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艺术,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穿越历史的长河,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演进。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艺术家们始终肩负着探索与创新的使命,他们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知和无畏的勇气,不断突破艺术的边界,试图在时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场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
“破界”一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国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们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跨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隔阂,融合不同艺术形式与媒介的壁垒,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诠释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挑战了既有的艺术规则,更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本质、社会现实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这场艺术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演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充满了未完成的探索与未知的可能性。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他们深知艺术的边界是无法穷尽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点。正是这种未完成的状态,赋予了艺术永恒的魅力与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前赴后继,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艺术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旨在通过线上展览的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与独特魅力。在这里,你将看到来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它们或以传统技法为基础,融入现代元素;或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展现传统意蕴;或以跨学科的方式,探索艺术与科技、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融合。这些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艺术的夜空,也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激发观众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思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力量与魅力。同时,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加入到这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来,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华章。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破界”的艺术之旅,在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
马学智题《破界》
马学智 曾任宁夏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权益保障委员会副主任,自治区政协五、六、七届委员。现任宁夏文史馆名誉馆员,中央文史馆书画研究员,宁夏书法家协会顾问。二十年内先后办个展并出版书法作品集:《马学智书法作品》、《马学智小楷作品》、《毛泽东诗词扇面书法》、《马学智草书道德经》、《马学智小字书法》、《马学智墨迹四种(唐诗·宋词·宋诗·元曲各百首)》。
郑歌平
书道者,华夏之瑰宝,千秋之文脉也。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诸后世,熠熠生辉。今有马学智先生,于书道一途,造诣非凡,堪称当世之翘楚。
先生回族,生于宁夏银川,幼即嗜书,心怀挚爱,矢志不渝。后幸得名师刘正谦先生悉心指导,自此如鱼得水,于书海之中肆意遨游。其真书宗法唐楷,得严谨规整之态,笔画刚劲有力,结构端庄稳重;隶书研习《史晨碑》,悟古朴典雅之韵,蚕头燕尾,尽显汉隶之美。然先生尤钟情于行草,溯源 “二王”,汲取魏晋风度之精髓,又旁涉宋代苏、黄、米三家,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其用笔大胆练达,如壮士拔剑,气势磅礴;又稳健流便,似行云流水,自然天成。至晚年,先生更倾心草书,褪尽烟火之气,达超凡脱俗之境,其草书作品,笔走龙蛇,跌宕起伏,一气呵成,宛如天籁之音,动人心弦。
先生不仅精于翰墨,更具高尚品德。为人厚道,谦逊有礼,毫无骄矜之气。于书学,功底深厚扎实,却仍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创新。其热心公益,心怀大爱,常以书法之力,传递温暖与希望。且乐于奖掖后进,对后学晚辈关怀备至,悉心指导,不遗余力,培育无数书法人才,为书道传承与发展,贡献卓越力量。
二十年间,先生先后举办个人书法展览,佳作频出,观者如潮,轰动一时。又出版多部书法作品集,如《马学智书法作品》《马学智小楷作品》《毛泽东诗词扇面书法》《马学智草书道德经》《马学智小字书法》《马学智墨迹四种(唐诗・宋词・宋诗・元曲各百首)》等,每一部皆为呕心沥血之作,凝聚先生毕生心血与智慧,为后世留下宝贵的书法财富。
先生之书法,或飘逸灵动,或雄浑大气,或古朴典雅,或清新自然,皆能引人入胜,使人沉醉其中。其作品不仅展现高超的书法技艺,更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精神,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先生的品格与情怀。马学智先生以其对书法的热爱与执着,在书道之路上砥砺前行,成就斐然。其书品与人品,皆为世人所敬仰,如璀璨星辰,闪耀于书坛的天空,为后世之楷模,激励着无数书法爱好者奋勇前行,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北京墨真书画院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2020年在天津成立分院,是一家专注于学术研究,组织开展大型书画展览、全国采风、公益事业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