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
文/王尧天
我不常描摹我的父亲
沉默原是另一种温柔的注脚
童年那座默立的山
总把风雨拦在身后
踩着你的肩头眺望
望见比云絮更辽远的远方
你的手掌粗砺如经砂石打磨
却总能稳稳托住我碎裂的梦
笨拙地拼缀成明日的轮廓
我懂你鲜少言"爱"
却将背影熬成不灭的路灯
你行至何处,那束光便亮至何方
不刺眼,却暖得妥帖安稳
年轻时你是我们眼中的超人
后来才懂,铠甲之下亦有软肋
只是从不在我面前卸下防备
你用一生"不擅长"的表达
换我一世被稳稳托举的光阴
从蹒跚学步时松开的掌心
到目送你远行时未说的"常回家"
这些字句里,藏着父爱的共相
深沉、克制、缄默、豁朗
却在岁月里长成最可靠的模样
十几岁时你在晨光里守护祖国的界碑
暮雪中喊着号令操练
一条直线便是你的性格棱角
童年的自行车摇摇晃晃向前
他松开扶车座的手时
睫毛上的霜花,比哨所的星子更亮
"走直线,才不会摔跤"
风裹着沙砾扑向他的脸
他立成界碑的模样
多年后我歪歪扭扭的背影
终于学会循着他的脚印前行
他离开高山湖泊,奔赴家人身旁
我单车链条卡住的童年已远
锈迹是岁月褪不去的包浆
转业后,军人的传奇仍在续写
他站在我们面前,稳稳立住脚跟
转业证上的钢印还泛着清冷的光
将满腔热忱投入地方的建设
去市场舍不得买一斤鲜果
却把最大的苹果塞进我书包
中学时教室的暖气片烘得人发困
我望向窗外——
他正在各教室检查暖气片
北风掀起他洗褪的军大衣
像一面不肯折的旗
冬夜他总在堂屋缝补我的球鞋
台灯将他的影子钉在墙上
针脚比边疆的铁丝网更密
他说"穿得结实,才敢向远方奔跑"
大学时他送我到校
舍不得去校外登记住宿
我们挨着,听着彼此的呼吸
学校里每月口粮按时送达
汇款单上的字迹愈发颤抖
他把存折密码改成我的生日
自己的关节炎在阴雨天里"行军"
电话里总说"刚晨练回来"
背景音却藏着揉膝盖的声响
当我捧着烫金证书站在他面前
他摩挲封面的手突然停住
老花镜滑到鼻尖
露出当年在界碑前被雪刻深的笑纹
"比守边疆容易?"他问
其实我早看见
他把军功章藏在樟木箱底
垫着我小学时的三好学生奖状
如今他的背比当年的界碑矮了半尺
却依然在我每次回头时
用白发竖起新的坐标
告诉我——
所有远行的终点
都是他从未挪动的目光
今夜我在高原走过
思念化作白云,飘向你的方向
作者简介:王尧天,文学学会中国(天津市)作协会员、中国(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中国网络作家协会会员。曾入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铁道学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曾在起点写网络小说300万字,累计创作诗歌、散文30多万字,约3000多首,曾为黄河作家网网络编辑,爱好生活,其它散见于各大诗刊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