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大舞台《艺术人生》栏目艺术家专访特刊,本期采访嘉宾全国著名书画大家于守万先生!走进于老的艺术人生,探究他的笔墨里藏着怎样的岁月故事!
于受万成长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艺术的熏陶。他属于创意型画家,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能诗文,擅书法。他把一生厚积的艺术认知和表现力,用于实际创作之中。
他的写意人物画,生动传神,笔墨精良。他笔下的古代高士人物超逸古雅,神采奕奕。其审美取向崇尚人间的快乐真情,体现人生潇洒大度的坦荡情怀。
他不仅是主题创作的高手,在形式美方面的创造力也很突出。他的工笔画,风格独特,独具一格,将中国画泼墨泼彩、版画、雕刻等多种技法和西画光色效果引入工笔画,创作出一种玄妙神秘的艺术效果,扩展了中国画的表现力,称为写意性工笔画,被赞誉为确实具有艺术史的价值。
出版有《于受万研究》、大红袍《于受万写意性工笔画》等画集多种以及《活猴》《辛弃疾》等连环画一百余种。其中连环画《开元盛世》获第七届冰心儿童图书大奖等多项奖次。
中国画作品《戚继光》、《长城颂》、《丹崖怀古》、《孔子莅(lì)河图》、《画石呈龙》、《竞自由》等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国家级美展并获奖。其中《长城颂》获中国美协、中国文联和文化部银奖,《竞自由》获优秀奖,《画石呈龙》获国际金奖。
历经六年,于2013年完成《新绘图聊斋志异》。放下毛笔,拿起硬笔,历经三年,修改多遍,终于完成《精短文言全图聊斋志异》这部作品。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观察》主编李一先生说:“蒲松龄是写鬼写妖入木三分,于先生是画鬼画妖活灵活现”、“蒲松龄是讲故事的高手,于先生是画故事的高手。”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理论家高天民先生说:“于先生人、山、花(人物、山水、花鸟),不仅兼而且擅,擅是很难的,非常难得。” 国家画院美术理论家王平先生说:“于先生确实是大导演,更多的把我们带进聊斋阅读的场景里面去了。”
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国画学会秘书长、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刘龙庭先生称赞展览中的工笔画作品,说:“我很欣赏他的写意性工笔画,丰富,生动,有的画面好像能听到里面人物谈话的声音,仿佛能感觉到那些神仙老者深夜交谈的情景。”“这种写意性工笔画,在当今工笔画千篇一律的情况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画坛上独占一席,确实具有艺术史的价值。”
中国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宏森高度评价于受万以东方美学重构经典的文化实践,称赞其作品“东方智慧与现代气息交融,聊斋风情与美术造诣并重”,并称其为“淄博文化界的翘楚与精神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