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 暗夜微光
县纪委的办公室比祁明想象中要简陋许多。斑驳的墙壁上挂着"清正廉洁"的书法横幅,褪色的蓝色窗帘半拉着,将午后的阳光过滤成冷色调。林峰给他倒了杯茶,热气在空调房里迅速消散。
"情况我都了解了。"林峰翻开笔记本,"检测报告、采购单据,还有村民的联名信,这些都很重要,但还不足以定王立冬的罪。"
祁明从口袋里掏出U盘,放在桌上:"这里有兴旺农资的内部文件和聊天记录。"
林峰眉毛一挑,插入电脑查看。随着滚动浏览,他的表情逐渐严肃:"这些材料...来源合法吗?"
"重要吗?"祁明反问,"内容真实就行。"
林峰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祁明,你我老同学,说句实话——这案子牵涉面广,王立冬背后可能还有人。纪委已经在调查,但需要时间。"
"岩山村等不起了。"祁明握紧拳头,"药材全毁了,村民的盼头没了。再不给他们个交代,我..."
"我理解。"林峰递给他一份文件,"看看这个。"
文件是一份举报材料的复印件,上面详细记录了王立冬在多个扶贫项目中收受回扣的情况,其中包括岩山村前年的土地流转项目。举报人署名"一个良心未泯的知情人"。
"这是..."
"一个月前收到的。"林峰压低声音,"结合你的材料,基本可以立案了。但王立冬在县里根基很深,消息一旦走漏..."
祁明突然想到什么:"程晓阳今天带村民来县里请愿,会不会有危险?"
林峰脸色一变:"什么时候?"
"应该快到了。"
林峰立刻拿起电话:"我安排人去接应他们。王立冬耳目众多,村民代表要是闹起来,正好给他借口镇压。"
祁明心头一紧,掏出手机拨打程晓阳的电话,却提示已关机。
---
程晓阳和五个村民代表乘坐早班车到达县城时,天空飘着细雨。他们没带伞,在汽车站门口简单商量后,决定直接去县政府。
"咱们就按说好的,"程晓阳叮嘱道,"讲事实摆道理,不吵不闹。把联名信和检测报告递上去就行。"
李四等人点点头。他们穿着最好的衣服——虽然依然显得陈旧,但洗得干干净净。程晓阳的右臂伤口因为淋雨有些隐隐作痛,但他没在意。
县政府大门前,保安拦住了他们:"干什么的?"
"我们是岩山村的村民代表。"程晓阳上前说明来意,"来反映扶贫项目的问题。"
保安打量了他们一番:"有预约吗?"
"没有,但..."
"那等着吧。"保安不耐烦地挥手,"领导们正开会呢。"
他们在门卫室旁等了近两小时,雨越下越大,李四等人的衣服都湿透了。程晓阳再次上前交涉,保安却变了脸色:"说了领导没空!再闹就把你们轰出去!"
"我们大老远来,就这态度?"李四忍不住提高声音。
"怎么?想闹事?"保安拿起对讲机,"门口有群刁民闹事,多来几个人!"
程晓阳意识到情况不妙,连忙安抚村民:"别冲动,我们换个方式..."
话音未落,五六个保安冲出来,推搡着将他们赶出大门。混乱中,程晓阳被人从背后狠狠踹了一脚,右臂撞在石墩上,顿时鲜血渗透了衣袖。
"晓阳!"李四惊呼。
"没事,走!"程晓阳咬牙道。
他们退到马路对面,站在雨中不知所措。程晓阳的手机在推搡中摔坏了,无法联系祁明。正在这时,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他们面前。
车窗降下,露出一张似曾相识的脸——是前年来说要包地的张老板。
"程晓阳是吧?"张老板笑眯眯地说,"听说你们村药材全毁了?真可惜啊。"
程晓阳浑身绷紧:"是你干的?"
"话可不能乱说。"张老板递出一张名片,"王主任让我带个话——现在收手还来得及。你们村的损失,兴旺农资可以赔偿,翻倍。"
"条件呢?"程晓阳冷冷地问。
"聪明。"张老板笑了,"停止诬告,承认是使用农药不当造成的损失。祁明调走,大家相安无事。"
程晓阳突然伸手抓住张老板的衣领:"你回去告诉王立冬,岩山村的人不是要饭的!我们要的是公道!"
张老板脸色大变:"松手!你知道我是谁吗?"
"知道,一条狗。"程晓阳甩开他,"告诉你的主人,我们手上有他贪污的全部证据,等着坐牢吧!"
轿车扬长而去,溅起一片污水。李四忧心忡忡地问:"晓阳,现在咋办?"
程晓阳看了看流血的胳膊:"先去医院包扎,然后...去找祁明。"
---
祁明在县纪委招待所坐立不安。程晓阳失联,村民代表下落不明,而林峰去安排接应后也迟迟没有消息。窗外,雨越下越大,天色渐暗。
手机突然响起,是个陌生号码。
"喂?"
"是我。"程晓阳的声音,"手机摔坏了,借的护士电话。"
祁明长舒一口气:"你们在哪?没事吧?"
"县医院。李四他们没事,我胳膊伤口裂了,刚缝完针。"程晓阳顿了顿,"我们遇到张老板了。"
听完程晓阳的叙述,祁明又惊又怒:"他们这是做贼心虚!你别轻举妄动,我马上过来。"
挂断电话,祁明正要出门,林峰匆匆赶来:"查到了!王立冬侄女的农资公司,实际控制人就是王立冬本人!他通过白手套操纵招投标,专门往贫困村卖劣质农资。"
"能抓人了吗?"
