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张维清
川妹远嫁千里的湖乡
船是她的家
美丽如花的姑娘,养了一群湖风和湖雨
骨头,磨响了水乡
用白花花的湖做着水文章
摇橹的笔,在水纸上书写人生春秋
船一头挑起人间冷暖,一头挑起母亲的春梦
被竹竿点破的黄昏,落在湖心上
网捡回昨日丢失的字母
被夜喊出的灯火,泼在水面上
如一枚印章,戳在水页上,交付青春
一个巨大的黑与微略的光相加减
难道是母亲暗淡的人生么
千疮百孔的网,宛如我乡愁的伤口
母亲在河滩上缝补,蜜蜂绕去绕回
那只奔波,颠簸的渔船,枕着波涛入眠
父亲
张维清
一生从不截留苦涩和忙碌
血汗扶起的庄稼,交给秋一幅金色的油画
喇叭烟过着清贫的日子
沉淀的烟灰,装满了父亲的农谚和农事
推开门栓叫醒黎明
就像紫燕,扛个屋檐出门
背个黄昏回家
指甲的泥巴,硬硕的老茧,同做一个梦
父亲,你就是山地做的搓衣板
把月光洒下的寒露和霜降搓成了金黄
父亲,你就是裁缝,把土布裁成了花花绿绿的衣裳
被岁月锤成佝偻的背影
我看成了低垂的稻穂
又把花发读成了一片芦苇
如今父亲老了
撑起拐杖在田间地头走走
敬畏里落下人生几多感慨,几多春秋
柳
张维清
一缕青烟上云天,还是绿瀑挂前川
燕影剪不断,清风理不清
丝丝缕缕,心有千千结,谁能打开它的心锁
像垂暮的人,河边钓一缕春色
曾以为春导,做起了海飞丝广告
杨柳细腰,轻歌曼舞,谁知道
像舞女在歌舞升平的舞池里,讨点生活
随风摇摆,但从不沉沦
柳尖与大地的距离,又成全了谁的感伤
柳絮纷飞,花香拂面,苦苦凋零
取一根,能量出唐风宋雨,秦砖汉瓦的忧伤吗
弹一曲,是谁掀起柳帘,沉入悲歌,相思赋予了谁
垂柳依依,深情扣扣,我的春心何处何从
采茶
张维清
小小白,那是大山自缝的花补丁
小小白,那里谷雨和清明调出的春色
一群花蝴蝶,从茶林中飞来
茶歌满山飘
宛如跳动的音符,十指尖尖,采撷云雾,春风和清香
背篓里,溢出三月的梦想
我看见采茶的姑娘,脸上盛开茶花
是等山那边的情哥来采
还是等着山那边的情歌,把她领回家
情歌对唱,茶花醉了;姑娘羞答答,情哥牵着手
那是他最美的新娘
稻子
张维清
是谁在田野上,涂一幅金色的油画,寒露和霜降,垫了底色
曾以为那是秋天搬来的黄昏,黄土沦陷
被苦涩和汗水泡白的稻子
站在凄风冷雨中,发表丰收的感言
波涛一路向北
稻花走了八百里,香味依旧
每一粒白花花的稻谷,藏着父亲一颗柔软的心
稻子把自己弯成相思的月亮
跟父亲说句心里话
然后,被镀金打包的紫燕,驮走
一粒米,就是我小小的故乡
它的高度,就是我的乡愁
耐不住寂寞的镰刀,与稻穂作深层次访谈
金色的诗行写在泥土上
谷儿在这幸福,激动的时刻
干干净净走完自己金黄的一生
落叶
张维清
老了,想家,站在秋的渡口,望穿秋水
是谁把黄昏撕成碎片,洒入秋风
是谁用晚霞糊的吊脚楼,挂在小村
就像抛弃的河流,流浪,但从不回头
那是天空上的红点,平分秋色或天地
那是被秋煮黄的寒露或霜降
相思的浓度不逊于南国的红豆
在天河里飘,像只小船,摇啊摇,摇到我外婆的澎湖湾
画出的抛物线,埋着忧伤和牵念
落叶纷飞,凋零着它的相思泪
可苦了树枝,一夜破产,还有谁去出卖它的冷清和萧条
回到了老家,化成淤泥
死了都要爱,心中的那朵花
作者简介
张维清,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诗刊》《中国诗歌》《长江丛刊》《长江文艺》《长江日报》《湖北日报》《芳草·潮》等刊物上发表诗歌一百余首。出版个人诗集《乡土》《父老乡亲》《风语》《春暖花开》四部。先后获武汉市99位诗人诗歌奖,财政部财政文学诗歌二等奖。
编辑 审核:惠玲玲 白公平
美编:惜缘
总编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胜利 胡兴民 倪进祥
图标制作:侯五爱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作品转发:惠玲玲 张培良 李红彦 朱红兵 张新荔 各部长 分社长及编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