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作家:张广西/杨耀龙
出席会场:师市文联/绿风诗刊/石河子作家协会
承办单位:艾青诗歌馆
平台制作:沈国英(一米阳光)
七月的石河子,骄阳似火,艾青诗歌馆内却涌动着比烈日更炽热的文学激情。
7月26日,由八师石河子市文联、绿风诗刊社、石河子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张广西、杨耀龙小说分享会",以文字为炬,在炎夏中点燃了兵团儿女的精神绿洲。这场跨越酷暑的文学奔赴,见证了边疆写作者与读者对文学最赤诚的信仰。
分享会上,张广西率先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
《岳斌小传》是张广西创作的一部短篇系列小说,通过多个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的故事,塑造了农场职工岳斌这一鲜活的小人物形象。岳斌平凡如“一片落叶,一棵小草”,却机敏过人、点子奇多,在艰苦的农场生活中展现出独特的生存智慧。他时而狡黠幽默,时而正直较真,既有“精致的淘气”,也有对不公的反抗,其人生哲学被妻子二妮总结为“别人一辈子能得吃不完,他却一辈子能得不够吃”。
精句摘录
1.别人一辈子能得吃不完,他却一辈子能得不够吃。”(二妮评岳斌)
2. 所谓的废物,那也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岳斌论尿素袋利用)
3. 歪了吗?我看看……可这怪我吗?你是领导,你是英明伟大的决策者,可你拿了根麦草当房梁——用错了人!(岳斌怼老黑)
4. 人要是舍不得吃,活着还有啥意思?(老扣的人生信条)
5. 告他,弄得人人皆知,咋嫁人?悄悄装哈,好咽不下这口窝囊气!(老猫的挣扎)
整体概诉:小说方言与民间语言运用,每个故事独立成篇,单元剧结构,讽刺与黑色幽默歌颂了民间正义。
早在2009年,杨耀龙老师的文学作品便已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组合家庭》和另一部作品《校园内外》改编成广播连续剧,剧名改为《贪腐校长》。从边疆的讲台到文学的殿堂,杨老师始终坚守着对文学的热爱,并致力于作品进行多元化宣传,通过文学作品对新疆文化的展现与传播,增进外界对新疆的了解,让中华文化在天山南北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
想了解的作家文友可在喜马拉雅山搜“组合家庭”、“校园内外”,荣誉播出,免费收听。
另外:2024年将两个中篇改编为两个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欲望与代价》(其中《组合家庭》20集,《校园内外》21集。
出版发表后。国家版权局审核通过,并颁发版权证书。和长篇小说《大漠南缘》一样,评好“优秀著作”。有证书、奖杯。出版机构提出问题,并回答,做了宣传视频
在分享会上,石河子作家协会会员对张广西小说展开热烈的讨论。作协副主席红松,王莉,赵华,作协主席徐丽萍,作协会员孙卫东,杨召海,赵雪勤都对两位作家作品分别做了发言
随着快门声响,这场文学盛会定格在一张珍贵的合影中:两位作家被文学爱好者层层环绕,身后艾青"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诗句墙若隐若现。
作协会员孙卫东和罗再文即兴献诗
致张广西老师
文/孙卫东
深扎土地数十年
老牛耕耘如一天
写出佳作献边陲
一片深情爱家园
致杨耀龙老师
文/孙卫东
垦区教坛一老将
辛勤付出昼夜忙
业余笔耕结硕果
夕阳无限乐无疆
2025年7月26日
罗再文老师虚心请教
磨砺人生
诗/罗再文
杨耀龙在边疆扎根
七十又八的年轮里
藏着四十二年的粉笔灰
《谅解》里有岁月的《平凡世界》
《组合家庭》见证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生
《校园内外》是他代表时代的反腐檄文
他用文字的火把
照亮现实的泥泞
他用一生的执着
书写社会的责任
走过历史的长河
沐浴作协的关怀
在石河子的土地上
他是不老的传说
他是永远的边疆大杨树
在文学的天空里
他和他们是不灭的星辰
【作家张广西】
在建筑工地搬过砖,开过饭馆,又贩过十多年鱼,后又隐居白土坑20年。在这几十年里虽然生活艰难但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日出红柳湾》《大漠岁月酬》《安妮奇缘录》《小说创作心得之》《大漠无言》《猫耳朵庄园》等。1994年发表处女作《住院》,后又在《绿洲》发表中篇小说《榆钱儿》《感觉》等近6万字的作品,在《石河子文艺》上发表了十多篇中篇小说,各刊物发表散文数十篇,2005年发表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老虎沟》,成为第八师第一位发表长篇小说的农民作家。
【作家杨耀龙】:
新疆作家协会会员、兵团作家协会会员、石河子作家协会会员。创作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共计150多万字。出版中篇小说集《磨砺人生》;41集电视连续剧《欲望与代价》文学剧本;描写新疆兵团题材的长篇小说《大漠南缘》。小说作品在"喜马拉雅"有声读物连载。
这一刻定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