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幡映古城 忠魂照河山——记128师师长顾家齐与竿军血战嘉善
1992年深秋,凤凰县广播站的办公室里,刚退伍不久的江世龙正捧着一本线订的《血战嘉善》样稿。窗外的沱江水静静流淌,古城墙的轮廓在暮色里渐次模糊,可他指尖划过纸页的力道却越来越重,直到一行字撞进眼里——"九天九夜血战,七千竿军归者数十",眼泪终于决堤,打湿了"顾家齐"三个字。
点击下面链接观看
↓
那是1937年冬,沪淞会战的硝烟正浓。日军三个精锐联队扑向浙江嘉善,意图切断我军退路,战局危如累卵。一封加急电报穿过战火,落在湘西抗日救国军128师师长顾家齐案头:"着你部星夜驰援嘉善,死守枫泾海滩,阻敌登陆。" 彼时的128师,士兵多是凤凰古城的"镇竿军"——他们带着苗家汉子的剽悍,有的背着祖传的土猎枪,有的腰间别着苗刀,脚上还沾着沱江的泥沙。接到命令时,顾家齐正站在营盘街的校场上,看着士兵们把家里的红绸带系在枪杆上。"父老乡亲在城墙上看着我们呢!"他扯开嗓子,湘西口音里裹着金石般的硬气,"倭寇占我河山,杀我同胞,今日我们出湘西,不是去打仗,是去替祖宗守国门!" 七千竿军连夜拔营。没有卡车,他们就靠双脚丈量山河,草鞋磨穿了,光着脚踩在结霜的官道上;粮食断了,就嚼几口生米配雪水。顾家齐骑着一匹老马走在队伍最前,棉军装被寒风灌得鼓鼓囊囊,却总在士兵掉队时勒住缰绳:"莫怕,跟着我顾家齐,死也死在战场上,不能当孬种!" 三日后,枫泾海滩的芦苇荡里,竿军们趴在冰冷的泥水里构筑工事。日军的舰炮像疯了一样砸过来,芦苇被炸得漫天飞,冻土被掀翻三尺。顾家齐趴在战壕里,望远镜里日军的登陆艇正像黑压压的蝗虫扑向滩头。"打!"他一声令下,土猎枪、步枪、手榴弹织成的火网骤然升起,把第一波日军压在浅滩里。
可日军的装备太精良了。飞机盘旋扫射,坦克碾过工事,联队长挥舞着军刀嘶吼着冲锋。竿军们没有退缩——凤凰汉子吴老幺抱着炸药包钻进日军坦克履带下,拉燃引线时还在喊"娘,儿替你报仇了";通信兵田老三被炮弹炸断了腿,爬着也要把军情送到指挥部,血在雪地上拖出长长的红痕;顾家齐的警卫员想把他往后方拉,他却拔出腰间的苗刀:"我是师长,阵地在,我就在!" 最惨烈的是第五夜。日军突破左翼防线,顾家齐亲率警卫连反冲锋。他的左臂被流弹击穿,鲜血浸透了军装,却依旧挥刀砍倒三个日军。"竿军的血,不能白流!"他吼着,声音嘶哑如裂帛,身后的士兵像潮水般涌上去,用身体堵住缺口。苗家的山歌在阵地上断断续续响起,那是他们在唱给远方的爹娘听。
九天九夜,滩头的血水染红了海水,芦苇丛里的尸体叠了三层。当友军接防的队伍赶到时,阵地上只剩下几十个浑身是伤的竿军,他们抱着枪坐在尸堆里,眼里的光比天上的寒星还亮。顾家齐拄着断枪站起来,清点人数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一、二、三......"数到最后,他突然捂住脸,泪水从指缝里涌出来——七千子弟,就剩这几十个了。
消息传回凤凰古城那天,沱江两岸的吊脚楼突然挂满了白幡。老人站在城墙上望了三天三夜,妇人抱着未满月的孩子念叨着丈夫的名字,孩子们不懂死亡,只知道城墙上的白帆,是在等叔叔伯伯们回家。
江世龙抹了把眼泪,把样稿合上。窗外的古城已经亮起灯火,沱江水面倒映着万家灯火,像撒了一地的星星。他走到播音台前,按下录音键,声音带着未散的哽咽,却异常坚定:
"今天,我们来讲竿军的故事。1937年的嘉善海滩,七千凤凰儿女用生命告诉我们:什么是家国?是顾家齐师长挥刀时的决绝,是吴老幺拉燃炸药包的坦然,是古城墙上那片望断天涯的白幡......他们的血没白流,因为今天的沱江水,还在唱着他们的歌;今天的我们,正踩着他们守护的土地,活得堂堂正正。"
广播声穿过古城的街巷,飘向沱江两岸。那一刻,江世龙仿佛看见,无数白幡从历史深处升起,映着新时代的朝阳,在凤凰古城的上空,永远飘扬。 这,就是竿军的故事——一群从湘西大山里走出来的普通人,用最朴素的忠勇,在民族危亡时,活成了照亮河山的光。而这份光,永远刻在凤凰的城砖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
江世龙简介 :
江世龙
土家族
军人出身,党员、曾立三等军功一次,曾经在湖北军区文工团任歌唱演员,出生于艺术家庭…师从于著名表演艺术家朱龙广,修学于北京电影学院。曾拜黄永玉大师学习书法绘画,中国艺术家协会理事,深圳市科技经济促进会《东方文化艺术委员会》主席;二零一四年在巜邓小平登黄山》扮演邓小平替身。
目前是国内唯一得到邓家后人授权扮演邓公的特型演员,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中华仿邓体书法第一
人、中国书协会员;
曾任;定昱堂品牌养生,湘西蛇王酒,湖南国防某基地等形象代言人;
中央新影中学生频道《善行天下》栏目副主任:二三年被授于;二十一世纪公益基金会公益慈善使者称号;江世龙集编剧,导演,书画、播音、歌唱、表演等为一身的综合艺术家;謝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