间忽略了你。"
林妍的身体先是僵硬,然后慢慢放松下来:"发生什么事了?"
冯志远拉着她坐下,把诊断结果和遇到周明德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说到最后,他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以为我会崩溃,但那个老人让我明白,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幸运。"
林妍的眼泪掉了下来:"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我也刚知道不久。"冯志远擦去妻子的泪水,"医生说手术成功率很高,我只是...突然觉得以前活得太累了。"
那天晚上,他们聊到很晚,像恋爱时那样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冯志远惊讶地发现,当他们不再为房贷、升职和琐事争吵时,原来他们之间还有那么多话可说。
睡前,冯志远站在阳台上看星星。城市的夜空难得清澈,几颗星星顽强地穿透光污染闪烁着。他想起了周明德的话:"睁开眼睛,还活着,就很好。"
第二天是周六,冯志远按照地址找到了周明德的家。那是一个老旧但整洁的小区,周明德住在一楼,门前种满了花草。
"来啦。"周明德正在给一盆茉莉花浇水,"正好,我刚泡了茶。"
老人的家很简单,书架上摆满了书,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其中一幅写着"看开的快乐"四个大字。
"我写的。"周明德注意到冯志远的目光,"不是什么名家作品,但对我很重要。"
冯志远在老人的引导下,开始学习那些简单却深刻的生活智慧。他们聊到中午,周明德坚持留他吃饭。饭菜很简单:一碗清粥,一碟青菜,一小块豆腐。
"手术后我就吃这些,身体反而比以前更好了。"周明德笑着说,"以前应酬多,大鱼大肉,把胃都吃坏了。"
饭后,周明德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旧笔记本:"这是我生病后写的一些感悟,借给你看看。记住,无法重来的人生,好好善待每一个当下的自己。"
冯志远翻开笔记本,第一页上写着:"有钱过也是一天,没钱花也是一天,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不如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离开时,冯志远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附近的公园,坐在长椅上静静观察周围的一切:孩子们在嬉戏,老人们在散步,情侣们手牵着手...这些平常的景象突然变得珍贵起来。
手机响了,是公司同事打来的。以往他会立刻接起来,生怕错过任何工作消息。但这次,他看着屏幕,轻轻按下了拒接键。
"今天是我自己的时间。"他自言自语道,然后闭上眼睛,感受阳光洒在脸上的温暖。
晚上,冯志远开始阅读周明德的笔记本。那些朴实的文字像一剂良药,慢慢治愈着他焦虑的心灵。他拿出自己的日记本,写下了第一行字:"从今天起,学习看开的快乐..."
一周后,当冯志远再次来到周明德家时,发现门口的花草有些枯萎。敲门无人应答,邻居告诉他,周明德前天晚上在睡梦中安详离世了。
"老人走得很平静。"邻居说,"他早就准备好了,常说活到七十三已经赚到了。"
冯志远站在门前,手里还拿着要还给周明德的笔记本和一盒茶叶。阳光依旧明媚,茉莉花却已经开始凋零。他没有哭,只是深深鞠了一躬。
"谢谢您,周叔。"他轻声说,"您教会我的,我会永远记得。"
回家的路上,冯志远经过一家乐器行,橱窗里摆着一把吉他。他想起大学时曾经多么热爱音乐,后来因为工作忙就渐渐放弃了。他推门走了进去。
当林妍晚上回到家时,惊讶地听见屋里传来吉他声。冯志远坐在客厅里,生涩地弹着一首老歌。
"你什么时候买的吉他?"她问。
"今天。"冯志远抬头微笑,"突然想重新学起来。对了,我预约了下周的手术。"
林妍走过来握住他的手:"我请了假,陪你一起去。"
冯志远点点头,继续拨动琴弦。音符或许不够准确,但在这个傍晚,它们听起来格外美好。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