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浮沉中的轻与重
——《站在风口的猪》评析
潇岚
卞文峰老师的《站在风口的猪》,以猪飞升的荒诞寓言,锐利剖开了当代社会浮沉背后的精神困境。全诗以轻盈之笔承载着时代之重,在悖论中揭示深刻的生存真相。
诗中,“泥”与“云”、“槽边”与“俯瞰”构成空间对立,精准勾勒出命运的突变轨迹。猪蹄沾泥的笨拙形象,暗示其本属于土地与平凡;而“风”作为无形推手,将之托入云层,解构了“鹰的展翅”“马的奔驰”所象征的传统奋斗价值。当“血统的谱系碎成纸蝶”,“天赋是过时的船票”,诗人以冷凝笔锋,刺破了社会固有的价值坐标——在变幻的风口中,稳固之物皆如“融化的冰堤”,轻浮取代了厚重。
更为警醒的是,诗人点出“数据织成隐形的网”,猪的“呼噜都带着金属的响”。科技与资本编织的网格,改造了生命本真的质地。猪的飞升非因翅膀坚实,而是被无形网络所悬置。结尾“风停前先占据高度”的积极心态,“所有的平凡都在飞升”的集体狂欢,暗含价值失重后的集体性晕眩。那头“穿过时代迷雾”的猪,终成一种悬空的存在寓言。
卞文峰老师以举重若轻的笔触,让猪的意象在荒诞中显影真实。当重力弯腰、重量变轻浮,诗歌在轻盈飞翔的表象下,托举着对存在根基被连根拔起的深切忧虑——这恰是时代赋予每个灵魂的迷雾之问。


编(作)者简介:艾兰,曾用名蓝雪花,本名王凤,山东临沂人,1979年生于山东德州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