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游记》二首
文/罗世识
一
七月把阳光泼得很满时
我正站在西洋楼的断柱之间
雕花的石檐断成锐角
像一柄没入泥土的剑
剑穗是垂落的爬山虎
叶片上的光斑
晃得人睁不开眼
荷花在福海铺开绿绒毯
粉白的花苞正啄食水面
一只蜻蜓停在残破的桥栏
翅尖点过的地方
浮出半片青花瓷的倒影
龙纹在水波里碎成星子
穿防晒衣的导游举着扩音器
声音撞在斑驳的砖墙上
弹回来时沾了些青苔味
这里曾有十二生肖喷泉
每到整点
兽首会吐出金水
她身后
穿校服的学生
正用铅笔在笔记本上
画下大水法残存的轮廓
铅笔尖顿在某个弹孔处
洇出一小团灰
卖冰棍的推车停在转角
绿豆沙的甜气漫过警戒线
穿汉服的姑娘举着自拍杆
让飞翘的裙角与断壁合影
她鬓边的珍珠晃了晃
像某扇被震碎的窗棂
漏出的月光
我蹲下身抚摸一块带灼痕的基石
指腹陷进焦黑的纹路
像插进一段发烫的记忆
1860年的火还在里面燃烧吗
不然为何这盛夏的风
吹过领口时
总带着点铁锈味
游船驶过的涟漪里
我看见重建的亭台
与残存的石柱互为镜像
新栽的银杏正努力伸展枝叶
想遮住那些裸露的伤口
而蝉鸣突然从浓荫里炸响
惊飞了停在碑顶的灰雀
露出碑文中被岁月磨浅的
"圆明"二字
圆,是未曾圆满的圆
明,是终将照亮的明
一位戴老花镜的老人
正用放大镜辨认砖缝里的字迹
阳光透过镜片
在他手背上
烧出一小团晃动的光斑
像当年某个工匠
遗落在石料上的火星
至今未熄
在蝉鸣织就的网里
我踏入圆明园
脚步轻缓
怕惊扰沉睡百年的梦
和那些在砖石缝隙里挣扎的过往
荷叶层层
撑起绿伞
为湖面挡住灼烫日光
荷花半掩
似娇羞少女
红着脸
偷瞧这夏日的沧桑
沿着小径蜿蜒
脚下石板
镌刻着岁月的纹路
每一步
都踏在历史的弦上
发出喑哑声响
路过残垣断壁
石柱孤独伫立
像沉默的卫士
坚守着往昔荣光
石雕的花纹已模糊
却仍能看见
曾经的精雕细琢
和盛世模样
西洋楼遗址前
风在呜咽
破碎的拱券
指向天空
似在质问
又像在诉说着悲凉
大水法干涸
只剩空洞的水槽
想象中
喷泉曾欢快跳跃
奏响欢乐乐章
如今只剩死寂
和游客们轻声的感叹
拍照的闪光
福海的水
平静无波
游船划过
搅乱云的倒影
远处山峦如黛
勾勒宁静轮廓
可这宁静下
藏着往昔的烽火
那把大火
烧尽了繁华
烧不掉民族的记忆和心底的伤
我坐在湖边
看夕阳西斜
余晖洒在废墟
镀上一层金黄
这一刻
时间仿佛静止
历史与现实
在眼眸中碰撞
圆明园啊
你是岁月的伤口
每一道裂痕
都刻着国耻家殇
也是希望的勋章
激励着后人
在复兴路上
步履铿锵
作者简介: 罗世识 广西百色人,壮族,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参战退伍军人,立功受过嘉奖。百色市作家协会会员,政协委员,在《右江日报》深圳杂志《伶仃洋》《广西教育》等地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