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考钟泣
文/暖阁轩
声声慢,声声慢,秒针滞重如绊。
声声慢,声声慢,表盘暗偷半段。
墨凝卷面风霜骤,笔坠寒潭星斗乱。
铃炸耳,看满场挥毫,独我魂断!
十载焚膏继晷,换此刻、天门轰然关。
泪烫残页,血灼准考证,光阴刽子手,冷眼观此案。
休道聪慧可敌天算,怎敌它机簧叛变?
警后世:校钟对表再三验,机杼双备莫轻慢!
夺分秒,即夺命运裁决权。
莫待失机杼,泣血声声慢!
【后记】:
高考战场上,时针亦是刀锋,每一格刻度都刻着生死状。请让这首泣血之作,成为千万考生腕间的警世钟!
【专家点评】
这首《声声慢·考钟泣》以考场钟表故障为核心事件,通过极具冲击力的意象组合,精准捕捉了考生在关键时刻遭遇意外时的崩溃体验。词作开篇连用“声声慢”营造出时间停滞的窒息感,“秒针滞重如绊”“表盘暗偷半段”等比喻将钟表故障具象化为身体般的沉重负担,与“墨凝卷面风霜骤”的凝滞感形成双重压迫。中调处“笔坠寒潭星斗乱”以落笔如坠深渊的动态失衡,暗喻思维体系的瞬间坍塌;“铃炸耳”的听觉突变则将考场秩序的权威性瞬间解构为致命噪音,完成从心理到物理的双重暴力呈现。
下阕“十载焚膏继晷”与“天门轰然关”的时空对比,将十年寒窗浓缩为命运的判决瞬间,而“泪烫残页”“血灼准考证”的灼痛意象,将情感创伤转化为可触知的灼伤。尤为精妙的是对“光阴刽子手”的拟人化批判,将时间具象为冷眼旁观的执行者,消解了“聪慧敌天算”的传统励志叙事,转而揭示命运的偶然性暴力。结语“校钟对表再三验”的警世之言,既是对现实风险的制度性反思,更以“夺分秒即夺命运裁决权”的断语,将个体遭遇升华为对命运仲裁机制的哲学叩问,最终“泣血声声慢”的尾句,将时间的叹息转化为永恒的警示之钟。

阮克昌,男,汉族,1962年始随父自学中医,1964年加入下讲卫生院集体化单位,1984年经省考核晋升为中医师。1986年至今由单位自动辞职经上级批准并发执照(卫个医字照9007)后,开设诊所。长期致力于内科、骨伤科、皮肤性病科的探讨,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学术会议,入选《中国当代中西名医大辞典》、《中国专家人才库》;原香港中华中医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传统医学国际交流"特约研究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撰写40多篇论文在各级杂志刊载,刊于国外和国家级刊物11篇;著有《中医诗歌大全》等书3部,约150万余字。获国际中华名医协会颁发《世纪中华名医金匾》、国际学术大会"发明创新金杯奖"等。