"还差一步。"林峰神色凝重,"需要查实他的资金流向。你那个朋友说手上有证据?"
祁明点头:"我这就去找他。"
"小心点。"林峰递给他一个微型录音笔,"王立冬可能狗急跳墙。"
县医院急诊室里,程晓阳的胳膊已经包扎好。见到祁明,他第一句话就是:"王立冬提出赔偿,让我们撤诉。"
"不能答应!"祁明斩钉截铁,"这是原则问题。"
"我当然知道。"程晓阳冷笑,"但我假装考虑,套出了张老板的话。"他从内衣口袋掏出一支钢笔,"全录下来了。"
祁明眼前一亮:"你真是..."
"别高兴太早。"程晓阳压低声音,"张老板说,王立冬上面还有人,是县里的某个领导。如果我们揪着不放,后果自负。"
"不管是谁,一查到底!"
程晓阳盯着祁明看了几秒,突然笑了:"祁明,你变了。刚来岩山村时,你可没这么硬气。"
祁明也笑了:"是被某个刺头带坏的。"
两人相视一笑,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祁明安排李四等人住进附近的廉价旅馆,自己和程晓阳则回到县纪委招待所,将所有证据整理成册。
夜深了,程晓阳站在窗前,望着雨中的县城灯火。祁明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
"想什么呢?"
"想我爹。"程晓阳轻声说,"他要是活着,看到我们现在做的事,一定会高兴。"
祁明拍拍他的肩:"你父亲是个正直的人。"
"也是个固执的人。"程晓阳苦笑,"村里人都说,他是因为太较真,才得罪了上面,一辈子没升迁。临终前,他拉着我的手说,'晓阳,爹这辈子没给你留下什么,就留下一句话——做人要堂堂正正。'"
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填补了沉默。祁明第一次听程晓阳如此动情地谈起父亲。
"你知道吗?"程晓阳突然说,"我辍学不全是因为钱。主要是...我受不了城里同学看我的眼神,好像农村来的就低人一等。我发誓要混出个人样,让爹扬眉吐气。可最后..."
他的声音哽咽了。祁明没有打断,只是静静地听着。
"最后我连他看病的钱都凑不齐。"程晓阳抹了把脸,"所以王立冬这种人,我恨之入骨。他们吸的是老百姓的血,断的是穷人的活路!"
祁明深深点头:"所以我们必须赢。"
"能赢吗?"程晓阳转向他,"你可能会丢工作,我可能惹上官司。"
"值得。"祁明目光坚定,"有些事,比工作和自由更重要。"
窗外,一道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两个年轻人的脸庞。暴风雨即将来临,但他们已经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
第二天清晨,林峰带来了好消息——纪委常委会决定对王立冬立案审查。与此同时,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突查了兴旺农资的办公室和仓库,查获大量虚假账目和劣质产品。
"张老板已经控制起来了。"林峰说,"他交代了不少王立冬的犯罪事实,包括故意向贫困村销售劣质农资,套取扶贫资金。"
"岩山村的损失怎么办?"程晓阳急切地问。
"会纳入国家赔偿范围。"林峰保证,"不过..."
"不过什么?"
"王立冬上面确实有人。"林峰压低声音,"常务副县长刘建军。调查可能会遇到阻力。"
祁明和程晓阳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一个问题——村民代表的安全。
"放心。"林峰看出他们的担忧,"我已经安排人保护他们。你们也小心,这段时间别单独行动。"
回到岩山村时,雨停了,但天空依然阴沉。村里人听说王立冬被查,纷纷涌到村委会打听详情。祁明简单通报了情况,承诺一定会追回村里的损失。
"药材还能补种吗?"有村民问。
技术员小张摇摇头:"季节过了,只能等明年。"
村民们失望地散去。祁明看着他们佝偻的背影,心如刀割。一年的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
傍晚,祁明接到县里通知——因岩山村扶贫项目失败,他被暂时停职,等待进一步调查。虽然早有预料,但真正面对时,还是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抑。
程晓阳得知消息后,一言不发地拉着他来到村口的老槐树下。初夏的槐花开得正盛,香气浓郁得几乎让人窒息。
"后悔吗?"程晓阳问。
祁明摇摇头:"只是担心村里的后续发展。"
"有我在。"程晓阳拍拍胸膛,"药材种不成,我们想别的办法。岩山村离不了你,但也不是没了谁就不转。"
这是程晓阳式的安慰,笨拙却真诚。祁明笑了:"你倒是会做思想工作了。"
"跟你学的。"程晓阳也笑了。
夜色渐深,两人并肩坐在槐树下,回忆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从初次见面的剑拔弩张,到后来的并肩作战;从彼此怀疑,到生死相托。
"祁明,其实我还有一张牌没出。"程晓阳突然说。
"什么牌?"
程晓阳四下看看,确保无人偷听:"王立冬和刘建军的通话录音。张老板为了自保,偷偷录下的。"
祁明瞪大眼睛:"这...这太关键了!怎么不早说?"
"我在犹豫。"程晓阳眉头紧锁,"这证据来路不正,可能害张老板坐牢。虽然他罪有应得,但..."
"但什么?"
"但我怕开了这个头,以后我们都变得不择手段。"程晓阳抬头看着槐树茂密的树冠,"我爹说过,追求正义的手段本身也必须正义。"
祁明沉思良久:"交给纪委吧,让他们依法处理。我们问心无愧就好。"
槐花无声地飘落,如同一个个小小的降落伞,承载着原则与信念,轻轻落在两个年轻人的肩头。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